昨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正式開考。據國家公務員局數據,本次國考計劃招錄2.57萬人,報名階段共有157.6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平均競爭比達61:1。
與往年相比,今年時政熱點知識考查涉及的時間範圍更廣,《民法典》等今年頒布的新法成為法律知識的考查重點。
今年,國家公務員局對防疫提出了要求,明確「在招考組織實施過程中,將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落實防疫措施」。昨日,北京各考點檢查健康碼無異常才能入考場;山東考區要求考生進出考點以及考試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
關注1 招錄
最熱門崗位「三千選一」
2021年度國考共有79個部門、23個直屬機構參加,計劃招錄2.57萬人。從招錄規模來看,近三年,國考招錄規模波動明顯。2019年度的招錄規模為1.45萬人,2020年度招錄規模出現大幅上抬,達到2.4萬人,本次國考招錄規模較上年度略增加。
本次國考報名不乏一些競爭激烈的崗位。在報名通道關閉時,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東莞調查隊業務科室一級科員」一職,競爭程度超過「三千選一」。
在招錄政策上,繼續向基層和應屆生傾斜。本次招錄安排1.5萬個計劃用於招錄高校應屆畢業生,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主要招錄高校應屆畢業生。同時,有8300餘個計劃補充到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縣(區)級及以下直屬機構,並採取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條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等措施降低進入門檻。
此外,本次國考還專門設置2300餘個計劃定向招錄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和在軍隊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鼓勵引導優秀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
按照2021年度國考的安排,考試推進分類考錄,公共科目筆試繼續對中央機關及省級直屬機構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職位分別命制試題。而面試更加注重反映招錄機關和招考職位的工作內容、性質、特點,使考試內容體現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職位類別、不同層級機關要求。
關注2 考題
人口老齡化、《民法典》等入題
與往年相比,此次國考時政熱點知識考查涉及的時間範圍更廣,出現了2019年11月《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2020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等內容,提醒考生對於時政新聞內容關注要更加全面。
考試中還出現了多道對黨紀黨規考查的題目,如《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準則》等。
法律知識中,《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2020年頒布的新法成為考查重點。其中不僅側重考查新法的亮點,還偏重新法頒布的意義等內容。如有選擇題要求考生根據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在選項中選出有錯誤的說法。
科技成就相關知識點題目是近年來常識判斷科技部分的考查重點。這類型題目的考查形式比較固定,常採用排序的方式進行考查。今年也有這類知識的考查,其中涉及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漢字雷射照相排版系統研製成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研製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等。
國考申論試卷從主題上看,副省級試卷以「改革的務實精神和理性思考」為主題,市地級主題是「汲取『治』慧,穩步提升治理效能」。從「改革的務實精神和理性思考」和「社會治理」這兩個主題來考查。
考題分析
中公教育國考專家介紹,此次國考申論的題目設計與以往相比具有較大的創新性,整體難度加大。題型有解釋型綜合分析題、歸納概括題。另外還有一題要求考生圍繞地方志編撰談地方志編撰的「冷」與「熱」。申論作文題目題幹設置與以往相比也較為新穎——「夜色難免黑涼,前行必有曙光」,「我們的改革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務實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題幹涉及兩則材料的兩句話,核心思想則是要以理性務實的精神戰勝困難,助推改革成功。(新京報記者 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