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層中有十多萬億噸水,都降下來會怎樣?答案萬萬想不到!

2020-12-11 家電王小仙

我們都知道今年的地球格外的炎熱,但是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降雨量也比往年豐沛,我國多地都出現了暴雨模式,導致洪澇災害,也許這要歸功於比往年多得多的颱風,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有一天,天上的雨都落到了地面,那麼海平面會升高多少呢?

科學家曾經估算過,我們所處的地球水資源總量也就13.86萬立方公裡,而且在這些水中,很多水都是我們看得見的,例如海洋水就佔了地球水資源96.5%,而如果提到我們人類可以利用的水資源,那無疑是更加的少,僅僅佔到了0.25%。

這個時候讓我們再了解一下大氣層中的水,其實大氣層中的水只佔到水資源總量的0.001%,換算一下其體積是13860立方公裡,如果我們把這麼多水注入到海洋,地球會怎樣?假如你稍微有點常識,聽到0.001%的時候就該知道就算全部傾倒在海洋裡,也什麼都不會發生,因為對於海洋來說,13860立方公裡實在是太少了。

如果硬要計算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用海洋的平均深度5000米乘以0.001%,最後得出的答案是0.05米,也就是5釐米的深度,這對於海洋來說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還達不到我們普通下一場雨的深度。

不過你也別太高興,因為這些水全部落在海洋是不可能的,我們知道地球是凹凸不平的,我們有山谷和盆地,那些盆地的地勢比海洋還要低,假如這些雨滴落下來,那麼將會直接形成一個大湖泊,甚至成為一個超級大湖,這時候對地球的危害可就十分巨大了,所以說我們還是不要祈禱,天上的雨都落到了地面這種啥事了。

相關焦點

  • 同樣跟地球有大氣層的木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科學家給你答案!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無窮大的,沒有邊際,而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只是這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個微小的星球,宇宙中包含的星球有上億個,所以我們對於它來說連顆塵埃都不算,其實宇宙是非常神奇,因為它廣大無邊,還孕育了很多的生命,造就了一個非常美麗的星球,而這個空間,創造出了我們,也許不止是人類
  • 小明問嫦娥丨半彈道式跳躍回 大氣層上「打水漂」
    目前,嫦娥五號正在等待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之後就將從月球上空返回地球。而當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進入到距地球表面5000公裡左右位置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軌道器將結束自己的任務,並和返回器分離,最終,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回到地面。那麼返回器會按什麼線路、怎樣的速度飛回地球、最終又會降落在哪裡?小明問嫦娥,來看嫦娥五號怎麼回答。
  • 大氣層中是否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空間?有哪些恆星有此類大氣層?
    能量平衡決定了地球的氣溫氣候。這有點令人驚訝,在大氣層中升得越高,你就受保護更少,會受更多來自太陽的高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紫外線輻射對生命而言通常是危險的,這正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好防曬的原因。紫外線輻射能量高到足以離子化原子和分子,將電子驅離原本穩定的軌道;這會破壞細胞,根據破壞的不同嚴重程度,使其變異或死亡。
  • 天文學如何最終擊敗最大的敵人:地球大氣層
    但我們對地球上存在的事物的看法是有限的。即使在無雲的夜晚,任何來自太空的光線都必須穿過100公裡(60多英裡)以上的大氣層,而大氣層本身在密度、溫度和分子組成上都有連續的變化。任何進來的光線都必須與大氣相抗衡,即使大氣是透明的,光也不可避免地會被扭曲。天文學家第一次終於有能力克服地球的大氣層,看到「真實」的 太空。
  • 科學家發現光木星大氣層中的水就是地球海洋的32倍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這是木星大氣層中的水分子普遍含量,那麼就可以估算出木星大氣層中的水分的含量了,其數值是十分巨大的。地球的表面上71%的面積中都覆蓋著海洋,陸地上也有大片的湖泊和河流等水域,地球看上去就像一個水球,但實際上水只存在於地球的表面,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才4.5公裡,然而地球的半徑卻達6300多公裡,所以地球上水資源總量的質量和體積相對於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還是很小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為什麼只有地球大氣層中的含氧量較高?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先讓我們看一下氧元素在宇宙中的豐度18世紀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製成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18種元素,2007年人類發現了元素周期表中最後一種元素。在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總共有94種。
  •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除去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有溫度的。就拿人類來說,人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37攝氏度,如果高於這個溫度,意味著發燒了。地球對每個生物的意義都極其重大,它賦予溫和的環境、充足的資源供應這些生物成長,太陽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地球,它提供的光和熱讓生物享受到陽光的沐浴,它並不是直接照射在生物體上。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
  •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為什麼月球一點大氣層都沒有?
    月球沒有大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質量太小,二是沒有磁場。月球直徑是地球的1/4,質量只有地球的1.2%,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1/6,表面幾乎接近真空狀態,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表面之所以沒有大氣層,有兩個主要原因:天體質量一個天體的質量,幾乎決定了這個天體的基本性質,如果天體質量太小,天體表面的引力很弱,就無法束縛氣體形成大氣層。
  •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瞬間被擊穿,震撼才剛剛開始!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瞬間被擊穿,震撼才剛剛開始!如果有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其實沙子撞擊地球的世界每天都在發生,因為在宇宙中有著數不清的隕石微粒,它們的運動軌道飄忽不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便會被吸引到地球上來。儘管隕石微粒的速度十分驚人,但它卻並不會達到光速,而且它在進入地球時也會受到大氣層影響產生摩擦,並在高溫燃燒中蒸發殆盡,變成流星在我們面前一閃而過,但如果沒有大氣層的話,那場面可就非常恐怖了。
  • 大氣層是地球的保護傘,我們卻一直在破壞它,你知道它的重要性嗎
    而且根據調查,全球的臭氧層居然都有開始變薄的趨勢。那麼到底是誰破壞了地球的保護傘呢?許多的科學家們這樣認為,臭氧洞是由於現代工業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一些製冷設備的不斷增多而使用的大量的氟利昂。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化學物質,從而使大自然的保護傘臭氧層出現了一個大洞。就是由於臭氧層受到破壞,而可以使紫外線直接照射在地球上,這會嚴重地危害到地球上面的生物。
  • 一噸廢舊手機中,大概可以提煉出多少黃金?答案你萬萬想不到
    一噸廢舊手機中,大概可以提煉出多少黃金?答案你萬萬想不到隨著科技的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都能提高,就拿我們手機來說吧,從80g的手提電話,大哥大到小靈通翻蓋手機的手機打到了幾十年前就發生了,發現這個地的變化。
  • 每年都有1億公斤空氣「逃離」地球,這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嗎?
    平均每一分鐘,地球的大氣層就有180多公斤的空氣逃逸到外太空,簡單算一下就可以得出,每年都有1億公斤空氣「逃離」地球。這樣的數據不禁讓人擔心,這樣下去地球上的空氣會不會越來越少,地球的未來會怎麼樣,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大氣層,一天後我們才發現,就差一點
    天文學家估計它的大小在5-11米之間,最靠近地球時與地心距離為6754公裡(這相當於地月距離的0.02倍),也就是說距離地球表面只有383公裡,當時它處於南太平洋上空。神奇的是,這個高度與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是相一致的,但是卻沒有發生碰撞。事實上,那裡的空間是如此之大,而國際空間站和小行星都相對較小,因此他們碰撞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 若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從21%提升到90%,地球會怎樣?
    現在地球的氧氣含量是21%,如果氧氣濃度由21%變成了90%,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還有生物能夠存活嗎?氧氣濃度的變化地球的氧氣濃度是一個變化的區間,它並不是一直保持在我們目前21%的水平上,在過去的5.41億年裡,地球大氣中氧氣的濃度在10%和35%之間變動。
  • 若地球上的海水都變成了淡水,是好事還是壞事?答案你想不到
    答案你想不到眾所周知,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儘管陸地的面積看起來非常的遼闊,但是如果從衛星拍攝回來的地球的俯瞰圖,我們就可以知道,實際上地球絕大部分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而人類其實是生活在海洋未曾蔓延的小島上,只不過這個小島的面積要稍微大一點而已。
  • 飛船返回再入大氣層,是做減速還是加速運動?多少人都理解反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原標題:為什麼飛船返回地球時,要不惜燃燒的危險加速通過大氣層?從上文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的定義的內容中不難得出,當環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物體一旦速度低於第一宇宙速度或第二宇宙速度(7.9公裡/秒、11.2公裡/秒),那麼該物體將會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不斷下降,也就是引力勢能轉變為動能。因此要想讓飛船返回地球,首先必須要降低飛船原來的速度,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飛船的軌道以及為後續相關操作做準備。
  • 【八年級期末複習】大氣層與氣溫
    4.大氣層對地球的保護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地球上就沒有生命、聲音無法傳播、晝夜的溫差大、常受隕石襲擊、受強紫外線照射等。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稱為流星體的碎片,在平行的軌道上運行時以極高速度投射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體都比沙礫還要小,因此幾乎所有的流星體都會在大氣層內被銷毀,不會擊中地球的表面。如圖所示為某觀測者拍攝的流星雨照片,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 歷史中又有何記載?你萬萬想不到!
    孫悟空師徒四人取得真經後回到了大唐,唐玄奘開始誦經普渡世人、孫悟空回到花果山水簾洞繼續當他的美猴王、豬八戒回到高老莊探望曾經的娘子、沙悟淨則恢復的官職回到了天庭,那麼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老嗎?他們會像普通人一樣慢慢的死去嗎?相信大家也會非常關注這一話題。
  • 火箭只有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出地球大氣層嗎?能否慢慢飛出去?
    從空間的角度理解,炮彈在飛行的過程中,肯定會受到地球萬有引力的影響,它有著向地心墜落的趨勢,只不過它擁有著一定的切向線速度,如果這個線速度達到一定程度,那麼炮彈在單位時間內遠離地面的距離(受地球表面曲率的影響所致),就會與萬有引力作用下墜落的距離相抵消,從而表現出炮彈脫離了地球引力作用的假象,變成環繞地球運行,炮彈所達到的這個最低環繞速度,就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TESS望遠鏡發現首顆地球大小系外行星 或有大氣層
    近日,「苔絲」望遠鏡宣布找到了第一顆與地球大小相對接近的系外行星,其距離太陽系大約53光年。根據科學家們的估測結果,這顆系外行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7倍,並且很可能擁有相對濃密的大氣層。在TESS探測器的數據提示一顆質量大約為太陽80%的恆星周圍可能存在一顆行星之後,研究人員利用位於南半球智利境內的麥哲倫II上安裝的「行星搜尋光譜儀」(PFS)確認了這項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