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清北超半數畢業生京外就業 北航生年薪18萬

2020-12-17 新京報

近日,國內多所一流高校相繼公布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這也是2017年實施「雙一流」建設以來,高校公布的第二份成績報告。

新京報記者梳理已經公布的數所一流高校就業質量報告發現,相比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企業也已成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集中地,其中,民企正在成為新高地;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成為熱門就業專業;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為畢業生重點就業區域。同時,其他地區就業趨勢也值得關注。

有專家表示,目前人工智慧、AI等產業蓬勃興起,尖端人才稀缺,在將來也會有較大的人才缺口,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一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此外,其他城市出於人才需求發布的相關政策,也是吸引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民企就業受青睞

在就業率方面,北大、清華、人大、浙大等多數高校的就業率都達到了90%以上。從一流高校本科生的畢業去向來看,升學深造成為主要選擇。

2019屆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生深造人數比例為80.5%,僅有17.3%選擇就業;北京大學2019屆本科生國內升學與境外留學的比例為73.5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屆畢業生國內升學人數為1681人,出國(境)升學人數為659人,升學深造率達73.24%;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與出國(境)深造約佔三分之二;浙江大學2019屆本科生境內外總深造率為61.56%……

在就業去向方面,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工作的人數高於到事業單位。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籤三方協議的單位以企業為主,佔籤三方協議人數的69.9%,其中民營企業佔33.4%;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及其他事業單位佔比為19.7%;黨政機關佔比為10.2%。

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來說,國有企業、科研設計單位一直是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去向。2019屆畢業生就業選擇民營企業的有1436人,佔比38.69%,國有企業905人,佔比24.38%,科研單位679人,佔比18.29%。在國有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就業的畢業生佔到總就業人數的42.67%,但民營企業佔比已將近40%。

而北京大學去往各類企業就業的畢業生佔49.65%,去往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畢業生佔49.79%,兩者差距不大。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到國有企業的就業率達26.27%,民營企業次於國有企業,達21.04%。

在畢業生就業企業中,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企業依然是「收割」名校畢業生的「大頭」。清華大學共有300多名2019屆畢業生與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籤三方協議。浙江大學有1618名畢業生赴世界500強企業就業,649人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強。

在薪資方面,部分高校公布了相關數據。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3295名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18.13萬元,比上一年高出2.72萬元。其中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12.12萬元,年薪中位數為10萬元;碩士畢業生平均年薪19.16萬元,年薪中位數18萬元;博士畢業生平均年薪21.18萬元,年薪中位數為20萬元。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受總量的影響,民企的就業機會比國企或者事業單位要高一些,同時這也與大學本身的性質有關,包括與畢業生整體質量都有一定相關性。」

而一位教育行業人才發展平臺聯合創始人告訴記者,目前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到企業就業,也與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有關,「新一代的大學生可能更關注自我價值的實現,受到『求穩定』心態的影響較小」。

信息技術行業成熱門就業行業

從行業來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各大高校2019屆畢業生較為青睞的行業,該行業成為多個一流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熱門選擇。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教育業等。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人數比例最高,為27.3%,金融業的人數比例為16.5%,教育行業的人數比例為11.8%。

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屆畢業生分布的就業行業主要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其中,教育行業分布率達28.94%,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布率達11.9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達11.9%。

受到學校專業性質的影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生就業比較集中的行業有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1.2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26.32%)、製造業(12.37%),以上三個行業就業畢業生人數佔就業總人數的70.18%。除了上述三個行業外,選擇金融業和教育業的畢業生也不在少數。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教育以及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四個行業是北京大學畢業生的重點就業行業。其中教育行業佔比達23.03%,金融業佔19.88%,公共管理佔比18.04%,信息技術服務業佔14.07%。

參與浙江大學校招的行業分布中,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三個行業數量最多,佔總數的50.46%。

京外就業吸引力不減

北上廣一直是高校畢業生的「心儀」就業地,尤其對於一流高校畢業生而言,赴京就業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但根據多所高校公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選擇京外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也不在少數。

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廣泛,超半數畢業生選擇京外單位就業,有25.3%的本科生選擇在廣東就業,24%的本科生選擇在上海就業,僅有18.2%的本科生選擇在北京就業。

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一帶一路」相關地區為北京大學畢業生的重點就業區域。籤約就業城市主要在北上廣深杭五個城市,其中留京工作畢業生佔比為43.55%,不超過一半。在地區方面,華北地區佔比達到了48.33%,其次為華南地區和華東地區,分別為21.4%、18.21%。

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也公布了畢業生在京就業比例數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2019屆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56.79%,含靈活就業18.18%)、西部(7.46%)和華南(8.16%)。但從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在北京就業比例分別達到44.35%(含靈活就業32.62%)、57.39%(含靈活就業17.07%)、73.43%(含靈活就業1.40%),在西部地區就業比例分別達到16.31%、5.42%、5.36%。

與此同時,西部、基層就業熱度不減。2019年,269名清華畢業生通過定向選調的渠道到基層公共部門就業,奔赴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大學赴西部、基層就業的2019年畢業生佔總數達15.56%。

「沿海地區一直是很受畢業生歡迎的地區,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可能西部人才或其他地區人才會變多,是一個『擠壓』效應。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能是學生的就業期望降低了。」儲朝暉告訴記者。對尋求就業的畢業生,儲朝暉建議,應當合理調整薪酬或專業匹配度等期望值,同時要不斷地學習,即使在工作之後,也不要放棄學習。

記者注意到,僅有少數高校公布了專業匹配度,據浙江大學的數據,「非常相關」和「比較相關」總計達69.18%。2019屆畢業生對於工作的滿意度整體良好,79.34%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

在幾所一流高校披露的用人單位滿意度評價中,絕大部分的滿意度達到了95%以上。97.35%的受訪單位對北京大學畢業生表示「很滿意」或「滿意」,根據人民大學披露的報告,用人單位對人民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滿意度各項均在95%以上。

新京報記者 高楊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平均年薪超18萬元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平均年薪超18萬元 1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2019年北航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高校畢業生就業「新格局」:留學減少 年薪接近18萬?
    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地處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城市武漢。從數據來看,武漢大學2019屆畢業生總就業落實率為92.35%,2020年小幅下降至90.69%;華中科技大學2019屆和2020屆本科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的比例分別為93.24%和93.19%,相差甚微。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深造情況:留京落戶研究生機會...
    國內升學:60%繼續留在本校讀研,40%升入北清人等雙一流高校。 境外留學:比例位居中國高校前列。主要流向美國、英國,世界top100高校。 就業:主要流向北京、華東,從事金融、IT行業。 留京就業的京外生源,僅7%獲得留京指標。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留京落戶研究生機會較大
    貿大發布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①本科生以深造為主、工作為輔。國內升學:60%繼續留在本校讀研,40%升入北清人等雙一流高校。就業:主要流向北京、華東,從事金融、IT行業。留京就業的京外生源,僅7%獲得留京指標。②研究生以就業為主。主要留在北京,京外生源44%獲得了留京指標。碩士主要流向企業、機關。
  • 清北就業現狀,碩博扎堆街道辦,真相是什麼?這今後將成為常態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街道辦2020年招聘的8名畢業生,全部來自清華、北大,至少都是碩士學歷,甚至還包括兩名博士生。這事能夠成為熱點,主要是清北自帶的光環效應,以及媒體神化了清北學子。二、38w年薪,誰不心動?為什麼清北的畢業生,會對38萬元年薪動心?先簡單說一下清華、北大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清北畢業生就業,除繼續深造外,工作有兩種形式:籤約就業。靈活就業。
  • 「南大畢業生年薪近18萬」熱議背後,高校就業質量報告咋出爐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薪酬作為反映畢業生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向來備受公眾關注。近來,包括四川大學、南京大學在內的國內多所名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各高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也隨之公布。其中,有關「南京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近18萬」的話題,一時間引發公眾熱議。
  • 北航發布2019屆就業報告:學歷對留京真的有用,年薪10萬+
    學校近日發布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詳情如下:一、基本狀況2019屆畢業生6573人。主要集中在北京(56.79%,含靈活就業18.18%)、西部(7.46%)和華南(8.16%)。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博士畢業生在北京就業比例分別達到44.35%(含靈活就業32.62%)、57.39%(含靈活就業17.07%)、73.43%(含靈活就業1.40%)。
  • 「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18萬」?
    「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18萬」?數據發布之後,在知乎、微博等網絡平臺上,「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18萬」等類似話題被不斷討論。來自正反兩方面的意見均有不少,有網友就表示,自己周圍有剛畢業的朋友、同學薪水遠超這一數字;還有的網友則表示南京大學的這一薪酬統計針對「被調查人群」,也就是說並非全部畢業生。對此,1月4日,記者從南京大學官網上下載了這份《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在該報告第三部分《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就業能力分析》部分,專門列出了「薪酬水平」一節,前述江蘇媒體引用數據就來自這一部分。
  • 2019年首屆數據科學理學碩士畢業生就業報告發布
    -在2019屆所有的畢業生中,有28%的學生進入了金融領域,17%的學生進入科技公司,17%的學生進入研究機構工作,10%的學生進入快消和汽車行業,其餘28%的學生選擇繼續學術深造,攻讀博士學位。-數據科學首屆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人民幣27.44萬。
  • 2020就業不犯愁 教育業成2019年畢業生就業「香餑餑」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地區高校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報告公布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去向和薪酬福利滿意度等。記者從畢業生就業信息庫數據看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就業率均在97%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在京博士畢業生從事教育業的比例達42.68%。
  • 2019屆本科畢業生薪酬排行榜,這些高校畢業生平均年薪超10萬
    2019屆本科畢業生薪酬排行榜,這些高校畢業生平均年薪超10萬上個好大學,有份好工作,領取高薪酬,是每個學生夢寐以求的事。不過,因為所上高校不同,所學專業不同,畢業後就職的單位不同,從事的工作不同,畢業生的薪酬待遇自然也不相同。不過,總得來說,好大學、好專業,意味著將來有高薪酬卻是不爭的事實。從2019年各高校公布的就業質量報告可以看出,不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平均薪酬待遇確實不低。其中,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超過10萬的高校共有23所。
  • 北航發布19年就業質量報告,平均年薪18.13萬
    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歷史新高的341萬人,有很多人吐槽說有很多考研黨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他們這樣說可能沒有意識到學歷在當今這個社會背景下的重要性。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發布了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客觀的數字說明了一些問題,考研幫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1、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相當可以看到本科生所佔比例僅為48.6%,不足一半,博士畢業生為7.16%,而且48.6%的本科生當中的絕大多數都選擇了繼續深造。
  • 應屆畢業生年薪17萬8,真的很多嗎?
    這也被很多媒體簡化為「南京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近18萬」。18萬年薪,引發熱議。很多人就認為,這個數字虛高。可這個數字高嗎?那倒還真不見得。其中,本科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4.92萬元/年,中位數為12.9萬元/年;碩士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8.28萬元/年,中位數為15萬元/年;博士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8.7萬元/年,中位數為15.8萬元/年。總體而言,博士生的薪酬水平>碩士生>本科生。
  • 清北畢業生 2019 就業去向:華為成最大贏家
    IT之家1月13日消息據量子位報導,最近,清華北大紛紛放出畢業生就業報告,對其人才流向進行披露。2019年,一共有16869名清北學子走出校門。從就業單位來看,北大有77%的博士畢業生,就業選擇了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清華博士畢業生中,這一比例為47.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就業質量報告》發布:平均年薪18.13萬!
    年關將至 又一批年輕有為的北航人走出校門接受社會的鍛鍊。聽說2019年的流行語是「我太南了」? 在北航,每個人都能輕鬆找北!今年,航小萱聯合航小職重磅推出 《北航人去哪兒》第四季 《你太南了?來看輕鬆找北的北航人》。想知道在2019年 剛剛走出校園的北航學子 都去哪了嗎? 別急!接下來 小萱帶你一起看看新鮮出爐的 《北航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南京大學回應「畢業生年薪18萬」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這一消息經江蘇本地媒體公布後引發國內高教界關注熱議。
  • 「南大畢業生年薪18萬」沒有參考意義
    (1月4日 澎湃新聞)「南大畢業生年薪18萬」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首先是因為這一亮眼的數據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該調查數據顯示,南京大學2020屆被調查畢業生中,平均薪酬為17.83萬元/年。而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8.85%,因為調查的樣本數嚴重不足,所以「南大畢業生年薪18萬」,充其量只能反映少數南大畢業生的年薪狀況,正如網友所指出的那樣,南京大學的這一薪酬統計只是針對「被調查人群」。南京大學學生就業相關負責人也證實:部分畢業生未反饋薪酬數據,而部分高薪酬的畢業生則較主動填寫了數據。
  • 北京工業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67%留京,年薪12萬+
    北京工業大學,國家211大學,創建於1960年,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國際排名前1%行列。雙一流工程,一流學科:土木工程(自定)。教育部四輪學科評估,A級學科:土木工程;A-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 大學應屆畢業生年薪18萬 我寧願相信是真的
    其中,本科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4.92萬元/年,中位數為12.9萬元/年;碩士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8.28萬元/年,中位數為15萬元/年;博士畢業生薪酬均值為18.7萬元/年,中位數為15.8萬元/年。從這組數字中,我們不難發現,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的薪酬水平,還是蠻高的,平均年薪接近18萬元。
  • 厲害:上海交大2019畢業生就業質量本科年薪14萬,研究生年薪18萬
    為深入了解分析2019年畢業生就業情況和特點,上海交通大學以調研問卷的形式對2019年已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在薪資方面,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平均籤約年薪為13.51萬元;研究生平均籤約年薪為18.91萬元。排除特殊個例從總體上來看,薪酬與學歷成正相關。二、工作相關度由被調查研究生籤約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分布情況顯示,絕大多數同學的工作和專業有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