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地區高校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報告公布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去向和薪酬福利滿意度等。記者從畢業生就業信息庫數據看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就業率均在97%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在京博士畢業生從事教育業的比例達42.68%。
華為、騰訊、阿里成清華大學畢業生主流去向
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籤三方就業的人數佔69.9%,接收人數排名前三的單位為華為(189人)、騰訊(69人)及阿里巴巴(54人)。
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教育業等。進入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人數最多,達729人。
在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記者還看到,2019屆畢業生共6965人,就業率為98.1%。
北京大學畢業生首選教育業
教育業成2019年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首選,有23.03%選擇該行業。此外,畢業生投身國防事業,從事國防軍工業人數增長4成。
就業報告還顯示,北京大學2019年畢業生整體就業率繼續保持高位,校本部總體就業率為98.66%,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40%、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9.28%、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9.48%。
記者了解到,北京大學畢業生從開始求職到最終落實工作,平均用時4.80個月,投遞簡歷25.71份,獲得面試邀請10.97個,收到錄用通知3.50個。70.76%的畢業生實現了所學專業與落實工作的精準對接。
北航畢業生平均年薪超18萬元
北航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也於近日發布了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航畢業生共6573人,包括本科生3195人、碩士2907人、博士471人,創近年來新高。
全體畢業生中,3712人選擇就業的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8.13萬元,而2018年北航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5.31萬元。其餘2669人選擇繼續深造,另有192人暫未就業。
首都師範大學畢業生大多走進校園
首都師範大學連續五年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排名前三位的均為教育系統、企業單位、機關事業單位,且本科及研究生在教育系統籤約就業的比例連續五年均超過50%。2019年該校本科畢業生有87.25 %選擇從事教育行業,較2015年的69.74%增長近20%。
數據顯示,在基礎教育系統就業的畢業生共1428 人,佔所有教育系統就業學生的87.29%,其中在北京基礎教育系統就業的畢業生1095人,佔所有基礎教育就業畢業生的76.68%。
北京理工大學過半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
記者在北京理工大學發布的業質量年度報告中看到,該校本科畢業生整體深造率為62.63%,他們中有1557人(43.69%)選擇進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國內的A類高校繼續學習,數據較去年增長將近1個百分點。
此外,畢業生到國家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佔直接就業人數的65.02%。接收畢業生排名前30的企業(集團)中,全部為航天、航空、電子、信息通訊等重要領域頂尖單位。
通過對該校畢業生的調查記者還發現,超7成畢業生通過校園招聘會(45.05%)、校園發布的招聘信息(18.74%)、學校老師推薦(7.45%)等學校提供的平臺落實工作。
對外經貿大學超3成畢業生多選金融業
對外經貿大學2019年畢業生中,就職於金融行業人數最多,共849人,佔就業總人數的34.71%,本科生佔25.86%,研究生佔37.65%。其中,551人在銀行系統就業,佔金融行業就業總人數的64.90%,比2018年提高17個百分點。
此外,該校就業處提供信息顯示,今年該校博士生畢業生到教育領域就業比例最高,比2018年同期提高30個百分點。
應屆畢業生在京就業比例近下降
報告顯示,已就業的2019屆畢業生中,在京就業101181人,佔61.76%,京外就業62646人,佔38.24%,應屆畢業生在京就業的比例近三年連續呈小幅下降趨勢。到東部地區就業畢業生較去年增加1個百分點,到西部、中部、東北地區就業畢業生比例與去年基本持平。
專家點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畢業生在京就業比例近下降,表明學生的就業選擇多元,不再集中於少數地區,一些學生選擇回到二、三線城市就業。但這也引申了另一個問題,很多學生發現回去後發現機會少、發展不理想,一段時間後重新回到一線城市。如此看來,小幅下降並不是真正多元的體現,只有經濟水平均衡,才能真正讓畢業生「動」起來。
教育業成為就業「香餑餑」
2020年高考即將拉開大幕。考生們如何選擇大學專業?這份針對大學生求職就業的調查報告,提供了相關參考。
調查分析,2019屆專科畢業生分布在19個專業大類。其中,財經商貿大類、醫藥衛生大類、電子信息大類、教育與體育大類四個大類的畢業生人數佔比均超過10%。
數據顯示,吸納2019屆畢業生人數最多的前三個行業依次為: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4.26%),教育業(13.3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16%),其中,博士畢業生去教育業就業的比例較高,達42.68%。
註:「其他」指未註明具體就業行業的已就業畢業生,其中自由職業者有11307人。
專家點評:
熊丙奇認為,近年來,越多越多的博士生畢業放棄公務員選擇教育業,其實這是更加理性的選擇。博士生是國內最優秀的人才,只有一流人才從事教育行業,才是中國教育該有的未來。
相關信息:市教委積極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暖冬」計劃
2019年底,北京市教委所屬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組織北京地區58所高校就業部門和95家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齊聚一堂,對接2020屆畢業生供需信息。
參會的95家企業,都是經各高校就業工作部門推薦、受廣大畢業生青睞、接收畢業生較多的典型單位,其中包括華為、阿里、京東方、以及67家「中字頭」「京字頭」公司。本次洽談會上,由學校介紹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向企業代表推介畢業生,有的企業在現場就與高校達成了接收畢業生的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