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大學畢業生升學比例持續上升。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高職畢業生讀本科的比例從2015屆的4.7%上升到2019屆的7.6%。
具體來說,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月收入前10專業類
本科、高職「綠牌」專業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行業需求增長是造就綠牌專業的主要因素,連續綠牌說明相關專業就業優勢具有持續性。
本科、高職「紅牌」專業
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這與相關專業畢業生供需矛盾有關。紅綠牌專業反映的是全國總體情況,各省區、各高校情況可能會有差別。
教育業是人才需求增長熱門行業
基礎教育及教輔培訓機構為就業增長點
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同時與2017屆相比增幅也較高,為8.2%。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7.6%)、「公辦中小學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6.1%)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增幅分別為20.6%、7%。其他就業比例較大且增長較多的行業類還有建築業(2019屆就業比例:8.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9屆就業比例:8.9%),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2019屆就業比例:5.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019屆就業比例:4.6%),人才需求分別較2017屆增長6%、4.7%、7.4%、18%。
2019屆高職畢業生就業比例較大的行業類是建築業(就業比例:11.1%)、教育業(就業比例:7.8%)。與2017屆相比,到「教育業」就業的高職生比例增幅也較高,為20%。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教輔及培訓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2.9%)、「幼兒與學前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2.5%)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增幅分別為26.1%、19%。其他就業比例較大且增長較多的行業類還有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9屆就業比例:5.8%),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2019屆就業比例:4.7%),住宿和餐飲業(2019屆就業比例:3.9%),人才需求分別較2017屆增長13.7%、6.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