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水資源管理中心推進水平衡測試工作,節水效果顯著
近年來,南京市水資源管理中心根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要求,結合我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工作重點,在用水單位中大力推進水平衡測試工作,節水效果顯著,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而水平衡測試就是對用水戶在取水、用水和退水三個環節的質和量進行測試和分析,摸清單位的用水現狀,查找用戶在管水、用水、節水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制定用水定額和計劃用水量指標提供了較準確的基礎數據。根據《江蘇省節約用水條例》的相關規定,對重點計劃用水戶,要求每三年開展一次水平衡測試,其他計劃用水戶應當每五年開展一次水平衡測試。
-
福州市開展水平衡測試及節水型載體創建工作
這樣的專業「體檢」,叫水平衡測試,已在福州市不少企業、單位及小區推行。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為全力衝刺今年底通過省級節水型城市驗收的目標,福州市正全面展開水平衡測試及節水型載體創建工作,涉及140家企業、單位、居民小區。目前,已完成89家節水型載體現場勘測工作。 「水平衡測試是創建節水型載體的基本要求。
-
江蘇省主要城市完成用水定額編制及水平衡測試
江蘇省在總結多年用水(節水)工作的同時,逐步把用水(節水)的常規管理轉向科學管理。
-
近4年間合肥節水6000萬立方米 減少5000多萬噸汙水排放
中安在線訊 今年5月14日至20日,是第26個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近4年間,合肥城市萬元GDP取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左右,新增節水6000萬立方米。 按照合肥市大水缸——董鋪水庫常年蓄水6000-7000萬立方米計算,近4年,合肥城市新增的6000萬立方米節水量,相當於一個董鋪水庫,可供整個城市家庭使用4個月。此外,還可減少5000多萬噸的汙水排放,節約超2億元的汙水處理費和自來水費。 合肥市在大建設中突出「生態立市、環保先行」原則加快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
珍惜水、愛護水,節水,鄭州準備這麼做
中國水利部確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為「中國水周」。 通過節水行動全面推進,把鄭州市建設成為國家節水行動市級先行示範區。 2025年,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38%和4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705,綜合節水工作成為全國市級節水品牌。
-
每年省下近30萬居民用水量!這麼多「鞍鋼水」是怎樣省下來的?
作為工業用水大戶的鋼鐵企業,鞍鋼長期以來把節水減排列為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投資建設節水項目,逐步更新節水設備設施,強化工業用水科學管理,2014年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鞍山鋼鐵實現水資源取用量減半。這每年省下的水,按照人均居民用水量6噸/月至8噸/月計算,整整可以滿足鞍山市鐵西區近30萬居民的用水量。
-
山東日照:打造節水用水智慧化新模式
人民網日照12月9日電 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堅持「以供定需、以水定產、以水定城、以水定發展」的理念,以節水型社會建設為引領,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雙考核」為總抓手,以水資源節約、保護、開發、利用和配置為重點,統籌做好節約水、廣蓄水、引客水、用中水、淡海水、治汙水的文章,逐步健全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相結合的節水新機制,探索建立具有濱海城市特色的全方位
-
臨安用水大戶開展水平衡測試改造
2014年開展「五水共治」以來,臨安積極推行「抓節水」行動。對企業江河取水實施限額定量管理,倒逼企業在用水上精打細算。為在技術層面助推企業實施精細化用水管理,臨安市水利水電局還牽頭實施水平衡測試,並在一些用水大戶陸續推行。
-
市節水辦積極推進全市節水型高校創建工作
9月2日,省節水辦和市節水辦聯合在中國地質大學召開武漢市節水型高校創建工作會議,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10所高校代表參加會議。省節水辦在會上通報了《省水利廳關於公布重點監控用水單位的通知》精神,全市年用水量50萬立方米以上高校均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監控名錄
-
...改造+創新」,多措並舉,多元節水,高標準推進水務行業節水機關建設
愛水、護水,是水務人永恆的基調與目標。區水資源管理中心認真貫徹落實上海市水務局相關文件精神,圍繞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等重點工作,緊抓節水宣傳,提升節水意識,助力節水工作紮實開展。區水資源和防汛中心聯合支部第一時間動員黨員幹部、職工參與到節水機關創建工作中來,通過會議發動、宣傳常做,明確工作目標,統一思想,將節水機關創建列為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
-
水鄉江蘇為何也要節水?《黃金時間》一文帶你了解!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日常生活當中每增加使用1噸水,會排出0.7-0.8噸的廢汙水,所以說節約用水也是節水減排。就江蘇來講,雖然是水鄉,但是節水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還要進一步提高。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張學平:我們正在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十四五」期間,規劃每年建設高標準農田300萬畝以上,畝均可節水20%左右。
-
創建節水型企業:水平衡測試是基礎
水平衡測試是企業節水工作的基礎水平衡測試是節水型企業創建的基礎。通過採用水平衡測試,可以對工業生產的用水情況進行了解,主要是通過對相應的設備、車間、工程以及用水體系等進行測試,只有這樣才能對企業的用水水平進行估測,還能夠有效地挖掘工業建設的節水能力,同時採用科學的措施來提升節水的能力。也是對企業節水工作長久進行的保證和前提。
-
長興發布最嚴節水方案 打造全國節水標杆
因生產需要,以前公司每年都要消耗100多萬噸清水,水資源消耗及給環境造成的負擔都比較大。2012年開始,企業痛下決心,先後上馬汙水處理和中水回用設備。2017年又投入2000多萬元,新增了膜處理的處理系統,經過處理的水直接進入染缸,代替了清水。」盛發紡織辦公室主任孫旭東介紹。組建兩套汙水處理設備後,企業生產過程中78%的廢水經過處理實現循環利用。此外,該公司還在生產工藝上做足文章,研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節水技術。孫旭東說:「我們有一種練漂染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這也是我們節水方面的新技術,已經在生產過程中進行運用。
-
「建築界」實施「八水潤西安」工程,西安節水型城市建設加速
在提升用水效率方面,西安市持續開展「節水器具進萬家」和「節水器具進校園」活動,目前已安排資金900餘萬元,累計發放節水龍頭18萬多隻、節水馬桶3000多套,節水器具普及率提高至100%。與此同時,西安市實施「典型帶動」戰略,通過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工業節水,有力地推動了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
-
嶽陽林紙:百年紙業書寫節水文章
鹼回收新建冷卻塔對原本排放的熱水進行循環利用,節水可達0.8萬噸/天;在造紙方面,在造紙機上安裝先進的紙漿纖維回收裝置。通過車間內部回收處理後,纖維流失大量降低,汙染物被大量去除,白水回用率達80%,節水約1萬噸/天。在基地的汙水處理廠,記者看到,經過沉澱池處理排出的汙水,從肉眼看已與普通清水無異。
-
建設節水城市 推動綠色發展
鄒蓉 攝 本報記者曹燦通訊員熊麗紅沈翔9月14日上午,中心城區金銀山學校2001班班主任陳璐正在給孩子上「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主題班課,引導孩子認識水、珍愛水,養成節水好習慣。同一時間,學校食堂工作人員正使用節水龍頭清洗蔬菜。
-
湖南省工信廳推進節能診斷服務 預計節約15.6萬噸標準煤
「問診」242家企業 開出705條「良方」省工信廳推進節能診斷服務,預計節約15.6萬噸標準煤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屈嘯)今年來,省工信廳組織湖南節能評價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建築材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等28家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為水泥、化工、有色、石化、造紙和焦炭等14個行業的242家企業實施節能診斷,累計提出節能改造措施建議705條,預計節約15.6萬噸標準煤。
-
關於印發自治州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開展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科學合理確定灌溉定額,推進灌溉試驗及成果轉化。推廣噴灌、微灌、滴灌等農業節水技術,促進農業節水提質增效,2020年建設高標準農田9萬畝。建立健全墒情監測體系,完成土壤墒情監測點年度數據匯總、分析和上報工作,及時發布土壤墒情信息,指導農民科學施肥和適時灌溉。
-
武漢節水條例瞄準用水大戶
經營洗浴、洗車等行業必須安節水設施 洗浴、遊泳、水上娛樂、洗車等行業耗水量高,而生產飲料、純淨水等行業則是以水為原料,針對這些非居民用水大戶,條例草案規定,安裝「節約用水設施或採用符合國家規定的節水工藝,提高水的利用率」。違反這一規定且逾期不改正者,「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持續推進節水工作 鎮江丹徒創出節水綠色新...
「水是生命之源。」近日,在鎮江市丹徒區水利局、鎮江市水資源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2020年高橋實驗學校節水宣傳活動中,現場80多名學生通過閱讀、看視頻學習了許多關於水的知識。活動還進行了精彩的節水宣傳知識競賽,並評選出了丹徒區節水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