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間合肥節水6000萬立方米 減少5000多萬噸汙水排放

2020-12-25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今年5月14日至20日,是第26個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近4年間,合肥城市萬元GDP取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左右,新增節水6000萬立方米。

  按照合肥市大水缸——董鋪水庫常年蓄水6000-7000萬立方米計算,近4年,合肥城市新增的6000萬立方米節水量,相當於一個董鋪水庫,可供整個城市家庭使用4個月。此外,還可減少5000多萬噸的汙水排放,節約超2億元的汙水處理費和自來水費。

  合肥市在大建設中突出「生態立市、環保先行」原則加快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大建設以來,累計投入約50億元,用於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城區建成汙水處理廠26座,總規模188.5萬噸/日,其中12座,規模145萬噸/日,汙水處理率達95%以上。今年正在建設許小河、關鎮河生態補水工程規模10萬噸/日,王建溝生態補水工程規模4萬噸/日,高新熱電聯產項目再生水利用工程規模5萬噸/日,在建取水點7處。

  合肥市結合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擴大再生水河道補水,建立南淝河生態補水機制,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同時,加快環巢湖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開展南淝河、十五裡河、派河水質提升工程。此外,圍繞建設「海綿城市」要求,加強雨水收集利用。合肥市在處於市中心的逍遙津公園、杏花公園等地建設2座雨水調蓄池,服務面積5.2平方公裡,總調蓄容積達31500立方米。此外,近年來,市區新建雨水利用項目63個,年收集利用雨水66.8萬立方米。

相關焦點

  • 節約資源減少汙水排放 北侖耗水大戶巧用再生水
    浙江日報訊 以往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經處理後就排放掉,如今在北侖再生為企業生產用水。寧波北侖區環保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侖區每年可提供3000萬噸再生水,佔北侖區納入管網處理排放汙水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 長興發布最嚴節水方案 打造全國節水標杆
    》(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2年,全縣重點領域節水取得快速突破,初步建立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增強,全縣用水總量控制在5億立方米以內。因生產需要,以前公司每年都要消耗100多萬噸清水,水資源消耗及給環境造成的負擔都比較大。2012年開始,企業痛下決心,先後上馬汙水處理和中水回用設備。
  • 蘇州推進水平衡測試服務 每年節水3783萬噸
    原標題:【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蘇州推進水平衡測試服務每年節水3783萬噸 截至目前,蘇州已累計完成665家企業和單位的水平衡測試,幫助用水企業、單位查找管網漏水950多處,提出建議3325條,落實整改348項,形成了3783.55萬噸的年節水能力。   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電路板,是市節水部門重點監測的用水大戶。
  • 4.22元/噸!光大水務中標常州2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TOT項目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2月11日,常州鄭陸汙水處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2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TOT項目發布成交公告,成交供應商為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成交金額為4.22元/立方米。本項目針對常州鄭陸汙水處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2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按特許經營流程開展本項目,以TOT模式轉讓特許經營權,不轉讓資產所有權。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智除汙水- 解決大企業工業廢水排放
    通過研發並推廣「高濃縮倍率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工業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和「海上平臺生產與生活汙水處理技術」等,為在津許多大型企業解決工業廢水的排放問題。2010年9月開始,天津院就在天津石化公司20萬噸乙烯一循現場應用了高濃縮倍數(7~8倍)循環水處理技術。
  • 合肥板橋河「日飲」3000噸汙水
    昨天,記者隨廬州環保世紀行檢查組在雙鳳工業園了解到,7家環境違法企業已有6家整改到位,但由於汙水處理設施欠帳,每天尚有約3000噸汙水在無奈中被放任自流。  整改進度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檢查組一行來到雙鳳工業園看到,合肥軍液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昌源液壓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廠區連在一起的掛牌督辦企業,已經把工業固廢、廢液和生活垃圾分區存放,施工人員正在對3家企業共用的排汙口進行改造。
  • 安徽:技術導航讓節水更「出彩」
    總回收凝結水約5萬噸,節約新水量5萬噸,節約蒸汽用量5千噸。年節約水25萬元、蒸汽費130萬元左右。  在幹部保健中心病房,記者還看到,衛生間洗浴設備配置了淋浴智慧卡,醫院對全院790間病房衛生間的熱水控制系統進行改造,改造後的病房熱水使用量比改造前節省了近80%,極大減少了新鮮水及用於熱交換的蒸汽消耗量,年節約費用近80萬元。
  • ...1萬噸(原6.1萬噸)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前公示
    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廳擬對 《安徽遠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年處理5.1萬噸(原6.1萬噸)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公示發布後五個工作日。若對本項目建設有不同意見,請於公示期內將書面意見反饋至省環保廳環評處。
  • 杭州一對小夫妻,一年排放3.3噸二氧化碳
    首批有80名英國著名工程顧問諮詢公司科進集團(WSP)的員工參與試驗,結果發現,第一年內他們的碳排放總量就減少了10%。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目前世界年人均碳排放量為4.3噸,中國為4.1噸左右,而美國為19噸。  這事讓我們覺得挺有趣,本來感覺「碳排放量」,是企業的事。沒想到,落到每個人頭上,都是一筆帳。
  • [公告]尤夫股份:年產20萬噸直紡差別化滌綸工業絲項目申請報告
    2.4市場預測 2.4.1國際化纖市場預測根據英國諮詢公司 Technon Orbichem的預測,世界纖維生產從 2005年的 6787萬噸以年率 4.0%擴大,到 2015年將突破 1億噸,其中化學纖維近 6000萬噸、天然纖維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再生水替換自來水」的節水經
    萬元GDP水耗連續7年保持在4立方米以內,僅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品質再生水已達到全區總用水量的近30%,佔工業用水的40%。這份亮眼的節水成績單,來自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 安徽合肥:一批汙水處理廠將改擴建
    主要建設內容為1座10萬立方米/日的二級生化處理廠,19.9公裡配套汙水管網,3座中途提升泵站,對一期8萬立方米/日的處理廠進行改造。建設期為4年,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已完成投資1710萬元。十五裡河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設項目——十五裡河汙水處理廠建設是巢湖流域水汙染防治、保護城市戰略水源、保證流域地區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重要舉措。
  • 用事實說話:生物節水大有作為
    近年來,他們又深化這項技術,開展了更加節水的水稻無水層灌溉技術的示範和推廣,這項技術的應用可使每畝水稻節水125立方米,增產9-31.5公斤。全國4.6億畝水稻如都採用節水灌溉,每年可節水460多億m3,相當於黃河水量! 在相同水分條件下,水稻高產的關鍵還是品種,例如,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等培育的畝產800公斤的超級稻。
  • 水鄉江蘇為何也要節水?《黃金時間》一文帶你了解!
    江蘇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 朱慶元:日常生活當中每增加使用1噸水,會排出0.7-0.8噸的廢汙水,所以說節約用水也是節水減排。其中可以用的只有11000億立方米,而我們現在用水量已超過6000億立方米,離合理的可以應用的上限已經是空間有限。就江蘇來講,雖然是水鄉,但是節水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還要進一步提高。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張學平:我們正在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
  • 每年省下近30萬居民用水量!這麼多「鞍鋼水」是怎樣省下來的?
    作為工業用水大戶的鋼鐵企業,鞍鋼長期以來把節水減排列為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投資建設節水項目,逐步更新節水設備設施,強化工業用水科學管理,2014年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鞍山鋼鐵實現水資源取用量減半。這每年省下的水,按照人均居民用水量6噸/月至8噸/月計算,整整可以滿足鞍山市鐵西區近30萬居民的用水量。
  • 德國2019年汙水處理情況介紹
    但是規模小於5000人口的廠,汙泥產量波動較大,這與這些廠多採用移動式脫水機有關。  德國《汙泥生物穩定化導則》(DWA-M368)中規定:採用好氧生物穩定的,汙泥產量為18 kg(乾物質)/人·年;採用厭氧消化穩定的,汙泥產量為15 kg(乾物質)/人·年。
  • 環湖將實現汙水處理「全覆蓋」
    「十一五」期間,全市汙水處理規模及汙水管網比「十五」末分別增加52.7萬噸/日和1300餘公裡。  綜合整治河湖,減輕入湖汙染負荷。如今,南淝河、十五裡河、二十埠河、板橋河等巢湖入湖主要河流都已鋪設截汙管網,南淝河生態補水長效機制已經確定,今年底還將啟動南淝河市區段清淤工程。  修復環巢湖生態。
  • 嶽陽林紙:百年紙業書寫節水文章
    我們喜見,越來越多的湖南企業,正將節水行動落實到企業的每一個生產經營環節,用水、管水、節水,為湖南高質量發展貢獻「點滴」力量。嶽陽林紙嶽陽分公司環保部主任張四維表示,「我們鼓勵企業採用三級回用,分別從本單位、外單位、汙水處理廠進行水三級回用,增加循環利用,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諸如,在製漿方面,化機漿通過提高送漿濃度,減少稀釋用水需求。鹼回收新建冷卻塔對原本排放的熱水進行循環利用,節水可達0.8萬噸/天;在造紙方面,在造紙機上安裝先進的紙漿纖維回收裝置。
  • 汙水處理再利用 5年節水15萬噸
    該工廠總監李建俊認為,飲料業的節能減排不僅僅是修建「綠色工廠」,他們同時布局,要在原料採購、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節水節能措施、資源循環使用、環境保護管理等方面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來。「生產一款飲料產品,產水效率非常關鍵,通過技改,我們將RO膜的產水效率提高到88%以上,大大減少了水浪費。」站在汙水站內,龔濤指著4個高大的白色塑料罐,向記者介紹道,這裡裝滿了經過處理後再重新回收的廢水。「這是同時進行中水回用工作,汙水經過汙水站處理後,再通過滴灌將過濾後的水用於綠化帶的澆灌。從我們節水的數據上來看,2015年至今,每噸產品用水量降低了25%,這相當於5年節約了15萬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