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EHS經理龔濤向記者介紹該廠區的綠色園林建設。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了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位於我市小欖鎮的達能中國飲料中山工廠位列其中,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代表了中山「綠色製造」的高水平。這個國家級「綠色工廠」是如何煉成的?日前,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資源綜合利用,倡導綠色園林建設
從高空中俯瞰工廠屋頂,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發電板整齊平鋪,在陽光下持續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由廢舊二手脈動飲料瓶蓋、瓶子手工DIY的裝飾畫、綠植懸掛在飯堂一面牆上,散發著童趣小清新的氣息;廢棄的果汁鐵桶經過再利用後變成一個個大花盆,從盆中伸出的爬牆虎爬滿了圍牆,綠意盎然……行走在工廠內,各種資源綜合利用的例子比比皆是,處處踐行著綠色發展理念。
工廠內的人行道指引線由數盆玫紅色三角梅盆栽組成,讓人眼前一亮。這些指引線原本是使用雪糕筒搭建,經過綠植的精心打扮,廠區已不再是昔日光禿禿的景象。據工廠EHS經理龔濤介紹:「我們已經在廠區可利用的地方,如汙水站、圍牆、屋頂等都進行了園林綠化,讓員工每天到這種花園式工廠工作時舒心且安心。等來年春天,整個工廠會更漂亮,那將是一片綠意盎然、紅花如海的景象。」
作為主要生產脈動飲料的工廠,水、電、天然氣等能源消耗量很大,同時面臨著廢氣、廢水等環境處理問題。該工廠總監李建俊認為,飲料業的節能減排不僅僅是修建「綠色工廠」,他們同時布局,要在原料採購、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節水節能措施、資源循環使用、環境保護管理等方面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來。
■實施技術升級,實現節能降耗
早在今年5月29日,工廠就啟動了「綠色營運項目」,通過優化生產管理模式、採用新技術、採用光伏發電等形式節能減耗,將「綠色競爭力」打造成為企業的新型競爭力。
綠色製造,技改先行。「生產一款飲料產品,產水效率非常關鍵,通過技改,我們將RO膜的產水效率提高到88%以上,大大減少了水浪費。」站在汙水站內,龔濤指著4個高大的白色塑料罐,向記者介紹道,這裡裝滿了經過處理後再重新回收的廢水。「這是同時進行中水回用工作,汙水經過汙水站處理後,再通過滴灌將過濾後的水用於綠化帶的澆灌。從我們節水的數據上來看,2015年至今,每噸產品用水量降低了25%,這相當於5年節約了15萬噸水。」
「飲料生產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天然氣,去年我們對鍋爐進行了技改。我們原本有2臺10噸的鍋爐供給熱能,經過技改之後,現在一臺9.3噸的鍋爐就能供給4條線,這對我們天然氣的節約有很大幫助。」龔濤說,從數值來看,和同期相比,工廠天然氣的消耗從5年前的每噸產品10.18立方米降到了6.77立方米,5年下來相當於節約了近1500噸標準煤。
2017年,該工廠成功完成了光伏電站的安裝和併網。相比傳統火電,光伏發電站在全壽命周期內所發電量可減少碳排放約5.5萬噸,「減碳」效果相當於一年種植了超過120萬棵樹。龔濤說:「我們在節電這方面取得的成就,和5年前相比,電能的消耗,從每千瓶44.97千瓦時降到31.99千瓦時,相當於節約了近770噸標準煤。」
李建俊表示,他們正申請廣東省綠色環保基地,接下來,還將建設綠色工廠參觀項目,屆時還會邀請社區、中小學生前來工廠參觀,影響更多的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