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再利用 5年節水15萬噸

2020-12-20 中山網


   工廠EHS經理龔濤向記者介紹該廠區的綠色園林建設。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了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位於我市小欖鎮的達能中國飲料中山工廠位列其中,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代表了中山「綠色製造」的高水平。這個國家級「綠色工廠」是如何煉成的?日前,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資源綜合利用,倡導綠色園林建設

從高空中俯瞰工廠屋頂,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發電板整齊平鋪,在陽光下持續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由廢舊二手脈動飲料瓶蓋、瓶子手工DIY的裝飾畫、綠植懸掛在飯堂一面牆上,散發著童趣小清新的氣息;廢棄的果汁鐵桶經過再利用後變成一個個大花盆,從盆中伸出的爬牆虎爬滿了圍牆,綠意盎然……行走在工廠內,各種資源綜合利用的例子比比皆是,處處踐行著綠色發展理念。

工廠內的人行道指引線由數盆玫紅色三角梅盆栽組成,讓人眼前一亮。這些指引線原本是使用雪糕筒搭建,經過綠植的精心打扮,廠區已不再是昔日光禿禿的景象。據工廠EHS經理龔濤介紹:「我們已經在廠區可利用的地方,如汙水站、圍牆、屋頂等都進行了園林綠化,讓員工每天到這種花園式工廠工作時舒心且安心。等來年春天,整個工廠會更漂亮,那將是一片綠意盎然、紅花如海的景象。」

作為主要生產脈動飲料的工廠,水、電、天然氣等能源消耗量很大,同時面臨著廢氣、廢水等環境處理問題。該工廠總監李建俊認為,飲料業的節能減排不僅僅是修建「綠色工廠」,他們同時布局,要在原料採購、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節水節能措施、資源循環使用、環境保護管理等方面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來。

■實施技術升級,實現節能降耗

早在今年5月29日,工廠就啟動了「綠色營運項目」,通過優化生產管理模式、採用新技術、採用光伏發電等形式節能減耗,將「綠色競爭力」打造成為企業的新型競爭力。

綠色製造,技改先行。「生產一款飲料產品,產水效率非常關鍵,通過技改,我們將RO膜的產水效率提高到88%以上,大大減少了水浪費。」站在汙水站內,龔濤指著4個高大的白色塑料罐,向記者介紹道,這裡裝滿了經過處理後再重新回收的廢水。「這是同時進行中水回用工作,汙水經過汙水站處理後,再通過滴灌將過濾後的水用於綠化帶的澆灌。從我們節水的數據上來看,2015年至今,每噸產品用水量降低了25%,這相當於5年節約了15萬噸水。」

「飲料生產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天然氣,去年我們對鍋爐進行了技改。我們原本有2臺10噸的鍋爐供給熱能,經過技改之後,現在一臺9.3噸的鍋爐就能供給4條線,這對我們天然氣的節約有很大幫助。」龔濤說,從數值來看,和同期相比,工廠天然氣的消耗從5年前的每噸產品10.18立方米降到了6.77立方米,5年下來相當於節約了近1500噸標準煤。

2017年,該工廠成功完成了光伏電站的安裝和併網。相比傳統火電,光伏發電站在全壽命周期內所發電量可減少碳排放約5.5萬噸,「減碳」效果相當於一年種植了超過120萬棵樹。龔濤說:「我們在節電這方面取得的成就,和5年前相比,電能的消耗,從每千瓶44.97千瓦時降到31.99千瓦時,相當於節約了近770噸標準煤。」

李建俊表示,他們正申請廣東省綠色環保基地,接下來,還將建設綠色工廠參觀項目,屆時還會邀請社區、中小學生前來工廠參觀,影響更多的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相關焦點

  • 中國汙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5.2.4 膜產業競爭格局分析  5.3 再生水利用市場發展潛力    5.3.1 國外再生水利用案例分析      (1)美國再生水利用案例分析      (2)日本再生水利用案例分析      (3)以色列再生水利用案例分析      (4)國外再生水利用經驗借鑑    5.3.2
  • 安徽:技術導航讓節水更「出彩」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冷凝水再利用年節約水25萬元  作為安徽省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每年蒸汽使用量近10萬噸,產生約9萬噸70℃的蒸汽凝結水,經過合肥市CDC抽樣檢測,蒸汽凝結水水質達到GB5749-2006《生活飲水衛生標準》。
  • 長興發布最嚴節水方案 打造全國節水標杆
    2020-12-28 15:41 |共享聯盟長興站
  • 嶽陽林紙:百年紙業書寫節水文章
    作為湖南造紙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嶽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嶽陽林紙」)又是如何做好節水文章的?節獎超罰,嚴格管理動真格嶽陽林紙前身為嶽陽造紙廠,始建於1958年。位於長江與洞庭湖邊的嶽陽林紙嶽陽分公司(嶽陽基地),現有10條造紙生產線,文化紙產能85萬噸,包裝紙產能15萬噸,集製漿造紙、供熱發電、鹼回收、汙水處理於一體。位於「水窩子」旁,水資源豐富,水資源費與制水成本不高,節水意識不強,企業用起水來就「大手大腳」。「這樣的狀況不利於良性發展。
  • 蘇州推進水平衡測試服務 每年節水3783萬噸
    截至目前,蘇州已累計完成665家企業和單位的水平衡測試,幫助用水企業、單位查找管網漏水950多處,提出建議3325條,落實整改348項,形成了3783.55萬噸的年節水能力。   高德(蘇州)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電路板,是市節水部門重點監測的用水大戶。
  • 蘇州園區汀蘭社區開展水資源保護與汙水處理講座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而又無法替代的物質資源,為了幫助社區小朋友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9月19日,蘇州工業園區汀蘭社區開展了水資源保護與汙水處理講座。    活動中,老師用生動的事例給孩子們講解了節水的重要,還用生動的小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通過與小朋友的互動,分析了生活中可以節水的措施,小朋友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總結了節水小竅門。
  • 這裡隨處可見「節水神器」!
    近幾年,水利部門在高校等用水大戶中加大了「合同節水」模式的推廣,即由專業節水服務企業與高校籤訂合同,企業先期墊資對高校供水系統進行改造,再從高校所節約水費中逐步收回成本並獲取利潤,此模式有效解決學校節水投入不足、節水專業技術力量薄弱
  • 一天"喝"水83萬噸!青島刷新供水120年歷史紀錄
    半島記者 王洪智  隨著氣溫升高,青島市日供水量與日俱增,據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通報,7月21日市區日供水量達到了83.04萬立方米,刷新供水120年歷史紀錄。為應對出現的超負荷供水,進一步加強城市節水管理,確保城市用水安全,7月22日,青島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目前,島城供水平穩,不會出現供水緊張態勢。
  • 經濟往上水耗向下 長沙擰緊「閥門」邁向國家節水型城市
    「我們每天生產3萬噸再生水,一部分用於城市綠化、道路清掃等城市雜用水,其他經過三級人工溼地過濾處理,補充到洋湖溼地公園。」湖南先導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鋒說,城市汙水進水廠,不僅實現「零排放」,還在這裡實現「增值」。再生水的生產和使用,是長沙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環。
  • 用事實說話:生物節水大有作為
    2.生物節水研究學科地位日趨上升 從以上生物節水發展來看,生物節水從文章中的一個簡單詞句,到一篇論文的題目,確實是開拓中的蹊徑,再到現在關注熱潮,還並非是研究熱潮,經歷了15年艱難的歷程。近年來生物節水研究的科學意義逐漸引起科學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生物節水學科地位日趨上升,令人振奮,這是我們從事水資源和生物節水研究等方面科研人員的機遇與挑戰!
  • 全年減水量接近1.5個老虎潭水庫!去年湖州節水用水成績單出爐
    日前,記者從湖州市水利局獲悉,《2019年湖州市水資源公報》已經出爐,去年全市用水總量12.68億立方米,相比2018年減少1.33億立方米,減少的水量接近1.5個老虎潭水庫的水。水資源公報內容涵蓋概述、水資源量、蓄水動態和出入境水量、水資源開發利用和重要水事五大內容。記者了解到,201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562.4毫米,比上一年少了118.9毫米,降幅7.1%。
  •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湖州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出爐
    為大力推動全社會節水,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質量和效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浙江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湖州市近日發布《湖州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圖片來源於網絡《方案》明確到2022年,節水體制機制基本完善,全社會自覺節水意識顯著增強,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節水型社會長效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節水型社會實現區縣全覆蓋,全市水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水平達到國內同等城市先進行列。
  • 柴達木資源綜合利用再創新亮點 省內首個年產5萬噸食品級小蘇打...
    日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鹽青海崑崙鹼業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食品級小蘇打項目全面投料聯動試車一次性成功,首批產品達到設計要求,填補了青海省無小蘇打生產的空白,使海西州資源開發綜合利用再一次踏上新臺階。
  • 奉化區榮獲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本站12月11日訊】奉化區積極探索符合本區實際的節水型社會建設路徑,不斷挖掘節水潛力、提高用水效率,著力提升工業、農業、生活節水水平,取得明顯成效。近日,該區榮獲全省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一是大力發展高效低能產業。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再生水替換自來水」的節水經
    萬元GDP水耗連續7年保持在4立方米以內,僅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品質再生水已達到全區總用水量的近30%,佔工業用水的40%。這份亮眼的節水成績單,來自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 近4年間合肥節水6000萬立方米 減少5000多萬噸汙水排放
    中安在線訊 今年5月14日至20日,是第26個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近4年間,合肥城市萬元GDP取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左右,新增節水6000萬立方米。  按照合肥市大水缸——董鋪水庫常年蓄水6000-7000萬立方米計算,近4年,合肥城市新增的6000萬立方米節水量,相當於一個董鋪水庫,可供整個城市家庭使用4個月。此外,還可減少5000多萬噸的汙水排放,節約超2億元的汙水處理費和自來水費。  合肥市在大建設中突出「生態立市、環保先行」原則加快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 5萬噸/年環氧乙烷及系列產品項目
    國內有關部門預測2010年國內乙醇胺系列產品消費量將達到15萬噸左右。近5年來國內塗料、汽車、印刷業迅速發展,乙二醇醚消費量不斷增加,目前國內生產廠家15家生產能力約7萬噸,表觀消費量約10萬噸左右,缺口靠進口解決。乙二醇醚主要應用於塗料、有機合成等方面,預測「十一五」期間乙二醇醚消費量約有15~16萬噸,專家建議採用先進技術建設萬噸級裝置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 《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發布 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全社會節水意識不強、用水粗放、浪費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2017年,我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僅為0.54,與發達國家0.7至0.8的係數差距很大  為逐步提高各領域、各行業用水效率,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基於我國國情水情和地區差異,《方案》明確提出近遠期有機銜接的總體控制目標,即到2020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趨於完善,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
  • 南京市水資源管理中心推進水平衡測試工作,節水效果顯著
    近年來,南京市水資源管理中心根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要求,結合我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工作重點,在用水單位中大力推進水平衡測試工作,節水效果顯著,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據了解,當前我國在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水方面,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建立了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汙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汙總量等「三條紅線」。
  • 揭秘番禺如何做好節水大文章
    通訊員供圖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番宣2019年12月,番禺區順利通過廣東省水利廳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考核驗收,被確定為「廣東省節水型社會示範區」,成為目前廣州市唯一獲得該稱號的行政區,全省共有10個區(縣、市)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