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連貫、語句通順,詞句達意,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在寫作時總是詞不達意,句子不通,有語病,怎麼辦?
想做到詞句讀起來順口,表達的意思明白,需要做到:
自身邏輯能力較好,能夠理清事情的脈絡;用詞準確、搭配得當;關聯詞用得準確;句子詞語排列符合說話的習慣;意思要清楚明確;對自己描述的事物、情感等了解足夠。自身邏輯能力
邏輯能力好的人,無論是在寫作,閱讀還是思考的過程中,都有極大的幫助,大家也都知道邏輯能力的重要性。想要一個好的思維邏輯能力,訓練方法有很多,這裡給大家分享兩個簡單的。
1、自我認知
很多人其實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你是誰,你擅長什麼,你的短板是什麼,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放到寫作上來說,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什麼,缺什麼。建立自我認知的第一步是找到行動的目的,就拿寫作來說,你寫作是為了記錄,還是為了賺錢?
然後去找你內心的想法,比如你不知道自己的風格,雞湯文嫌忽悠,情感文嫌煽情,言情文嫌沒營養……要麼跟風寫作迎合大眾的娛樂需求,要麼就捨棄這些。
確定想法並執行,如果你的目的是寫作為了記錄,那怎麼寫自己怎麼看著順眼怎麼來,如果你是為了寫作賺錢,那就不要嫌棄熱門的風格煽情、沒營養這些,去寫就是了。
2、從事件開始寫作
熱門事件,或是身邊的事件是練習邏輯能力的好材料,你要嘗試著把這個事件描述清楚,讓別人聽得懂、看得懂。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根據事情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最開始發生了什麼,然後是什麼,然後出了什麼反轉,之後又發生了什麼,最後結果如何。大部分新聞事件是這樣根據時間順序來的。
其次是按照因果關係來敘述,適合在一個事件從發生到結果出爐後的情況。事件起因是什麼、中間經歷了哪些過程波折,結果如何。
要注意的是,事件寫作儘量不要帶有個人主觀的情感的評價在裡面,儘量客觀地去展示事件。可以多模仿模仿新聞的寫作、寫日記。
用詞
詞彙量不足,用詞不準確也是造成語句不通順的一大原因。詞彙量上,可以參考前文如何訓練提高中文寫作的詞彙量積累?
還需要培養閱讀感,多看書,但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讀著讀著就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了,大腦一片空白。所以在讀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閱讀速度,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用掃讀、細讀等方式培養眼睛識別和吸收信息的能力。
閱讀過程中,還要訓練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在讀的過程中可以留下記號和批註,方便你讀後有目標的重點閱讀和理解,還可以細細品味你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詞句的用法等。提高閱讀及理解能力的根本方法就是多讀。
再看看自己的語法有沒有問題,從基礎開始,看看《現代漢語下冊》,從語法到修辭,多教練改病句。
事物了解程度
這是表達清楚的根本之一,你對事物的了解程度都不足,自己都是一個懵bi的狀態,怎麼能寫清楚呢?
以上。
關於閱讀感的建立,還有很多方法和經驗,大家可以自行去查找參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