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件大事:衣食住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食」越來越貴了,在外面吃一頓飯,就算是在小館子吃一頓快餐,少則十幾塊,多則小一百。更不要提一些商場裡的飯店了,一份素菜都能賣到幾十塊錢。於是,很多上班族開始懷念起學校的食堂來,雖然也有些學校食堂是「黑暗料理」,但是10塊錢就能吃到一頓有葷有素還管飽的夥食,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學校食堂同類型的飯菜,價格是外面飯店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按理說,學校食堂的利潤應該是很小的,那它到底賺錢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學校食堂的運營模式。學校食堂基本上全是商家承包製,校方會把食堂承包給有經營資質的承包商或企業,從中收取租金或者是抽成。根據學校規模的大小來看,租金、抽成都是不固定的,下至十幾萬,上至數百萬都有。
然後承包商再把食堂裡的檔口分租給各大商家和個人,承包商也可以再賺一筆分租費用。
除此之外,學校還會根據食堂營業額進行抽成。很多學校食堂都規定,只能刷校園卡進行消費,不允許食堂工作人員收現金或手機支付。這樣學校可以直接從系統中得知食堂的營業額,然後再從其中抽成。一般來說,很多學校的抽成是食堂營業額的10%左右。
目前,很多學校食堂都採用這種承包製運行方式,畢竟,這樣不管食堂營收如何,學校都穩賺不賠。一直以來,學校食堂都是藏在學校的「暴利生意」,因為全校的老師和學生都不得不為其買單。那食堂承包商到底有多賺錢呢?
假設一個中等規模的學校,全校師生3000人,只有一個食堂。有2000人每天在食堂消費,每天夥食費20元,除去雙休日不在食堂吃飯,按一個月20天算,2000人一個月夥食費為80萬。再除去寒暑假3個月,一年9個月,全校師生在食堂消費約720萬。
學校的租金一般是學校人口的400倍左右,也就是說,上述學校一年的租金為120萬,抽成是食堂營收的10%,為72萬。除去給學校的租金和抽成,再去掉稅費、人工、食材、水電等方面的成本之後,就是承包商自己所賺取的利潤了。不過,學校食堂的菜價比較低,利潤比外面的飯店也低很多。但保守估計,食堂承包商一年賺200萬不是問題。
當然,以上是食堂經營得比較好的情況,如果經營慘澹,不僅顆粒無收,還有可能倒貼錢。因為,在學校開食堂,對於餐飲衛生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一出現安全問題,幾年賺的都不夠賠的。近期,武漢某高校食堂被曝出員工穿雨靴洗菜事件,涉事人員已被辭退處理,但該食堂今年的營收估計會受到重大影響。
此外,如果學校比較大,通常會不止有一個食堂,各食堂之間可能存在競爭關係,生意就分散掉了。
再者,學校是初高中的封閉式管理還好,如果是大學的開放式管理,學生一般很少會選擇食堂的「黑暗料理」,學院周圍物美價廉的小飯館、路邊攤,還有各種有優惠的外賣,都將是對食堂的「致命打擊」。
現在看來,封閉式管理學校的食堂還是有利可圖的,只不過「肥水不流外人田」,大部分人賺不到這個錢。而開放式管理的大學食堂,競爭對手多、利潤低、風險高,是個「難啃的骨頭」,難怪現在都沒多少人敢做了。
食堂曾經確實是藏在學校裡的「暴利生意」,靠賺老師和學生的錢,有人一年淨賺百萬。當然,有人賺錢,自然就有人賠錢。世上本就沒有一本萬利的生意。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