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會學丨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做......

2021-12-22 大頭諾拉


點擊題目下方大頭諾拉,一鍵關注本平臺。

【歡迎轉發分享】

近日,一位學霸寫萬字長文自曝拉黑父母多年、12年春節不回家,且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過度關愛」。

由此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的不只是一個「問題家庭」,還有常談常惑的當下中國家庭教育。起點是愛,為何終點成怨?何為健康的家庭教育?讀這篇文章,照照鏡子。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

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母親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極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媽媽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

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

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

有的家長很納悶:

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

為什麼這樣,可能就是這個「虛」沒做好。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

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麼變得謹小慎微,要麼對抗性強,親子關係難以順暢。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媽媽一直強勢的狀態裡一點點削弱。

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對孩子的託舉,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於「柔和」。

你會發現,越柔和的母親,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則往往難以挑起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

每位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的心態應該放在哪?

請千萬不要急著報班、著急找家教、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家庭教育重在養,而非在教。我們需要特別解讀以下兩個字:一是情,二是禮。

教育需要有情有禮,這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遵守的原則。

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禮,情在禮的前面。

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什麼呢?

有情無禮,家長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給他穿、給他洗(已經足夠大的孩子)。

這叫愛嗎?這個情已經失去了教育的價值。

另一個現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

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傳達教育者本身的真實的內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們講一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再把道理點出來。

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才會主動說:「媽媽,那我該怎麼呢?」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1、家長內心焦慮與浮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孩子出現學習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幹擾源。也就是說,孩子內在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才是最可怕的事。

家長必須擁有情緒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靜下來,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然後再面對問題。

如何實現情緒的自我調控和管理,這是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只有平靜的內心,才有可能沉澱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

只有我們家長的內心平靜下來,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澱到內心裏面,沉澱為自己的一種狀態。

如果沒有這一種過程,無法把它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狀態,你讀任何教育理念都是無效的。

因為不能內化和沉澱,你就無法擁有實施教育的資本,無法拿著教育專家的東西在自己家庭裡去實現。

2、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要留給孩子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應該下功夫做的事在兩頭,一頭是父親,一頭是母親,中間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是在蜿蜒曲折的過程中完成的,這個空間要留給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天天抓著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錯誤的空間裡來了,這個空間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長參與到這個空間裡面盯著不放,拔不出來,不讓他管不行,不讓他管就沒有別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長說,你讓我放就不管了嗎?

讓你放不是不管,是讓你站到你的角色裡面。要對孩子的情緒做養護,而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層面的東西過多地參與。

過多的參與等於我們不知不覺、兢兢業業在犯錯誤。

3、家長的教育能量要足以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當一個人對學習失去熱情之後,再好的智商也談不上很好的發揮。

有的家長說孩子表現不好,不好好學習。事實上,「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學」。

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內視,《大學》裡講「正心、然後誠意」,正誰的心?正家長的心,然後再正孩子的心。

其實,氣質決定了孩子的學習差異,孩子的氣質就是父母的狀態慢慢內化給他們的一種氣質,就像我們的職業習慣一樣。

如果一個家長的內心永遠是冷漠、浮躁的狀態,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桌球一樣彈回來了,孩子也一樣。

父母的情緒孕育著孩子學習的情緒與氣質。啟動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啟動家長和孩子內心流通的天然情感。

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情緒和情感的力量,要達到「熾」的程度。熾就是熱,熱到能夠燒烤孩子內心的程度。

拿什麼去塑造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氣質,就是拿我們父母恰當的情。

當下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義的模糊。

家長是孩子情和義最大的啟蒙者,如果你們這一塊的啟蒙力量失去了,對孩子才能上的表現肯定是一個遺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歸和文化的守望與傳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術層面來折騰了,應該站到文化和哲學的空間去審視。

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家庭文化培養出來的孩子的氣質是不同的。

文化是教育的旗幟,教育做到最高點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說話孩子內心就被我們感化了,同時產生另外一種生命力。

家長自身對教育素質的修養和提升,僅僅是實現家庭教育功能的開始。

孩子們內心的邏輯,和我們成人之間內心遵守的邏輯思維是不一樣的、是有衝突的。但是他們的這種邏輯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們去開發、面對、指導。

我們要反問的是:

我們的教育儲備夠不夠?

我們的家庭教育能量夠不夠?

我們的教育修養夠不夠?

「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是什麼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狀態,是父母的教育狀態。

現在有很多母親的理性讓我覺得比較可怕,在談及孩子的時候,缺乏情感的基礎,缺乏情感的支撐。

母親的這種理性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是很可怕的。父親和教育是有距離的,有距離不可怕,但父親要表明在家庭教育這個空間裡的位置,要表達清楚在家裡對孩子的精神導向是什麼。

教育的最佳狀態在於一個「養」字。家庭教育重在養,而不在教。

現在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心力的不足,心裏面對學習熱情不足。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

如果一個孩子的心在家裡面得不到養護,得不到有效的滋養,天賦的聰明就沒有基礎;智商再高,沒有恰當的、相應的心態支撐,天賦很難發揮。

我們先不講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養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適不適合養孩子,或者如何達到養孩子的狀態。

如何點燃孩子內心的學習熱情,點燃需要一定的溫度,需要一定的狀態才能點燃。如果家長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慮不安的,我們很難去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圖文來自網絡,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同時歡迎您的投稿。

noraworld@foxmail.com

請及時聯繫:noraworld@foxmail.com

相關焦點

  •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做…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做…近日,一位學霸寫萬字長文自曝拉黑父母多年、12年春節不回家,且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過度關愛」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
  •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做....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媽媽一直強勢的狀態裡一點點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示弱實現對孩子的託舉,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
  •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在看到自己孩子優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應出來。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
  •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做什麼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麼變得謹小慎微,要麼對抗性強,親子關係難以順暢。
  • 三流的母親是保姆,二流的母親是教練,一流的母親是
    三流母親是保姆,二流母親是教練。 一流的媽媽呢?無論是哪種母親,無論是「模特」還是「教練」,我們都不要討論這句話的是非。 不管「保姆」是什麼,都要面對一個常見的問題: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當您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時,母親不應立即對他們做出反應。為什麼你不懂,因為孩子們需要自己成長的空間,而母親的隨意和過度評估常常使孩子失去內心 動力甚至更多更加注意母親的反應。有些父母想知道:孩子在前面 其他都很好。 當我回到家時,見到母親時我變成了另一個人,變得不耐煩和難以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這種「虛」可能做得不好。
  • 三流的媽媽做保姆,二流的媽媽做教練,一流的母親是什麼樣?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孩子出生後的成長道路上,母親的陪伴教育是少不了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母親的行為習慣、脾氣秉性都隨都直接觸發孩子的內心,並且母親的愛是溫柔細膩的,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盯著孩子成績的變化,而應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而一流的父母這樣做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如果父母堅持做孩子的保姆,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孩子差距很大,責怪批評指責都很難將這種差距彌補。於是他們只能沉重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先天就比別人差,似乎一切都難以挽回,難以補救,只能維持現狀。這種保姆式父母也就是對孩子的成長缺乏長期系統全面的規劃,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如果他自己沒有擺渡的意識很容易碌碌無為一輩子。
  • 不做保姆,一流的母親這樣做…
    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如果父母堅持做孩子的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
  • 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練,一流父母做……
    在綜藝節目《變形記》中,劉思琦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保姆式父母。他們把女兒給寵壞了。參加節目的時候,劉思琦都16歲了,卻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吃飯,穿衣服,剪個指甲都要家人伺候,甚至連襪子都不會洗,劉思琦的媽媽竟然還覺得這些都是小事。他們還擔心把劉思琦送到農村後,女兒什麼都不會做,會吃苦。為女兒踐行前,母親一邊餵她,一邊擔憂地說:「到那邊就沒人餵你了。」
  • 【教養孩童】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母親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什麼樣?
    ,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母親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媽媽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媽媽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是什麼樣呢?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控制情緒是做父母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母親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
  • 父母也分級:一流做榜樣,二流當教練,三流是保姆,末流呢?
    有人就調侃說,父母也是有級別的,「一流父母做榜樣,二流父母當教練,三流父母是保姆」。1、一流父母做榜樣這種父母可能是最棒的父母了,他們知道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知道教育孩子的關鍵還是以身作則。希望孩子能夠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在平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看書,而不會在旁邊玩手機。知道孩子比較內向,就會刻意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活動,讓孩子的性格更加陽光。這樣的父母能夠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能夠用自身正面的形象去影響孩子,這樣的父母當然是一流的了。
  • 【家課】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什麼樣?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對父親來說,父親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榜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父母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父母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父母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父母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你是幾流的?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為你打造專業的精品閱讀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他們會用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三流父母像保姆,二流父母似教練,一流父母當如何?
    一、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對父親來說,父親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
  • 三流媽媽是保姆,一流媽媽竟是……80%的媽媽都屬二流 ‖ 原創
    只有一流的媽媽才能教出有教養的孩子。想了解自己是幾流媽媽嗎?請先回答小編以下5個問題:問題1:孩子拖拖拉拉怎麼辦?正解:說定時間,不心軟,不妥協!一次的妥協會破壞掉辛苦建立的所有規矩,孩子會更加輕視規則。問題2: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正解:過時不候!你愛吃不吃,不吃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