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娓)為推進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促進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的學術交流,擴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的研究視野,提高研究能力,科學掌握研究方法,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河北省馬克思主義學會舉辦首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科學研究工作營。此次博士生工作營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新時代我國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前沿動態,從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的根本要求出發,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科研學風、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的教育和學習,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的科研素養和科研能力,培養造就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高層次人才。
工作營在12月3—6日舉行,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的專家針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研究開展線上報告,來自全國各高校、研究機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讀博士生全程參加學習。這是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提高科學研究能力開展的一項學術活動。
12月3日上午,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李素霞教授在開班儀式上致辭,代表學院向博士生工作營的開班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授課專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對參與工作營的全國各地博士生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展情況。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劉同舫教授作了題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的報告,就閱讀書籍體會、撰寫論文思考、課題申報感悟三個方面進行經驗分享,對博士生閱讀文獻提出六個要求:要知難而上不能知難而退、了解相關背景知識、注重點面結合、重視第一次閱讀、系統掌握學者的觀點、要有懷疑和批判精神。劉同舫要求大家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閱讀,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理論素養。
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陳金龍教授作了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基本向度》的報告。報告從歷史與現實出發,講解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過程研究、歷史文獻研究、現實問題研究;從理論與實踐出發,分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動力,以及社會批判、話語構建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研究;從宏觀與微觀出發,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視角;從中國與世界出發,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中國立場與世界視野。
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永貴教授作了題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論文寫作》的報告。報告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的四個基本要素:歷史、原著、著作、方法論,分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生發展成長的四個基本環節:教學與科研、研究與寫作、寫作與發表、成果與評價影響。王永貴同時明確了科學研究要有四個意識,即學科意識、問題意識、規範意識、創新意識,並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四種精神,即先易後難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注重時代感的精神等。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宋朝龍研究員作了題為《21世紀金融資本帝國與社會主義的制度博弈——兼談馬克思主義學習和研究的時代問題意識》的報告,圍繞什麼是新自由主義、金融資本的生產性和寄生性、新自由時代的結束、右翼民粹主義的崛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屬性、再全球化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報告要求大家要深入細緻地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面對中國當前問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鮮明的問題意識,使學術研究做到有的放矢。
李素霞作了題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的報告,指出了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性、創新性、專業性、科學性四個基本要求,社會科學研究需要養成興趣盎然、毅力堅強兩個基本素質,需要具備研究方向明確、良師益友眾多、圖書資料豐富三個條件。科研論文的完成要經歷科研資料的搜集、整理和運用,論文選題、撰寫和修改。科研項目的申報應早做準備、多向他人請教、精心設計選題、論證精煉充分、規範填寫表格、反覆修改申報書、堅定信心。最後,李素霞強調了加強學術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首席專家沈壯海作了題為《學術之旅好起步》的報告,用「備好地圖」「從問題出發」「到山頂去」「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景」四個方面,指導博士生做好科研工作。博士生要從學術積累做起,備好自己的經典、研究、實踐的學術地圖,用地圖確定學術格局、學術進路和學術資源,確定研究方向後,要從問題出發,基於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出學科特性的要求,做到消化資料、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增進方法自覺,嚴守學術規範。用「為何到山頂、如何到達山頂」的道理,寓意學術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最終「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風景」,結出學術的「果實」。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曙光教授作了題為《馬克思主義研究方法漫談》的報告。報告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歷和經驗,提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生要堅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根據地,要精讀經典文本,深耕經典著作,樹立歷史視野,清楚思想史發展脈絡,選擇有生命力、可持續性的選題,打好學科基礎。提出創作好文章的標準,即思想美、邏輯美、文字美的「三美合一」要求,並對博士生如何做學問、寫文章、選好題提出建設性意見,指出要先做基礎理論問題再做現實問題,先做微觀選題再做宏大選題,先做本學科題目再做跨學科題目,先做好學術文章再做宣傳類文章,選題和方向要有可持續性,最終養成學術的生活方式。
首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科學研究工作營,得到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參加工作營的博士生們一致好評。工作營傳承和弘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術精神,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的研究視野,傳授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學風和方法,提高了博士生的理論研究能力,為培育更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培養更高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人才提供了學術指導。
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辦單位,將繼續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的工作定位,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一步推進課程設置的優化與創新,完善師生互動的平臺,深入推進科研經驗的交流共享,把工作營打造成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