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位於江蘇無錫市西郊,是歷史悠久、歷史人文故事豐富的名山,據說南朝時代被稱為「亞歷山大」,舜帝在這裡低頭耕種, 惠山不高,但山的景觀非常多,以山間名泉著聞名天下,被稱為「九龍十三泉」, 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七下江南十四次惠山旅行,每次都流淌在惠山的美麗景色中,稱惠山為「江南第一山」。
無錫惠山上有很多人文古蹟、景點,有南北朝時代的惠山寺、宋代時代的蘇東坡詩石、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的寄滑園、古風的惠山古鎮、風景優美的錫惠公園,還有幹隆御賜的「天下第二泉」惠山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聚集在這裡。
去惠山玩的話,除了寄欣園之外,還有「天下第二泉」一定要訪問的觀光地,惠山據名泉蕭氏介紹,最有名的是「天下第二泉」,也就是惠山泉、惠山泉和寄欣園也有一定的關聯,寄欣園的園林景觀以山池為中心成為「二泉」。
「天下第二泉」於公元766年開鑿,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到了宋代,第一個泉池下面開了一個方形的大池塘, 明代著名雕刻家在池塘牆上刻了一個奶嘴,形狀變了,像龍非龍, 因此,被稱為「石頭水龍頭」,上面的泉水通過水龍頭注入這個池塘。
池塘裡的泉水水質很好,淺藍色透明,又甜又好吃, 傳說唐代茶聖陸羽親自品嘗了這裡的泉水, 這裡的泉水叫「天下第二」, 惠山泉也被稱為「陸子泉」, 後乾隆也品嘗了這裡的泉水,御封被稱為「天下第二泉」。
你可以看到泉池後面的展館, 展館的牆上有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親自寫在惠山寺題名上的「天下第二泉」五個大字,至今保存完好。
天下第二泉不僅泉水甜美可口,這裡誕生了國內外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二泉映月》以惠山泉為素材,節奏清晰,旋律清越動人,聽了不禁深思, 現在,天下第二泉池旁邊也有二胡演奏,來這裡玩的話請停下來聽一會兒。
說到泉水,茶自不必說,還有和「天下第二泉」隔牆喝茶的好地方, 被爬蟲類覆蓋的白牆灰瓦壁中間有一月的洞門,通過月亮的洞門可以看到對面院子裡鮮紅的紅葉, 整個景觀也像古典風韻。
我們那時來院子裡喝茶的人很多, 既有經常來的當地人,也有遠道而來的遊人, 落在院子裡的紅楓葉子特別引人注目,今年很多地方的紅葉都不如往年美麗,但這個楓葉似乎不同,這時已經是滿樹的紅葉,茶碗放在楓樹下,仰望著。
找個空閒的座位坐下,點個好碧螺春,不久服務員就拿來茶,拿個熱水器,老實說很久沒這麼閒了, 颳風,散落的紅葉慢慢落下,落在杯子旁邊,鮮紅的紅葉和茶的顏色完全不同,但就這樣和諧。
以前也品嘗過很多地方的紅葉,大多在山林之間,沒想到白牆灰瓦躲在紅葉之間的畫面這麼美, 古典之美,充滿意境之美,尤其是坐在這裡還能看到對面花園的「天下第二泉」,惠山之美似乎在這裡都能領略到。
難怪很多文人墨客和帝王會忘記回到惠山的景色, 如果只有泉水沒有景色,就不會被稱讚為「天下第二泉」吧,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應該互相襯託, 當然,這裡的泉水甘美也是不可否認的, 我不知道, 你聽說過無錫惠山還是去過? 你去惠山玩的時候嘗過「天下第二泉」嗎? 你對這裡有什麼印象? 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