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無權代理

2020-09-06 速調法律諮詢

無權代理行為在生活中很常見,在民事活動中產生了很多糾紛,今天給大家介紹無權代理的特點和性質,希望大家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遇到被他人無權代理的行為要及時維護合法權益。



無權代理是基於代理權而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旨在將效果歸屬於被代理人的代理。無權代理與有權代理的區別就是缺少代理權

無權代理存在以下三種情形:

1、代理人完全沒有代理權的無權代理,即當事人實施代理行為,沒有經委託授權,又沒有法律法規上的權利和義務,也沒有相關行政司法部門的授權,而以他人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超越代理權的代理,指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範圍和程度,違背代理人意圖而進行代理行為。

3、代理授權已終止後的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期限屆滿或者約定的代理內容完成以及被解除代理權後,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的代理活動。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當發生無權代理法律行為後產生的法律效力情形。

1、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2、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範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4、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無權代理行為可以在被代理人追認後轉化為合法代理行為,產生的法律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當被代理人發現自己被他人無權代理後,應該及時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利,不要輕易籤訂協議和承諾。被代理人因為自身的意思表達不明確或者疏忽大意造成無權代理發生的,應該根據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儘量避免無權代理發生,應該對於代理事項在合同中寫明,結束代理後及時發布公告

(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速調法律諮詢

相關焦點

  • 表見代理與狹義無權代理
    無權代理分為廣義的無權代理和狹義的無權代理。廣義的無權代理包括表見代理和狹義的無權代理。狹義的無權代理,是表見代理以外的欠缺代理權的代理。所謂表見代理,是指在無權代理的場合,如果善意相對人客觀上有正當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具有代理權,從而與其為法律行為,則該法律行為的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
  • 鄭冠宇:無權代理與無權處分
    如果從結果去看的話,當然你會想到就是說,李大慶是善意的這種情形,那麼是不是需要去保護這個善意的第三者?事實上這是一個利益衡量的問題,你究竟是要去保護善意的第三者,還是要去保護原來的所有權人的情形。 我們今晚的題目是所謂的無權代理跟無權處分。那麼或許有人會說,這裡面有代理的問題。
  • 哪些屬於無權代理合同,無權代理的合同能追認嗎?
    2020-11-17 12:04:50 來源: 律師諮詢 舉報   無權代理人代理他人從事民事行為
  • 簡述狹義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無權代理,廣義的無權代理包括狹義的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一、狹義的無權代理1.狹義的無權代理,是指行為人無代理權,並以他人名義實施法律行為,且不構成表見代理的情形。2.狹義無權代理的法律後果:(1)被代理人(本人)的追認權:在被追認前因無權代理籤訂的合同效力待定。無權代理經被代理人追認後,即直接對被代理人發生法律效力,產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效果,代理行為自始有效。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的,合同確定無效。在AA公司追認前,三石君因無權代理而籤訂的網紅蝦買賣合同效力待定。
  • 冒名頂替與無權代理、表見代理的區別
    【爭議】   本案中,無權處分人杜某冒名頂替的行為是否可以認定為無權代理或表見代理?  【評析】   筆者的回答是:冒名頂替既不是無權代理也不是表見代理。  第一,概念上,冒名頂替是指冒用他人身份並以他人的名義處分財產或者從事其他民事活動的行為。無權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備代理權而實施代理行為。
  • 本案是無權代理還是表見代理
    原告遂訴至法院,以甲鄉經委與被告乙鎮人民政府之間存有表見代理關係為由,所籤訂的承包合同應當有效,要求被告繼續履行合同。被告否認合同效力,不同意繼續履行合同內容。  [評析]:  本案爭議的焦點就是本案是真正無權代理,還是表見代理?  真正無權代理,是指行為人無代理權,且表面上也沒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情形存在,而以他人名義為民事行為。
  • 淺談表見代理與狹義無權代理的區別
    廣義的無權代理包括表見代理和狹義的無權代理。狹義的無權代理,是表見代理以外的欠缺代理權的代理。所謂表見代理,是指在無權代理的場合,如果善意相對人客觀上有正當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具有代理權,從而與其發生民事行為,則該民事行為的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審判實踐中,表見代理與狹義無權代理很難區分把握。筆者就審判實踐中自己的一點感悟,談一下如何對二者進行甄別。
  • 2021考研法碩民法總論:無權代理
    1、概念   無權代理是非基於代理權而以本人名義實施的旨在將效果歸屬於本人的代理。委託代理以本人授予代理權為要件,無權代理與有權代理的區別就是欠缺代理權。   2、狹義的無權代理   (1)狹義無權代理的類型   狹義無權代理,是不屬於表見代理的未授權之代理、越權代理、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的情形。   A.未授權之無權代理。指既沒有經委託授權,又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也沒有人民法院或者主管機關的指定,而以他人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之代理。   B.越權之無權代理。
  • 無權代理中的善意相對人的權利保護
    3.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該撤銷權是一種須受領的單方意思表示,須向被代理人或無權代理人作出因無權代理撤銷合同的意思表示 無權代理到有權代理3.代理權終止後,繼續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無權代理行為。以上三種無權代理的情形中,第三種情形本質上與第一種情形無異,均是行為人沒有代理權實施代理行為,但在該情形下,因為曾經享有過代理權,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無權代理行為容易構成表見代理。
  • 什麼是無權型表見代理? | 前沿
    全文共2826字,閱讀時間約15分鐘一般認為越權型代理與授權延續型代理都只是沒有代理權下的表見代理。從邏輯上講,無權型表見代理應為越權型代理和授權延續型代理的上位概念,在排列上應為各個具體表見代理類型兜底。
  • 明知無權代理仍籤合同效力如何
    那麼,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明知無權代理仍籤合同效力如何?一、明知無權代理仍籤合同效力如何(《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明知無權代理仍籤合同效力如何應視具體情況而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 無權代理中第三人的催告權與撤銷權
    在無權代理中,法律為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賦予其追認權與拒絕權,同時為了保護第三人的利益,賦予其催告權與撤銷權。  1.催告權。催告權是指在無權代理中,第三人有權向被代理人發出催告通知,要求其在一定的合理期限內答覆是否承認無權代理行為,如超過期限本人未予答覆,即視為被代理人拒絕承認,被代理人也就喪失追認權。
  • 表見代理的認定和無權代理人之法律責任
    二、表見代理的認定  表見代理,是指本屬於無權代理,但因本人(被代理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的關係具有授予代理權的表象,足以使相對人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相對人基於此項信賴與無權代理人進行交易,由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由法律強制本人承擔。
  • 無權代理合同中相對人權益的救濟方式
    【原創】文/汐溟表見代理之外的無權代理係指行為人在欠缺代理權的情形下所實施的代理行為,具體包含三種方式: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的行為(《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款)。
  • 2018年註冊會計師《經濟法》考點之狹義的無權代理
    本文為廣大考生提供2018年註冊會計師《經濟法》考點之狹義的無權代理。加入中公會計官方注會交流平臺,討論注會問題,獲取更多學習資料,戳這裡》》快速進群【知識點】狹義的無權代理【解釋】無權代理的情形:(1)沒有代理權;(2)超越代理權;(3)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行為。
  • 2018法考民法考點:狹義的無權代理,大綱要求解讀與出題預測
    2018法考民法考點:狹義的無權代理,大綱要求解讀與出題預測。狹義的無權代理大綱要求解讀:熟悉並能夠運用狹義無權代理的類型、效果,考題方式提示:判斷某行為是否構成無權代理。命題要點提示:1、無權代理的類型包括未授權之無代理、越權之無權代理和代理權消滅後之權代理。
  • 民法典法條分析第0171條「狹義的無權代理」
    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
  • 母親未經委託替女兒「賣房」 法院:系無權代理 行為人自己承擔責任
    殷某辯稱,從未委託任何人代理涉案房屋的買賣事宜,更未委託他人籤訂房屋買賣居間協議。【以案說法】上海青浦法院審理認為,殷某作為系爭房屋的權利人,對房屋享有佔有、使用、處分、收益等一切排他權利。殷某對其母親代其籤訂的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明確拒絕追認,其母親行為系無權代理行為,對殷某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自己承擔責任。
  • 每日一法第1048期:無權代理收取的定金,能適用定金罰則嗎?
    以案釋法本案中,李某與陳某籤訂房屋買賣合同的行為屬於無權代理。法律規定無權代理人訂立合同的效力需等待被代理人追認;如被代理人追認,則該合同溯及自訂立時生效;如被代理人未作追認的意思表示,則該合同自始無效。
  • 以案釋法 | 履行合理注意義務,謹防無權代理
    以案釋法 | 履行合理注意義務,謹防無權代理 2020-11-2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