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瑞金醫院宣傳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生命至上,守正創新
11
01
小卵泡穿刺顯著改善低反應型
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的助孕結局
瑞金新技術
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在育齡期女性中發病率高達5-10%,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根據鹿特丹會議標準,「月經周期不規律、排卵障礙;血清高雄激素水平或者相關臨床表現;超聲檢查顯示雙側卵巢多囊表現」三項符合任意兩項就能診斷。
但實際臨床上PCOS存在很多表型,比如有的患者肥胖多毛,有的卻苗條白淨;有的表現為胰島素抵抗,而有的除了月經周期不規律,其他指標與正常人並無差異。在IVF促排卵治療中,PCOS患者對促性腺激素反應多樣。有的卵巢反應正常,使用常規劑量的促性腺激素,卵泡發育適中;有的患者呈高反應型,很小劑量促排卵後往往很多卵泡發育,容易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表現為促排過程中雌激素過高,卵泡數量過多,取卵後出現腹水腹脹等表現,需要密切注意控制。
最讓人頭疼的是低反應型PCOS,這類患者有一個特點,不管注射多大劑量促性腺激素,雖然碩大的兩個卵巢裡有密密麻麻的小卵泡,它們就是不理睬召喚。或者最終有1-2個卵泡(<3枚)發育,卵子質量也不好,胚胎發育潛能差,妊娠率低下。現階段對於這一類患者的治療方案很少,主要還是增加促排卵藥物劑量、添加生長激素、更改促排卵方案等等,療效甚微。
新技術介紹
我院生殖中心徐步芳主任醫師經過研究首次發現這些患者之所以發生卵巢低反應,與其卵巢局部AMH水平、睪酮水平過高,從而抑制其對於促性腺激素的反應密切相關。而促排卵早期穿刺兩側卵巢部分小卵泡,吸取卵泡液,降低卵巢局部AMH、睪酮等激素水平之後再行促排卵,能明顯改善卵巢反應性。
在前期研究中15名低反應PCOS患者接受小卵泡穿刺處理後,卵泡發育均與正常反應PCOS患者一致,並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後均獲得臨床妊娠(成功率達100%)。該項操作用時短,創傷小且安全,費用低廉,不影響試管嬰兒助孕治療進程,非常適合臨床開展,獲得2020年瑞金醫院廣慈臨床創新技術三等獎。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刊物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20, 24;18(1):7,並申請了專利(申請號:201910962507.8)。目前已聯合多中心進行前瞻性病例自身對照研究。
專家門診介紹
徐步芳
周一至周六上午,門診17樓
每周三下午,10號樓地下一樓(特需門診)
原標題:《瑞金新技術(十一)|小卵泡穿刺顯著改善低反應型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的助孕結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