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費界
近日,關於打工人的梗爆紅網絡。
「今天搬磚不狠,明日地位不穩。」
「打工掙不了幾個錢,但多打幾份工讓你沒時間花錢。」
「打工人」流行背後,是新一代年輕人對於工作、生活重擔的調侃,當996成為常態,熬夜加班成為標配,想要續命的年輕人,將目光投向了保健品。
當生活的帆船不得不向前駛進的時候,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至少能做一個合格的打工人。
1、焦慮的年輕一代成為線上保健品增長的助推力
年輕人有多焦慮?
在2020不同年齡人群健康自評得分中,00後最低,只有6.0,95後和90後以6.1和6.2的得分次之。越年輕,對自己的健康越焦慮,這屆年輕人,比長輩還擔心自己的身體。
根據天貓保健品數據顯示,90後和Z世代是核心驅動人群,越年輕,越養生,比起傳統養生人群,他們的保健生涯提升了整整幾十年。
打工人對保養品要求高
比起傳統滋補,年輕人更喜歡膳食營養,通過合理搭配飲食達到健康目的。他們痛恨「養生騙局」,注重安全、品牌,追求高效、方便、適應快節奏。
比起傳統保健,細分功能的泛保健更受歡迎。其中,運動營養、口服美容和腸胃營養消費規模最大,是年輕人們普遍偏好的功能;而增速上來看,免疫調節、睡眠質量改善和骨骼健康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
每個年輕人要購買4-6種保健品
除了追求功能的精準細分,保健品功能的豐富多元也是「惜命」的年輕人所期待的。可以看到,僅滿足於單類保健品的年輕人比重越來越小,購買4-6種以及6種以上保健品種類的年輕人增長最為明顯。
2、打工人喜歡隨時隨地補充營養
對於保健品的需求,無時無刻不滲透到消費者生活中。
為了滿足需求,年輕人不會專門選擇在大促期間購買保健品,只要有需要,就買,無時無刻不想吃出「健康」,成為年輕人生活新常態。
運動不息,補劑伴行,健身房裡揮灑汗水的年輕人不忘及時補給。
保健品還滲透到了健身領域,運動營養保健品年輕人消費人數增勢迅猛。在運動之餘,通過保健品塑形增肌、骨骼健康、能量補充,成為健身新助力。
生命不惜,奮鬥不止,辦公室裡、出差路上的年輕人邊奮戰邊養生。
補充一點還體現在工作加班中,年輕人在工作相關保健品的消費速度遠高於整體人群,出差場景下年輕人也不忘隨時「補充一點」。
出差相關保健品消費人數上升明顯,消費比重逐年提高。工作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壓力和辛勞,讓年輕人對保健品的需求愈發強烈。
「熬夜必備」保健品呵護著一邊怕「猝死」一邊「作死」的年輕靈魂。
儘管熬夜的危害大家心知肚明,但為了獲得熬夜帶來的短暫快樂,近一半的95後依然選擇在凌晨後入睡。
越來越多年輕人為了「保命」 紛紛尋求熬夜後的補救,他們會在凌晨12點左右下單熬夜相關保健品。
這麼一群「作精」,往往在熬完夜後才想的起熬夜的危害,深夜場景觸發了他們的保健需求。
3、好看、新技術、新設計、新體驗成保健品新形態
保健品受追崇的背後,其新形態、新技術、新設計、新體驗成至關因素。
傳統保健品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跟年輕人溝通的能力。曾經保健品行業發明了傳銷和直銷,影響至今。
這種層層買單的方式,決定了一層層的過度宣傳,消費者拿到的信息是包治百病,但其實最後得到的效果卻並沒有預期那麼好,久而久之,年輕人就對保健品形成了「智商稅」的印象。
而新型保健品,有不一樣的產品特點。
新形態—保健品零食化口感,可吸可嚼
從不同形態保健品消費增速來看,軟糖、果凍類具有零食形態的保健品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寵愛,它們在年輕人消費的佔比也逐年提升。
軟糖類保健品受歡迎,和它與普通食品接近的外觀、具有愉悅感的食用體驗也是分不開的。
通過改變傳統片劑、膠囊的膳食營養品形狀,減輕消費者食用壓力。去除了白花花的藥片,取而代之的是五彩斑斕糖果一樣的產品,年輕人自然更喜歡。
軟糖無需水即可吞咽,具有較長的保質期,豐富的風味和色彩,開始吸引年輕女性和中老年人群體,現在成年人已經是軟糖的主要目標受眾,佔軟糖補充劑市場的65%以上。
新技術——凍幹保險,即食冷鏈
新興起的凍幹保健品能最大限度保持營養成分的活性。普通保健品一般是片劑、膠囊或液體,通常這類產品需要熱處理,過程中營養成分容易失去活性並流失。
而凍幹技術,營養成分在低溫狀態下被溫和處理,確保其生物結構、活性最大限度的完整保留,能充分被人體吸收。這也是為什麼凍幹技術最早是給太空人和軍人生產一日三餐,保證他們在極端環境下也能攝取充足的營養。
目前,澳洲已經將這種凍幹技術應用於保健品行業,讓普通的保健品呈現多樣化趨勢推進一步。
新設計——明星元素,IP文創合作
作為走在帶貨前沿的明星來說,自然不會錯過保健品。張韶涵曾經宣傳過膳食纖維粉,產品還上過《花兒與少年》,在多個熒幕場景中進行展現;李娜推薦過澳佳寶,維骨力關節靈;迪麗熱巴則於去年代言了各平臺大火的Swisse。
通過明星效應來影響消費者選擇,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成為新型保健品營銷方法。
新體驗——便攜使用,智能動態儀器
除了口服保健品外,年輕人還熱衷於購買便攜的智能動態儀器。其中,智能按摩儀、智能泡腳桶、頸椎修復儀等價格200-400左右價格的產品大受歡迎。
行業內人士京東京造總經驗湯恆晟表示,未來保健品的發展空間至少比之前增加5-10倍,而想要吸消費者,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貼近用戶場景,第二要有趣味性。
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的增速,截止2019年,市場規模約達到2227億元,2021年有望突破3300億元。如此巨大的保健品市場,像是專門為年輕人準備的。
儘管權威專家表示,保健品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才是最好的保健方式,但年輕人有一套自己的保健哲學。
熬夜傷身體所以我一般只通宵不熬夜;用最貴的護膚品,熬最長的夜,只要我的眼霜夠貴,黑眼圈就永遠追不上我。
在這種略顯浮誇的朋克中,年輕人試圖讓日益衰老的身體和放蕩不羈的內心和解,圖得一個心靈上的慰藉。
而新型保健品的優勢,也成為他們掏腰包的理由。
更注重年輕人的使用體驗,在設計和品牌形象上面走IP化道路,而且通過廠家不斷創新產品形態,拉近了保健品和年輕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他們不再視保健品為洪水猛獸,而是以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以健康為目的,為自己的未來保駕護航。
年輕人買保健品,讓打工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