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岸:大學生車廂演講 倡導文明出行

2020-12-17 中國文明網

大學生志願者正在車廂裡演講。

  車廂內吃東西、上車不排隊,佔用扶梯急行道……乘坐軌道交通時,你是否也碰見過這樣的不文明現象?5月17日上午,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的重慶郵電大學學生會的50名學生志願者來到軌道交通1號線和3號線,通過在車廂演講和站臺上擺「姿勢」等行為,呼籲市民文明出行。

  「排隊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秩序,可以說是舉手之勞。」「電梯上靠右站立,將急行道讓給有需要的人。」……當日上午的輕軌3號線車廂裡,重郵大一學生呂毅的演講吸引了不少乘客的注意。「如果不是他告訴我,我還真不知道輕軌電梯分緩行和急行。」28歲的乘客鄭紅梅害羞地笑了笑,「以後我會自覺把急行道讓給有急事的人。」

  而在輕軌3號線南坪站,20名背上寫有文字的學生分別站在站臺和扶梯上,讓不少乘客為之注目。「開始我還沒注意,後來我發現他們的衣服上居然寫的是『先下後上』!」市民李佶龍說。

  「採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人們注意,從而呼籲文明出行。」此次活動的負責人劉佩松說,「此前我們曾對200名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有80%的市民都對輕軌上隨意吃東西、無序乘車等不文明現象相當不滿,於是便萌生了開展此次活動的想法。」 (重慶日報 記者 姜雅娟 黃琪奧)

相關焦點

  • 「靜音車廂」一小步 文明出行一大步
    旅客在乘坐「靜音車廂」時,應配合遵守5條「靜音」約定:在「靜音車廂」內保持安靜;使用各類電子設備時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震動狀態;在接打電話或相互交談時離開「靜音車廂」;攜兒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孩子,避免喧譁。
  • 高鐵「靜音車廂」,倡導公共文明
    近日,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試點「靜音服務」,即為願意遵守相應行為規範的旅客,提供「靜音車廂」的購票選擇。據悉,此項服務最早將於12月23日起開啟試點。  此次京滬高鐵試點「靜音車廂」服務,堅持自願原則,願意遵守相應行為規範的旅客在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等處購票時可自行選擇「靜音車廂」。
  • 廣東佛山親子家庭走進公交車廂 倡文明乘車做文明市民
    廣東佛山親子家庭走進公交車廂 倡文明乘車做文明市民 2019-05-29 09:03:00
  • 「靜音車廂」:安靜一小步 文明出行一大步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旅客在乘坐「靜音車廂」時,應配合遵守5條「靜音」約定:在「靜音車廂」內保持安靜;使用各類電子設備時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震動狀態;在接打電話或相互交談時離開「靜音車廂」;攜兒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孩子,避免喧譁。(12月23日《北京青年報》)「靜音車廂」的概念落地,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公眾的呼聲很高,決策速度很快,說明「靜音車廂」有著強烈的現實需求。
  • 美團電單車重慶發起安全騎行倡議 引導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12月8日,結合2020年全國交通安全日「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主題,美團電單車聯合重慶兩江新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在重慶北站北廣場開展了一場「平安交通你我同行」的宣講活動,並發起共享電單車安全騎行倡議引導市民安全騎行,創建文明交通良好氛圍。
  • 城陽區實驗中學舉辦主題教育活動 倡導文明出行
    >)11月6日上午,城陽區實驗中學舉行「親子牽手,文明出行,共建共享陽光社會」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和家長文明、安全出行,共建共享陽光校園、陽光社會。學校學生會副主席姜碩同學向全體同學發出了倡議,她號召同學們從自身做起,提升文明意識,增強文明素養,努力做文明行路人、文明乘車人、文明倡導人。校長紀永強進行了動員講話,他強調,實驗中學始終秉承「用三年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辦學理念,既注重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良好習慣對學生產生的深遠影響。
  • 重慶江北區大石壩街道深入開展「光碟行動」 倡導文明新「食」尚
    摘要:日前,重慶江北區大石壩街道多措並舉倡導和鼓勵廣大幹部職工、企業、群眾加入「光碟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倡導文明新「食」尚。據了解,自開展「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大石壩街道採取「思想教育+文明監督」的方式,以良好的機關作風引領社會風尚。
  • 成都啟動「文明旅遊進車站」活動 倡導綠色出行
    圖為活動現場。為讓更多旅遊者掌握旅遊消費常識,提高消費者理性消費意識,提高公民出行文明素質,保障出行安全,30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市旅遊局、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辦的「文明旅遊進車站」啟動儀式在成都汽車總站及其他各大車站同時開展。成都汽車總站、新南門旅遊集散中心、茶店子客運站、昭覺寺客運站、梁家巷客運站客運車站同時啟動了活動。
  • 重慶東站選址確定 就在南岸茶園長生橋鎮
    今天(7月4日),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從南岸區了解到,重慶東站的具體位置已經正式確定,將在南岸茶園長生橋鎮共和村村委會附近正式開建。重慶東站是重慶主要鐵路客運站之一,以高速鐵路為核心,集長途汽車、地鐵、公交、計程車、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門戶樞紐,未來將成為西南乃至中國最大的客運樞紐站。
  • 萌娃公益短片走進重慶各大幼兒園 孩子們爭當文明小主人
    校方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8日6時訊(記者 周曉雪)「請自覺排隊不要插隊」「公共場合請不要大聲喧譁」……元旦期間,一部「做文明遊客,樹中國形象」的公益短片在朋友圈裡火了。昨(7)日,這部高顏值萌娃公益短片走進了重慶主城各大幼兒園。在分享文明故事的同時,更激起了孩子們爭當文明小主人的熱情。這種特別的教育方式,引得園長和老師們紛紛點讚。
  • 下浩老街 長江南岸的舊重慶
    下浩老街在重慶的山勢溝壑中保存下來,成為長江南岸舊重慶的標本。這條看似僥倖保存下來的老街,其實和重慶的山水格局大有關係。被長江、嘉陵江切割成幾部分的重慶,在舊時需要靠水路連接。其中,南岸和渝中半島的連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南岸的龍門浩碼頭和渝中半島與之嚮往的望龍門。在那個以水為路的年代,有了碼頭便有了人和貨物的往來,便有了商業,也自然有了興盛一時的街道。下浩老街區域的正街、董家橋、覺林寺街、葡萄園因為是通向龍門浩碼頭的要道,自然等成了繁華的南岸碼頭商業中心。
  • 重慶北碚:多彩車廂為寒冬添暖意
    充滿童趣的漫畫、溫馨的文明提示語、浪漫的冰雪世界……近日,記者發現,這些元素出現在11輛經過精心布置的北碚至歇馬515線公交車車廂裡,讓平日裡早已習慣了的公交車呈現出一番別樣的景致,成為一道穿梭城市的流動風景,為這個寒冬增添了絲絲暖意,引來眾多市民點讚。
  • 小手拉大手倡導文明出行
    龍華新聞記者 陳建華 攝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徐蔚昕 通訊員 林靖恆)連日來,觀湖街道在轄區7個社區各選擇一所學校持續開展「小手拉大手」進校園宣傳活動,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用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安全意識紮根在孩子們心中。
  • 「靜音車廂」的是與非
    「靜音車廂」,顧名思義,乘客選擇此車廂後應自覺保持安靜,避免視頻音源外放、高聲接打電話、手機鈴聲過大等妨礙他人之行為,攜帶兒童出行的旅客也應照顧好兒童、避免喧譁;同時,列車乘務將在此類車廂提供低聲報站、關閉娛樂設施音量、掃碼點餐等無幹擾服務,人性化地為渴求安靜的旅客營造一個更加舒適的乘車環境。
  • (抗擊新冠肺炎)96000愛心志願者赴重慶龍居山陵園倡導文明祭祀
    中新網重慶新聞4月5日電(記者鍾旖)雪融春暖清明時,一花一樹寄哀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祭掃變得有些特殊,為響應政府號召,96000愛心志願者5日在重慶市龍居山陵園開展「抗擊新冠疫情,倡導文明祭祀」宣傳活動,重點推廣「雲祭掃」的思親祭祀方式。
  • 乘公交 漲知識 文明安全出行我市交通安全主題公交車陸續上線運營
    看到車內關於「分心出行危害交通安全」的提示語,李先生不禁讀了出來,並和坐在後排的親戚討論起文明守法出行的重要性。交通晚尖峰時段,市民張女士指著車廂前部地面關於躲避大貨車「盲區」的宣傳圖,為身邊五六歲大的女兒講解步行時躲避危險地帶的方法。「這張圖特別好,放在公交車裡,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我正好給孩子介紹車旁哪些位置是危險的,還有很多其他知識在這裡也都能學到。」
  • 車廂播報
    車廂播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22 星期二 「螢火之光」走進養老院    城運控股公交城陽七分公司 「螢火之光」志願團隊,來到惜福鎮永康養老院,為老人理髮
  • 重慶這種軌道車廂裡的不文明小視頻,火了也是一片倒彩聲
    這一舉動,儘管吸引來許多網友的好奇和關注,但也有網友提到這樣一個問題:這樣隨意撕扯車廂內的物品好嗎?要是每個人都如此去拍小視頻,這張標識難道不會被損毀?5月28日,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帶著疑問,前去軌道交通打探。
  • @西安人,地鐵邀您一起文明出行
    使用手機時,是否經常外放聲音……為進一步優化地鐵出行環境,傳播社會文明新風,即日起市軌道交通集團向市民發起「背包向前 外放靜音」 文明出行倡議,呼籲廣大乘客乘車出行時將背包背在前面,避免在移動過程中撞到他人,同時在車站及車廂內使用手機時避免聲音外放,減小對他人的影響。地鐵工作人員和小朋友一起向市民宣傳「背包向前 外放靜音」理念。
  • 重慶南岸·彈子石老街
    彈子石老街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68號,起於19世紀初,彈子石是長江南岸有名的水碼頭,與黃葛渡、海棠溪、龍門浩、玄壇廟齊名,有南岸「五渡口」之稱。彈子石是街名亦是地名,它是重慶開埠最早的地區。隨著歷史的變遷,原有的彈子石老街已經消失,2018年5月結合川東民居風格和開埠建築風格復建彈子石老街,傳承歷史、開啟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