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寶寶該吃手指食物了,那什麼叫手指食物?是寶寶自己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嗎?
其實手指食物,簡單地理解就是,手指狀大小的食物,方便寶寶拿,也方便寶寶自己吃。它是培養寶寶自主進食能力的利器。
8 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對各種食物感興趣,不喜歡大人喂,總是想要自己動手吃,這時候最適合給他吃手指食物。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寶寶吃手指食物有什麼好處以及怎麼給寶寶吃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的三大好處
01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在吃手指食物的時候,需要小手拿起食物,然後準確地放到自己嘴裡。這個過程,我們大人看起來非常簡單,實際上,對寶寶來說,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能,需要不斷練習,不斷試錯才能掌握。
這個過程中,寶寶也是在邊玩邊學著「怎麼吃東西」,慢慢的,他會喜歡上「吃飯」這件事。
02鍛鍊寶寶咀嚼能力
想要寶寶更加順利地接受輔食,掌握「吃飯」這個技能,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學會咀嚼。
很多家長抱怨寶寶只把食物吃進去含在嘴裡,不知道怎麼咀嚼,這時候讓他嘗試下手指食物,是個不錯的方法。
因為寶寶之前吃的都是泥糊狀的食物,還是延續吃母乳的習慣,直接從勺子裡吸取食物,然後吞咽,沒有經過舌頭碾壓和咀嚼食物。而在吃手指食物的時候,需要藉助舌頭和牙齦的力量把食物碾碎,再吞咽。
不一樣的進食和咀嚼能力,需要慢慢培養,不要著急,多讓寶寶學習和模仿家長的吃飯動作,他會學會的。
03手指食物比泥狀食物更有營養
寶寶 8 個月左右,吃泥糊狀食物很容易餓,而且稀薄的輔食含有的營養較少,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要。這時候,需要及時調整輔食,換成濃稠狀、顆粒狀或者條塊狀食物。
添加手指食物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8~9 個月左右
剛開始添加的手指食物要滿足這三個要求:質地柔軟的、用手可以輕輕碾碎的、不容易引起寶寶嗆咳的。需要切成小塊狀或者片狀,這樣方便寶寶用手拿。
舉例:
水果:香蕉薄片、獼猴桃薄片、蒸熟的蘋果薄片等;
煮熟的蔬菜:胡蘿蔔薄片、土豆薄片、紅薯薄片、小塊菜花、白蘿蔔薄片、冬瓜薄片、茄子薄片、南瓜薄片等;
其他:煮爛的麵條等。
第二階段:10~11 個月左右
等寶寶適應第一階段的手指食物後,就可以慢慢過渡為有一定硬度,稍加咀嚼就可以吞咽的食物。塊狀或者條狀食物為主,不要太長,寶寶手掌長度差不多。還可以嘗試顆粒狀的。
舉例:
水果:芒果條、牛油果條、西瓜條、橘子塊、薄皮去籽的葡萄(要把葡萄切開,不要給寶寶一整顆葡萄)等;
煮熟的蔬菜:萵苣條、撕成條狀的菠菜葉、豇豆條、撕成條狀的菠菜葉娃娃菜等;
其他:蒸熟的豆腐、對半切開的魚丸、饅頭條、條狀的雞蛋糕、吐司條(周圍的硬邊去掉,吃中間軟軟的部分)等。
第三階段:1 歲左右
寶寶的咀嚼能力進一步提升,這時候可以添加更硬的,有嚼勁的、含有纖維的食物,形狀不限。
舉例:
水果:小蘋果塊、小梨塊、小哈密瓜塊、小菠蘿塊、藍莓、小聖女果塊等;
煮熟的蔬菜:荷蘭豆、空心菜、條狀的山藥、四季豆、小玉米塊、菌菇類等;
其他:各種小肉丸、蝦、麵疙瘩等。
家長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逐步給寶寶添加手指食物。
不過每個寶寶添加手指食物時間是不同的,你可以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和抓握能力去判斷,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