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軍公教老人退休金被削 揭開「轉型正義」畫皮

2020-12-25 華龍網

  臺灣《聯合報》18日發表電影導演王正方的評論文章指出,沸騰多時爭論不休的年金改革通過了,條例嚴厲苛刻。官方發表談話,其中有警句:「為公共財政省下1兆4000億元(新臺幣下同)」、「沒有人會因為改革而活不下去」、「這是一個臺當局付得起,退休領得到,現在領得到,未來也領得到的永續年金制度」等。

  所謂「省下1兆4000億元」,居功的意味甚濃。但這個說法偏離了事實真相,實際情況:歷任臺當局對退休軍公教人員所做的退休承諾,沒有徵得每位債權人的同意,便強行實施「多欠少還」。為政者以強凌弱,大砍退休俸,是典型的「霸凌(bully)」!能不受到法律的制裁嗎?門兒都沒有!因為年金改革法案已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賴債」合法化了。

  所謂省下的錢,原本是付給退休軍公教人員的一部分退休俸,被硬行挖過來。軍公教退休金的累積,是從他們每月薪水中扣出來一些,交給臺當局投資生財,結果理財不善,反過頭來責怪退休者領得太多,十分說不過去。

  臺灣軍公教退休人員約30多萬人,算是臺灣人口中的少數,但用「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來削減他們的退休俸,並不符合民主精神。民主基本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的意見應予以尊重,少數人的權益應獲得保障。30多萬軍公教退休者的基本權益可以不必理會?在歐美的民主司法體系中,可曾有這樣的先例?標榜多年的「轉型正義」,實施起來就因人而異了。

  臺灣「部長」級以上的退休公務員,支領的退休金不少,新法案對高官手下留情。絕大多數的一般軍公教退休人員,每月領到的退休金很有限,新法案實施後收入減少,生活面臨節約度日捉襟見肘的窘境,加上退休者的年事偏高,多數已不具生產能力,晚景堪慮。

  「沒有人會因為改革而活不下去。」這句話有譴責意味,也帶有幾分侮辱性。像是某個電影裡地主訓斥農奴的臺詞:「沒有打沒有罵你們,還有吃有喝的,你們會活不下去嗎?還要抱怨。」

  退休的這些臺灣軍公教人員都曾忠心耿耿為臺當局服務,篤信為政者說話算話,相信將來的退休金會如數照規定支付。歷屆臺當局揮霍浪費以致財政空虛,又生財無計,就把責任推給軍公教退休者,砍他們賴以度日的生活費。欺壓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勢族群、老人,更以此為政績,一連串的作法不是很妥當。而且從「你們又不是活不下去」的語氣中,覺察不出來有任何「苦民所苦」的同理心或同情心。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大砍軍公教退休金 黃智賢嘆:臺灣真正衰敗的徵象來了
    臺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26日在臉書發文,無奈嘆道「砍軍公教退休金,是臺灣真正衰敗的徵象」。臺當局對「軍公教背信且不仁不義,也象徵了這個社會連底線都不要了」,黃智賢感慨「墜落之勢,不會停」。黃智賢在臉書中寫道,蔡英文吃了秤砣鐵了心,快馬加鞭通過軍人年改,這樣軍公教都到齊了。退休後老人沒工作能力,但當局卻讓老人對未來的前景是「退休金越來越少,晚景越來越悽涼」。
  • 臺灣「軍公教」團體聯合怒吼:下架蔡英文
    來源:海外網韓國瑜(資料圖)海外網1月7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入倒計時,全臺「軍公教警消」團體近日發表聯合宣言,痛斥蔡英文對此類民眾的「汙名化」,怒吼要求下架蔡英文據「東森新聞雲」報導,全臺「軍公教警消」暨退休人員聯合總會長劉盛良,號召20個「軍公教警消」各界團體理事長、理監事,發表聯合宣言,力挺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要求下架蔡英文。
  • 拿軍公教退休金開刀,以後誰還為臺當局「賣命」?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圖源:臺媒)臺灣「司法院」大法官近日裁定臺當局針對軍人、公務員和教師(簡稱「軍公教」)實施的年金改革基本「合憲」。換言之,法官裁定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削減「軍公教」的退休金「合法」。
  • 退休金被砍無奈賣地還債 臺退將批蔡英文害苦民眾
    (反「年改」群眾大呼「蔡英文下臺」 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8月23日電蔡英文當局7月通過了「年金改革三法」,大砍「軍公教」退休金,引起臺民眾極大反彈。臺媒日前曝出,有臺軍退伍上校在經濟壓力下被迫賣地還貸,炮轟「這一切都是蔡英文當局害的」。
  • 臺灣今年稅收短缺超過1500億,「軍公教」被凍薪引發民怨
    新冠肺炎衝擊之下,臺灣經濟持續不景氣。臺當局行政機構「人事行政總處」昨日宣布,經行政機構核定,2021年度臺灣「軍公教」員工待遇不調整,這也是臺灣「軍公教」連續三年未調薪。
  • 軍公教待遇屢受詬病 公僕"錢袋子"讓臺當局傷神
    據統計,臺當局負擔軍公教退休金優惠利息的壓力將在2015年達到最大值,那時恰逢2016年「大選」前夕,可以預料軍公教的「錢袋子」話題屆時必將「高燒不退」,而馬英九「政府」也將陷入兩難境地。  軍公教福利好 補貼名目繁多  在臺灣,軍公教人士也稱 「公務人員」、「公僕」,包括軍人、公務員、公營事業單位員工以及公立學校教師等,他們的薪水主要依賴於財政撥款。與民間相比,軍公教人士的薪水比較優渥,特別是近年來臺灣經濟低迷,軍公教的「鐵飯碗」更讓外界羨慕嫉妒恨。
  • 93遊行 「軍公教」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9月3日,臺灣15萬左右的退休軍人、公務員、教師走上街頭,抗議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年金改革對軍公教的污衊和醜化。對此,兩岸專家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這不僅大大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影響了民眾的福祉和經濟發展,更是在製造社會對立。
  • 民進黨大砍公務員退休金 藍營:蔡當局對公務人員的「屠殺日」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尚建松】「立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民進黨對公務人員的屠殺日」,令臺灣軍公教和藍營如此憤怒的原因是,「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恤法」,大砍公務人員退休金,18%的優惠存款也將走入歷史。
  • 年金改革,正義還是私利
    本報記者 任成琦攝   臺灣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10月16日前往「立法院」,舉行「程序不正義,何來共識?堅決反對民進黨所提出之65歲延退方案」記者會,要求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考慮「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林萬億是否適任,避免影響年金改革。
  • 臺灣多個社會團體上街「秋鬥」蔡當局
    軍公教是藍營傳統鐵票區,民進黨當局的年金改革雖打著「公平正義」旗號,但政治追殺意味濃烈。【詳細】      九三大遊行!臺灣軍公教爭什麼?        臺灣退休金改革議題備受爭議,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趁「九三軍人節」,號召逾10萬退休「軍公教勞」(軍人、公務員、公立學校教師
  • 李東海:臺灣軍公教年金問題有多嚴重?
    軍公教福利的由來 20世紀中期,臺灣當局忌憚大陸攻臺,當局支出以防務為優先,導致軍公教人員待遇偏低。有記載說,1960年代臺灣公教人員「陷於飢餓邊緣,痛苦萬狀」,退休後的待遇則更加悲慘。儘管有相關退休法規,諸多符合條件的公務人員仍然不願退休,影響公共部門人事的新陳代謝。
  • 蔡英文砍軍公教285億 卻因此每年損失800億
    臺灣包袱鋪,年改夠糊塗。關於蔡英文當局強勢推行的軍公教年改案大家都聽說過。甭管軍公教團體怎麼抗議,民進黨最終還是通過席位優勢把這個事辦了。不過7月上路後,蔡英文原本的省錢年改,卻變成了虧錢的事兒。對於佔比最大的勞工團體,蔡英文當局動也不敢動一下,原因很簡單,選票在裡頭;不過對於向來看不慣民進黨的軍公教團體,蔡英文當局卻大刀闊斧的砍起退休金,並通過醜化、抹黑軍公教形象等卑鄙手段,發動社會對軍公教團體進行「圍追堵截」。
  • 民進黨「年改」重傷臺灣 機關算盡終害人害己
    民進黨當局大幅削減臺灣軍人、公職人員和教師退休金,原因之一是軍公教階層向來支持藍營。然而,這個看似「靶向精準」的計劃正在重創臺灣經濟,苦果將由整個臺灣社會吞下。消費主力節衣縮食臺「行政院」估算,「年改」第一年,將給財政省下4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手頭寬裕,心裡更有復仇的舒暢:支持國民黨的軍公教階層,這下遭到「報應」了。
  • 退休金被砍 臺灣銀髮族旅遊拼省錢
    退休金被砍 臺灣銀髮族旅遊拼省錢 2018年07月24日 16: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軍公教人員年金改革7月上路,一直是臺灣旅遊市場的主力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如今做任何事情都是以「省錢」為第一考量,包括到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健行,許多人都是自帶食物上山來野餐,因為預期景區的餐飲費用會比較貴,旅遊型態也改成一日來回不住宿
  • 蔡英文承諾公開臺灣威權時代檔案 落實"轉型正義"
    蔡英文承諾公開臺灣威權時代檔案 落實"轉型正義" 2016年02月29日 08:0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年金改革後,臺灣經濟恐內外都冷
    他嘆道,前「行政院長」林全退休後到東洋公司上班可以領月退休金、企業薪水兩份錢,自己在政治大學退休後到中國科技大學上班,7月開始卻不能再領月退休金,這樣的年金改革公平嗎? 曾巨威2012至2016擔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曾任「行政院」稅賦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長年任教政治大學財政系直至退休,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與財政稅務系講座教授。
  • 臺灣年金改革初步方案確定 多繳少取推遲退休年齡
    揮刀軍公教:民進黨假支持國民黨真「造反」  志在臺灣2016年大選的民進黨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修理」馬英九政府的機會,在臺灣傳出勞保破產消息的一開始,民進黨籍的民意代表管碧玲就以社會公平的名義提出削減「軍公教」人員退休福利的提案,在此提案的影響之下,全臺灣掀起了一陣「聲討」「軍公教」人員的風潮。
  • 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既未轉型,也無正義
    但看到臺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臉書發了一篇文章,霎時讓人以為回到了中元節。臺灣促轉會很用心,圖文並茂,果然是「有政府、會做圖」。最令人不齒的還屬民進黨,為了鬥爭國民黨,把這群受難前輩拿出來當成工具,舉起「轉型正義」的大旗、成立了促轉會這樣的組織,但何曾認同並理解過這些受難者的理念與主張?甚至透過各種各樣以「民主」「國安」為名的反共反中政策,幹起了與當年迫害這些受難者一樣的行徑。接著談談西山。臺灣促轉會表面上宣稱在捍衛這些受難前輩的名譽,但實際上卻是完全把他們做為行動者的能動性都抹煞掉了。
  • 【臺灣】吳乃德:臺灣「解嚴」三十年:歷史與正義缺席的政治轉型(有聲文選)
    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系訪問副教授,臺灣政治學會創會會長,《臺灣政治學刊》總編輯。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和臺灣政治發展,出版論文包括臺灣的階級政治、民主轉型、族群關係和民族認同等主題。因為轉型過程不同、道德理念不同,不同的新民主國家對轉型正義經常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臺灣的民主轉型至今,將近20年過去了,我們對這項民主社會最重要的道德問題之處理,態度仍然是勉強的、不完整的。相較於比臺灣更窮、更「落後」的國家在處理轉型正義上所獲得的成就,臺灣的表現並不令人驕傲。     本文分成三部分。
  • 臺校園所謂「轉型正義」邁首步:臺灣政治大學將移除蔣介石像
    臺校園所謂「轉型正義」邁首步:臺灣政治大學將移除蔣介石像 位於臺灣政治大學圖書館的蔣介石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