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剛剛結束,許多孩子的心終於放了下去,但是家長的心卻一直沒有放下,從考前的緊張變成了考後的忐忑不安,緊張是因為擔心孩子的考試,忐忑不安卻是擔心孩子的成績。
其實中國每年都要出很多「高考狀元」,而其中最出名的之一就是04年的山東省理科狀元王瑞鵬。
王瑞鵬出生於山東省的一個普通家庭裡,學習十分刻苦自覺,但是父母和孩子注重的並不僅僅是考試的成績。
而是一種真正的專注而持久的學習,才能使王瑞鵬最終能夠突破重重包圍,在高考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高考歷史上的神話。
他的理科綜合獲得了滿分300分;數學僅失1分,成績為149分;語文138分;英語142分,單科成績均名列全校第一!
按照加分規定,由於他曾獲得國家奧賽一等獎,其總成績還可以增加20分,達到749分,與滿分750分僅差一分。
因此當時高考成績下來以後,他的成績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感到了震驚。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王瑞鵬並沒有把成績看作是人生一個重要的結果,他所享受的是自己去攻克難題的成就感而已。
王瑞鵬在跟學弟學妹分享學習經驗的時候,就強調過讀書是一件必須要專注的事情,一定不能浮躁,在心態上更要保持樂觀和淡然,不能成為一個書呆子。
對於這樣一個天才後續的發展,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前段時間就有網友特地查找了王瑞鵬的蹤跡,通過查找大家才知道,原來王瑞鵬在畢業之後進入了中科院工作。
直到現在王瑞鵬也沒有上過幾次新聞,一直都把自己隱藏在網絡之後,生活非常低調,每天都是低頭默默的在實驗室裡面做著自己的化學實驗,他希望儘自己所能,為祖國貢獻一份科研力量。
1、懂得堅持
有的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三心二意,不能堅持,一件事剛沒做多久,就非要吵著幹其他的事情,比如:「我能不能和其他同學出去玩啊!」,「我想看會電視,好累呀!」,「我想吃點東西,再繼續寫作業。」
馬雲說過這樣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是的,如果一個人不堅持,是很難完成一件事情的,而離成功也就會越來越遠,學習也是一樣。能笑到最後的,都是那些能夠堅持不放棄的人。
2、從小就比較獨立
不獨立的孩子是什麼表現?比如:「媽,我的書包呢?」,「媽,我的數學書怎麼不見了?」,「媽,我今天穿什麼呀?」,「媽,我的筆又不見了!」,「媽……」
獨立的孩子是什麼表現?「媽,我去做作業了!」,「媽,我不看電視了,我去看會書!」,「媽,我來幫你!」,「媽,這個我可以自己做的!」。
其實學霸們都比較獨立,都有自我學習的意識,我們作為家長,孩子到了應該獨立的年齡,一定要學會放手,不能總是給孩子包辦一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3、學霸書桌都比較整齊
書桌整齊,說明孩子有良好的的學習習慣,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做事井井有條,但是也有那種書桌很亂,卻很成功的人。
但一般情況下,書桌整齊的孩子學習會更好一些。
4、懂得做情緒的主人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真正能接納孩子的情緒,讀懂孩子情緒,孩子是自然地成長著。孩子是與自己的心連接在一起的。否則是切斷了和自己的連結,內心缺乏真正的力量。
如果一個孩子不能融入社會,沒有高情商,即使是一個學霸,也不能很好地勝任這份工作。就像王瑞鵬的研究工作一樣,他注重團隊合作,如果他的情商不高,在和同事一起工作時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因此李玫瑾教授給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共有10冊。
這套繪本以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全方位引導、教育孩子自強、自律、自信、勇敢、懂禮貌、有愛心、誠實守信、樂於分享等等,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培養高情商。
有眼界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給孩子買衣服永遠也晚不了,但是一旦錯過給孩子提高情商的機會就後悔莫及了,平均一本才2元錢,喜歡的家長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