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內涵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在民間有這樣的風俗,會把正月裡發生的事情看做一年運氣好壞的「兆示」。正是因為這種傳統文化,春節期間各種禁忌也是很多很多,所以過節期間還是要多加注意,以免破壞了一整年的運勢! 1.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可以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2.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那樣意味著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3.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4.正月初一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 5.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藥,古時候窮人才會因吃不起飯而吃稀飯,若大年初一吃稀飯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吃藥則預示一整年都難以身體健康。 6.大年初一忌睡午覺,依古訓「禁晝寢」勸人不要懶散,若於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 7.大年初一,禁忌動刀子和剪子,俗話說「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8.大年初一不要動針錢,說是「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1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2.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登門售財神像者。不欲購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諱說不要,以避不祥。 3.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 赤狗日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不宜拜年,也不宜宴客。 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尤其是灶王爺會點名,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1.這一天在民間也叫做「破五」,意味著過了這天之前的禁忌都可以破除。這一天要將過年期間存儲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否則會帶來窮困。 2.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3.在這一天大家可以一起吃水餃、但是不要吃藕,不要梳頭。 商店酒樓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檔口門前擺上大橘子,橘子一定要多,否則就會空多橘少(廣州話諧音「兇多吉少」),「意頭」不好。 有些地方開市前忌諱外姓婦女到家裡串門,等到「開市」以後,鄰裡便可恢復串門交往。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 正月初七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忌諱動針線,不要懲罰孩子。又稱「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尤其應避免外出遠行。 在這一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來月事的女子不能去廟裡燒香。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嶽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從新年到正月十一,人們吃的食物中大多豐富且多油。因此,從這天開始,人們開始飲食清淡,清腸潤燥。更重要的是,由於三天後將是元宵節,從這天開始就要準備。家裡將會買燈籠,搭燈棚。 元宵節的準備還在繼續。中國人會在這天去城隍廟賞花燈。而這僅僅是元宵節的序幕。除了傳統的紅燈籠外,還有許多不同樣式的花燈。 十四這天所有的事都是為了第二天的元宵節預演,像舞龍和舞獅的表演開始在大街上演習。也有人寫燈謎猜燈謎來增加節日歡樂氣氛。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走親訪友,遇到「人來瘋」的孩子,你怎麼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身體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增強,爸爸媽媽以為再也不用眼珠子追著孩子轉、時刻擔心孩子出狀況了。然而,當家長剛剛以為能騰出手來忙點別的事情,卻發現意想不到的「麻煩」多了起來。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場景【一】
人來瘋的奔頭兒
奔頭兒媽媽多年不見的大學同學周末來家裡拜訪,媽媽和客人在客廳裡又說又笑,聊著過去在一起的往事。這時候,奔頭兒跑過來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來看,我的積木搭得怎麼樣?」媽媽看一眼,敷衍地說:「不錯、不錯!」一會兒,奔頭兒又來了,趴到喝茶的桌子底下,爬來爬去地向媽媽求救:「媽媽,我畫畫的大橡皮不見了,幫我找找!」
媽媽有點煩了:「起來起來,桌子底下哪有橡皮呀?」「那怎麼辦呢?」「好好好,明天就去買。」又打發走了。可是還沒完,奔頭兒一會兒又回來了:「媽,我這個繪畫本被明明撕壞了。」媽媽把孩子領回她的房間,壓低聲音,不耐煩對他說:「沒看見家裡有客人嗎?怎麼這麼不懂事?!本子壞了再換一個。好好做自己的事,不許再跑出來了。」
場景【二】
有禮貌的點點
點點是大家公認的小淑女,每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她都表現得舉止優雅,很有風度。客人來到點點家,點點會大方地向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到屋裡,都能看到客廳裡點點的作品牆和照片牆,清新和童趣撲面而來,客人都不禁發出溢美之詞,這時候點點會很自豪地給客人介紹作品或者照片的內容。之後,點點就會帶著被表揚的喜悅,自己玩去了。
溫馨提示:孩子總是嘗試某一種行為是否能夠達到某種目的,得到父母的注意。他們其實並不懂得這種行為正確與否,只要能夠有效地達到目的,就會保留這種行為並形成習慣。因此,父母的回應恰當與否決定了孩子是養成了好的行為習慣,還是偏差的行為習慣。
孩子在幼兒期,通常會採用合作性的行為去獲得父母特別的注意。如果他成功地達成目的,那麼他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好的孩子,甚至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但過度要求完美也會產生吹毛求疵和害怕失敗的傾向。通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各種能力的發展,父母漸漸會對孩子好的行為習以為常,認為「事情本應如此」,因此,這時候孩子的一些積極的行為往往得不到肯定和強化。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時,便會用不恰當的行為來達到目的。例如,「人來瘋」的孩子,往往是平時父母過於嚴厲,或者對孩子關注比較少;孩子會在父母不便發脾氣的時候,乘機來誇張地表現自己,滿足表現欲,獲得注意。父母如果因此特別留意孩子,那麼日後孩子可能會再以相同的行為來求得注意;如果父母用打罵的方式來回應孩子,則可能會固化孩子的不良行為,因為有些孩子覺得,即使得到的是負向的關注,也比被忽視好。
當孩子經常出現「人來瘋」的現象,家長應對的重點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會獲得關注和得到讚許。
在遇見「人來瘋」的孩子時,試一試這些方法:
1、滿足孩子的表現欲,鼓勵孩子積極地表達自己,比如:在見到客人時有禮貌地問好、向客人介紹自己。
2、引導孩子以適當的方式與陌生人交往,比如:展現自己的才藝,聊一個關於自己的小話題,在學校的故事,閱讀的書籍等。
3、給孩子適當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孩子企圖以不恰當的行為來獲得父母的注意時,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視而不見」也是一種應對方法。
4、正確地鼓勵孩子。正確鼓勵孩子的方法是鼓勵孩子行為的過程,鼓勵孩子相比自己之前的行為獲得的進步。關注孩子行為的內容,對孩子做的事情進行具體評價。
(圖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大家還在看
1.春節期間,大年初五的四個禁忌,一旦犯忌,來年運勢錢勢通通敗光!
2.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貼春聯什麼時間貼最好?一定要挑對時間,不然來年沒財又沒福
3.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大年初一禁忌多,萬萬要留心,免得無意踩到雷區,觸了黴頭
4.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過年給壓歲錢講究大!給對了,「壓家祟」,戶主越來越有錢,子女步步高升
5.家財必敗的徵兆:「碗筷」一旦發現這些現象,千千萬萬要避開
6.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一個家庭慢慢走向「敗落」的四種話,說過一句,也要警惕了
7.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人走黴運時,做好這二件小事,好運不請自來
8.一個人落魄時,有這三個徵兆出現,福報就會現前
9.家財必敗的徵兆:「冰箱」擺放有三物?子孫貧窮沒商量,家庭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