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回娘家 走親訪友陝西人都愛帶些啥?

2020-12-23 西部網

正月初二回娘家 走親訪友陝西人都愛帶些啥?

時間:2016-02-09 08:25:59來源:陝西傳媒網作者:崔睿娜編輯:鍾瑩

  今天是大年初二,這一天起漢族民間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而隨後的幾日,人們都會帶著伴手走親訪友,借著新春佳節互相拜年祝福。

  拜年回娘家,帶什麼做伴手禮好?新的一年帶什麼禮品既有新意又寓意美好呢?記者幫您梳理,來看看咱老陝過年都能帶些啥:

  陝西特產仍獨佔年貨鰲頭

  回老家帶些當地特產是大多數人的首選,拜年送禮也不例外。記者走訪西安市各大超市,看到眾多陝西特產禮盒都擺放在年貨區顯眼位置,供消費者們挑選。

  陝西蒸碗套裝、特色點心、方便裝的速食擀麵皮、方面羊肉泡饃、陝北大棗、陝南綠茶……不少顧客的購物車裡都裝有各類陝西特產。

  「各類香甜可口的糕點是西安的特色美味,且小巧精緻便於攜帶,不少顧客走親訪友都選擇這個。」華潤萬家文藝路店陝西特產區的導購員小張告訴記者,精巧玲瓏,皮酥餡足的水晶餅,美味可口的軟香酥,入口鬆軟的軍軍綠豆糕,慈禧太后曾大為讚許的三原蓼花糖等,都深受消費者喜愛。

  小張還介紹說,今年陝西特產飲品類如西鳳酒、陝南綠茶、關中茯茶,黃桂稠酒等銷量都不錯,「好多顧客家是外地的,在西安工作,過年回家一次都買很多特產做禮品。」

  送健康成主流海外代購受歡迎

  給長輩送吃喝不如送健康,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拜年禮物也從過去單一的食品禮盒轉變為各式各樣的健康用品。

  「跟去年一樣,各類按摩椅、按摩器,電動洗腳盆,家用跑步機近期的銷量都有明顯上升。」國美電器導購趙先生告訴記者,「顧客一般購買這些產品都是送給長輩,既實用又健康。」

  除了跑步機、按摩椅這類的「實用派」,保健品這類的「食用派」也成為過年送禮的另一選擇。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與往年不同,今年不少人選擇海外代購保健品。

  家住鳳城三路的高女士為父母準備了四瓶美國代購的魚肝油,還有拖朋友從紐西蘭帶回的兩桶蜂蜜。「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出國旅遊是不可能了,給他們帶些國外的保健品,他們見了也高興。」高女士告訴記者,不僅自己通過海外代購準備禮品,自己身邊的同事朋友中也有不少人為家人準備了「海外」年貨。

  記者了解到,海外代購的保健品多以各種維生素、鈣片、營養素為主,主要來源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同時,記者在此提醒消費者在選擇海外代購時應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購買,並了解國家相關規定,不盲目食用進口保健品藥品,以免出現意外。

  送「享受」成猴年拜年新風尚

  在高新區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邱先生去年五月份剛結婚,他為家裡的四位老人準備的拜年禮物很「輕」,他的拜年大禮是四張日本七日遊的旅行團訂單。「父母剛退休,帶他們出去轉一轉,他們也高興。」邱先生告訴記者,家裡四位老人身體都還不錯,送吃喝太俗氣,不如送他們精神上的享受。

  今年,像邱先生這樣送「享受」的市民不在少數,家住桃園北路的劉女士也給父母準備了溫泉套票和相聲表演票。「現在生活好了,也帶他們去享受享受,祝他們身體健康,也希望他們精神愉悅,越活越年輕。」

  送禮有禁忌選禮要避開

  拜年送禮是禮數更是心意,挑選禮物要結合實際考慮對方需求,否則會造成禮不達意的情況,反倒讓人誤解。在此記者總結以下選禮禁忌,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1、不要嘗試搞怪

  有些禮品新奇有趣,但不適合贈與長輩。在你眼中有意義的,也許在別人眼裡是品味有問題。因此,保險起見,請不要這麼做。

  2、別送沒意思的雞肋

  花裡胡哨、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東西不適合送人,別人會覺得你把自己不要的垃圾丟給他/她。

  3、不考慮對方喜好,送讓人討厭的禮物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送禮要考慮到對方的喜好和需求,否則你的禮物只能成為別人的束縛和負擔。(記者 崔睿娜)

相關焦點

  • 老上海拜年如何講究:初二回娘家,初三不提水
    老上海拜年如何講究:初二回娘家,初三不提水 仲富蘭/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 2017-01-29 07:52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系列八: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本圖來自百家號圖庫第一、回娘家農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需要在娘家吃午飯。尤其是新婚夫妻,大年初二回娘家,更被民間認為非常重要,一定要夫妻雙方在初二一早便回到娘家。回娘講有很多講究,需要給娘家的長輩每人帶上一份。給的紅包數額,一定是雙份,不能是單數,如果給到單數,便認為是不吉利的。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而這眾多的節日,都不能算是中國最大的節日。說起中國最大的節日,幾乎人人都十分興奮,那就是中國的春節。一、春節追溯春節可以說是所有中國節日之首。春節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才算結束。人們會從春節前一個周便開始忙碌,準備春節的各種東西,新的一年開始之後,人們又會開始各種走親訪友的活動,長時間沒有交流的親朋好友會坐下來敘敘家常,聊聊自己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年俗多姿多彩,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呈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初二回娘家 帶上地標酒
    按照過年習俗,大年初二,嫁出門的姑娘都要回娘家。第一次過年回娘家,張燕和王波除了高興外,還有一些小煩惱。「不知道該帶什麼禮物回去,禮太輕了不行,太重也不大好,關鍵是送到老人的心裡去。」  「年三十早上,我在家整理舊報紙的時候,正好看見了《齊魯晚報》的那期地標酒特刊,這一下就把我點醒了。老丈人喜歡喝兩杯,我給他送兩瓶咱淄博的地標酒,既有本地特色,又合了老人的心意,不是一舉兩得嗎?」王波說。
  • 初二回娘家?教你怎麼「討好」嶽父嶽母!
    正月初二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正月初二,也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濱州市秦淮朗讀者】淡遠的《走親訪友話「出門兒」》
    《走親訪友話「出門兒」  作者/淡遠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各地有許多過年的習俗。故鄉就有過年走親訪友的風俗,稱之為「出門兒」。究其根源,大概是古代先民春種、夏管、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得空閒,無暇走親訪友。只有到了年終歲首,一年的收成打下來,便借過年的機會走東串西,探親訪友。
  • 女子正月初二回娘家,拜了年拿了壓歲錢就跑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河南流傳多年的風俗習慣,今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了。初一夜裡,舅舅打來電話,「拒絕」我們上門拜年今年還沒從鄭州回周口老家時,老公就計劃著過年給他80多歲的舅舅買什麼禮品。幾年前,我帶著孩子曾跟著老公去他舅舅家拜過一次年(婆婆年紀大了,正月初二還要在家招待其他親戚,每年這一天,兒女替她回娘家)。那是一個面目慈善的老頭,滿臉皺紋,無論見了誰都是笑呵呵的。舅舅家在淮陽劉振屯鄉一個村裡。他幾個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他一個人在家除了要幫兒子們帶幾個孫子孫女,還餵了一群羊賺點零花錢。
  •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時間:2019-02-05 22: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都要帶女婿回娘家,稱為回門。
  • 齊魯年俗大起底:在山東過年串親戚都有啥講究
    初二那天給姥姥拜年,姥姥不在了給舅舅拜年,初三是女婿給丈母娘拜年,初四是未結婚但已訂婚的準媳婦給未來的公婆拜年,從正月初五開始,就是走動姑姨表親的日子了。閨女回娘家,帶的「手帕子」(濰坊對禮物的籠統稱呼),除了點心、酒,許多還把除夕夜「壓鍋」(除夕夜用兩條白鱗魚、兩塊豆腐放在做飯的鍋裡)的白鱗魚帶上一條。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雖然在今天大多數的老規矩不像過去一樣受重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普遍是百無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規矩依然還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和丈夫、兒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為什麼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初一、初三不行嗎?
  • 回娘家,帶啥孝敬丈母娘?
    關注1818黃金眼 看百態人世間24小時有獎新聞快去公眾號主頁「置頂」我們吧過年走親訪友,少不了帶點東西,今年春節,看看大夥都買了些啥。顧客:「昨天去過了娘家(帶了些什麼回去?)酒啊,糖果這種(娘家在哪的呀?)杭州的(今天買這些是打算?)娘家人過來吃的,後天要過來。」
  • 大年初二除了回娘家,你還知道哪些講究?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要帶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過去,一家人也會在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但是,你知道「回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 大年初二習俗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說出來你別不信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據我所知,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條。第一,初夕和初一家裡不能有「外人」。
  • 福建莆田人為什麼大年初二不拜年呢?
    新春佳節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在全中國都一樣。但是在福建莆田,莆田人大年初一 一般會選擇去老婆娘家,或者出嫁後的女兒回娘家給父母拜年。要不然就是帶著孩子出去逛街,俗稱「遊春」。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所以在古代人們專門為出嫁的女人,設定了一個「回娘家」的日子,也就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大年初二。在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由於在大年初二的時候,女人回娘家必須要與夫婿同行,所以這一天又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人不能兩手空手,否則就會違背這一習俗的實質。
  • 過年習俗|大年初二:回娘家
    女兒回娘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回娘家,又稱「走娘家」。
  • 年初二!「返外家」!絕對不能犯這些禁忌……
    今天是大年初二 春節作為中國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 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 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新 迎
  • 為什麼說回娘家是要正月初二,初一怎麼就不能住娘家呢?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的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是在這一天回娘家的,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為什麼要初二才能回娘家,初一就不能回嗎?
  • 正月初二閨女不能回娘家?這個農村的忌諱逆天,初二還有哪些忌諱
    新春佳節,是祖國人民團圓的日子,歡歡喜喜一家人聚在一起,談談心,聊聊過往的成績,展望未來的打算,很多在外的遊子看看父母都是很好的融洽家庭各成員關係的時機,過年有很多忌諱,比如出嫁的閨女不能在娘家過年,不過從源頭來講的話,其初衷主要是讓兒媳婦回婆家,避免矛盾糾紛,不過現在由於很多家庭只有女兒,所以這個忌諱可能已經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