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影像資訊」「不修圖」的時尚攝影大師 Peter Lindbergh 去世...

2020-12-25 界面新聞

1. 時尚攝影大師 Peter Lindbergh 去世

攝影師 Peter Lindbergh9月3日,德國著名時尚攝影師 Peter Lindbergh 的家人在 Instagram 發布了他去世的消息,終年74歲。

Peter Lindbergh 1944年出生于波蘭,上世紀60年代在柏林美術學院學習,在為德國攝影師 Hans Lux 做了兩年助理之後,於1973年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

Peter Lindbergh 拍攝的《Vogue》封面Peter Lindbergh 職業生涯中高光時刻之一是1990年1月,他第一次為英國《Vogue》雜誌拍攝了 Linda Evangelista、Naomi Campbell、Cindy Crawford、Christy Turlington Tatjana Patitz 五位超模的合影。他的作品也常見諸《Vogue》、《時尚芭莎》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等雜誌,他被廣泛認為是「超模時代」的締造者。

Peter Lindbergh 擅長拍攝黑白人像,推崇自然的、不加修飾的照片風格,曾公開反對修圖。「當代攝影師的責任是:讓女性,最終讓所有人,從對青春和完美的恐懼中解脫出來。」 Peter Lindbergh 說。

Peter Lindbergh 攝影作品

Peter Lindbergh 在拍攝現場

2. 拍下第一張黑洞照片的科學家們獲得300萬美元獎金

第一張黑洞照片今年4月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是來自世界各地347名天文學家多年合作的成果。現在,他們獲得了被稱為「科學界奧斯卡」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以及300萬美元的獎金。

這幅照片只是黑洞成像新時代的開始,他們已經在著手進行下一步:視頻。該項目的負責人 Shep Doeleman 說:在未來十年,我們將製作出高質量的實時黑洞視頻,不僅能揭示黑洞的外觀,還能揭示它們在宇宙舞臺上的活動。2020年,我們可能會先製作出一版粗糙的黑洞影片。

3. 索尼宣布售出其持有的所有奧林巴斯股份

近日,索尼宣布售出其持有的所有奧林巴斯股份。在2012年奧林巴斯爆發財務造假醜聞時,索尼出手相助購入12%奧巴股份,以換取醫療和相機業務上的合作,並成為奧林巴斯的最大股東。2015 年,索尼曾以720億日元將一部份售予摩根大通,這次剩下的最後約5%股份由奧林巴斯全數回購。

相關報導傳出後,索尼和奧林巴斯的股價分別上漲了2%和6%。

4. 閃迪 CFExpress 超高速存儲卡開始在部分國家預售

CFexpress 是下一代超高速存儲卡,理論上的最大性能為2000MB/s。此前還沒有開始銷售。

閃迪於本周開始,在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開始預定 CFexpress 儲存卡,據廣告顯示,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1700MB/s和1400MB/s。64GB版本的售價約為200美元,128GB版本為350美元,256GB版本為600美元,最大的512GB版本則高達840美元。與此同時,讀卡器的售價為80歐元,約合90美元。

5. 擁擠的香港墓地:生與死的建築空間

香港以人口密集聞名,活人尚且無處居住更何況死人。攝影師 Finbarr Fallon 偶然在柴灣附近發現了一個大規模紀念性墓地時,就驚呆了。在接下來的5年裡,他每次去香港,都要去探索不同的墓地。

Fallon 說:「關於香港的建築有很多論述,我發現非常有趣的是,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香港住宅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高度密集和垂直性。」他的攝影作品《死亡空間》裡,強調了這些山坡墓地的重複對稱性,生與死的建築在這裡相遇,畫面寧靜肅穆。

6. 攝影出版物推薦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專業攝影教程》第10版

作者:[英] 麥可蘭福德 (Michael Langford)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9月

這本影響深遠的經典攝影教程已更新至第10版,同時該版本也是慶祝本書出版50周年的紀念版。書中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攝影的各個方面,包括攝影的原理,膠片及數位相機,各種鏡頭及相機附件,以及曝光、構圖、布光、數碼後期處理、膠片的類型與特性、膠片的衝洗與放大、膠片的後期處理、動態圖像的拍攝、照片的潤飾、裝裱與展示等內容。

7. 展覽推薦

#北京#

人間指南(下)

時間:2019年8月31日–11月24日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群展「人間指南(下)」,展出藝術家陳箴、黃靜遠、李巨川、雙飛藝術中心、施勇、邢丹文、徐坦、徐勇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相關的一系列創作,並以「展中展」的展陳方式,呈現九十年代實施完成的獨特藝術項目——「野生」藝術計劃。

#上海#

消失的技法——讓·鮑德裡亞的攝影

時間:2019年8月24日—9月28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出讓·鮑德裡亞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攝影作品共50幅。展覽還將納入鮑德裡亞的影像、照片集及語錄,在藝術與哲學的漫談中,引誘觀者在新的視覺景觀與圖像經驗中,重思這位思想家對攝影的獨特貢獻,深入其廣袤的理論世界。

知人識面

時間:2019年9月15日—11月20日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1968 年出生於德國的馬丁·舍勒(Martin Schoeller)是一位人像攝影師,以極度迫近的特寫肖像而聞名。1998 年以來,他的作品陸續出現在《滾石》《國家地理》《時代》《紐約時報》等刊物上。本次展覽將呈現 60 多幅舍勒的經典肖像攝影作品,其中許多來自他備受爭議的「特寫」系列。

#廣州#

忘憂草:考古女性時間

時間:9月14日-11月17日

地點:廣東時代美術館

通過「解壓家庭」,展覽的作品探討了女性及其所處的物理環境以及周圍所產生的欲望、親密關係和暴力,同時也回應了在歷史所遺留的傳統觀念和當下的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乃至不斷發展的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傳統的女性和血緣觀念帶來的挑戰。

相關焦點

  • 後期何去何從 告訴你攝影的禁忌並非修圖
    吃飯時跟朋友聊天,他提到臺灣攝影比賽沒有什麼規範,連國外不準修圖這種事情,臺灣都不管,我聽到時很訝異,因為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有些時甚至是從攝影同好口中聽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現實狀況應該是「國外常常修圖」,且「國際知名機構都有各自的修圖規定」。認為完全不能調整照片的其實只佔一小部分。
  • 攝影愛好者——私藏的頂級攝影網站
    攝影網站有很多,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優質的並不多。當我們在上網時,「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今天整理了一下「我的攝影收藏夾」,對於攝影與修圖都有幫助的3個網站,希望對你們有幫助。一打開這個網站你就會被封面所驚豔,就連滑鼠覺得圓點,十分的別出心裁!最大的特點便是:充滿了「設計感」。
  • 著名時裝攝影師Peter Lindbergh去世
    08德國著名時裝攝影師Peter Lindbergh去世據著名時裝攝影師Peter Lindbergh官方Instagram帳號今日發布的聲明,Peter Lindbergh已於9月3日去世,享年74歲。
  • 最好用的手機修圖App 別說我不告訴你
    那麼這時候你應該試試看 Snapseed 2.0 中的「變形」工具,進入「變形」處理中,我們可以用垂直、水平、旋轉等方式來調整照片的「3D 立體視角」,例如原本直視的攝影,改成由上往下拍攝的角度。自動雜點修復:去除風景多餘人物、抹除臉上多餘痘斑以前我們可能要利用專業的 app 來抹除照片中不小心亂入的多餘人物,但是現在透過 Snapseed 2.0 的「雜點修復」工具,我們就能在這款免費修圖 app 中輕鬆做到。
  • 劇場版「偶像大師」最新影像公開 與速食店合作企劃
    劇場版「偶像大師」最新影像公開 與速食店合作企劃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說書小女孩覺得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臺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光批」的「光」是指無遮掩,而「批」則是信件、書信之意,顧名思義就是指外露的信件,也就是明信片的外貌。
  • Snapseed 2.0 修圖王者歸來
    >3D 立體視角」,例如原本直視的攝影,改成由上往下拍攝的角度。Snapseed 2.0 的「雜點修復」工具,我們就能在這款免費修圖 App 中輕鬆做到。善用「筆刷」,就不需要一次把一整張照片調亮或調色,而只要單獨修改其中我們需要的局部範圍,並且操作直接又簡單。
  • 修圖神器 Snapseed 2 不可錯過的 7 大新功能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那麼這時候你應該試試看 Snapseed 2.0 中的「變形」工具,進入「變形」處理中,我們可以用垂直、水平、旋轉等方式來調整照片的「3D 立體視角」,例如原本直視的攝影,改成由上往下拍攝的角度。自動雜點修復:去除風景多餘人物、抹除臉上多餘痘斑以前我們可能要利用專業的 app 來抹除照片中不小心亂入的多餘人物,但是現在透過 Snapseed 2.0 的「雜點修復」工具,我們就能在這款免費修圖 app 中輕鬆做到。
  • 【snapseed升級7大新功能】最好用的手機修圖App 請轉需
    那麼這時候你應該試試看 Snapseed 2.0 中的「變形」工具,進入「變形」處理中,我們可以用垂直、水平、旋轉等方式來調整照片的「3D 立體視角」,例如原本直視的攝影,改成由上往下拍攝的角度。自動雜點修復:去除風景多餘人物、抹除臉上多餘痘斑以前我們可能要利用專業的 app 來抹除照片中不小心亂入的多餘人物,但是現在透過 Snapseed 2.0 的「雜點修復」工具,我們就能在這款免費修圖 app 中輕鬆做到。
  • 馬特·裡普斯 | 時尚攝影和新聞攝影的交集在哪裡?
    在此次「聚焦」訪談中,我們和馬特討論了他對這些標誌性時尚影像的迷戀,其創作中關於「構成」攝影和「獲得」攝影的概念,也深入了解了一下他在Jessica Silverman畫廊的最新個展「當人物成為背景」(Where Figure Becomes Ground)……
  • 「雜誌推薦」2020年國內不可錯過的攝影雜誌推薦top8
    《攝影之友》《攝影之友》雜誌是國內影像媒體中發行量、覆蓋率、實銷率位居第一的品牌雜誌。創刊於1985年,是專業、權威、時尚、實用的影像品牌媒體。《攝影之友》讀者遍及全國,作者來自世界各地。內容新穎、版式精美,帶有濃鬱的南方特色,在中國數萬攝影專業人士與發燒友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廣為大眾影友作為學習的園地、交流的論壇及收藏的對象。
  • 攝影后期: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如何把花卉圖片調的明亮一點?
    攝影后期:拍花,本應該是明亮鮮豔,可是很多朋友拍出來的照片顏色偏暗,一點活力都沒有。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修圖軟體來進行修正,給照片增加藝術美感。下面就以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為例,給大家做介紹。我們還可以通過後期修圖軟體去除黃調,還原白花潔白純淨的樣貌。操作步驟:1、「白平衡」:去除黃色調。選擇吸管工具,在花瓣處吸色,系統自動調整白平衡,添加冷色調。2、「曲線」:曲線樣式選擇K01,整體提亮,讓照片變得更加通透。
  • 【一周影像資訊】人工智慧肖像:這些人都是不存在的!2018國家地理...
    將這種方法應用在人臉生成中,如下圖,真實人物的源圖像(首行)與另一個人的面部特徵(右列),他們的皮膚和頭髮顏色等特徵混合在一起,即可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人。攝影師:Ami Vitale3月/肯亞/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去。
  • 「修圖」、「濾鏡」的英文是?用英文聊網絡世界的真真假假
    今天就來用英文聊聊網絡「照騙」吧!Bob:哦天啊,很明顯他有研究怎麼拍「照騙」!Sofia: Exactly! I mean, a little bit of retouching is okay, but in his case … it looks nothing like him! Sofia:沒錯!我覺得一點點修圖是可以,但這個情況是… 這根本不是他!
  • 「天真藍」宣布完成 4500 萬元人民幣融資 「網紅」證件照的「硬核...
    36氪獨家獲悉,影像服務品牌「天真藍Naive Blue」(以下簡稱:天真藍)已完成A輪融資4500萬人民幣,投資方為VentechCapital、眾暉資本和源星資本。基於人像攝影累積的高清正面人像數據和修圖師的人工標籤資料,「天真藍」與AI人臉識別團隊合作,迭代出了AI人臉識別修圖技術。周揚介紹道:「目前「天真藍」的AI修圖能實現1分鐘修圖,修圖可實現97%替代人工,並保證100%通過人臉識別的標準化運作」。區別於傳統修圖加工,AI人臉識別修圖技術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圖片處理的時間,提高「天真藍」旗下門店出單的處理效率。
  • 正覺法義辨正:從中秋望月談「唯識正理」和正覺的「三元觀點」——一分鐘科學方法勘驗正覺的「現觀如來藏」!
    這個弦月稱為「外色塵、外相分」。眼球觸外色塵,月光照到眼球,通過瞳孔在視網膜上呈現一個上下左右顛倒的反向月亮影像,然後藉由視神經傳導到大腦勝義根的視覺區,如來藏在大腦變現一個不顛倒的月亮影像,稱為內相分內色塵。然後眼識生起,了別這個內相分內色塵。這就是我們看到月亮的唯識道理。
  • 修圖前vs修圖後,原來那些網紅「照騙」都是這樣修出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手機修圖的正確打開方式說不定下一個後期之秀就是你了▊文章目錄1. 這圖到底該怎麼修?2. 關於後期修圖的靈魂三問!3.「 別害「修」」活動徵集,誰才是後期之秀?這圖到底該怎麼修?第一步挑圖,修圖需要耗費心血和精力,並不是每一張照片都要去花時間修。
  • 手機修圖app TOP 5!你想要的效果這裡都有
    所以我們小雷搞機要就要搞到手機攝影上面了,讓大家每天都能get到最方便快捷的攝影技巧,做最酷的boy/girl。作為一名上知「刀銳奶化」「毒德大師」,下知「港風」「泫雅風」的攝影老法師,手機上當然是少不了幾款修圖App。
  • 日本街頭時尚的「幕後推手」
    近日 NEIGHBORHOOD 在 2020 春夏為我們帶來了與日本傳奇攝影師長濱治的跨界合作系列「NHON」,將長濱治 70 年代至 80 年代的作品作為印花呈現於襯衫、衛衣、T-Shirt 等單品之上。
  • 2017 年值得嘗試的 9 款「另類」拍照修圖 App
    POLY 在界面上不像 Gudak 和 HUJI 「古」得那麼仿真,更類似於 Darkroom 和 VSCO,體驗比較良好。不同於 Gudak 和 HUJI,POLY 既能現拍也支持導入相冊裡的照片,也能對照片的效果按自己的喜好進行處理。POLY 有超過 20 款復古膠片風濾鏡和 30 多款漏光特效和紋理顆粒效果,助你拍出風格獨特和質感細膩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