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倡導黨員在各自的領域爭創一流、勇當先鋒,江蘇省委黨史工辦、江蘇省檔案館、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APP於近日共同發起倡議:成立「九九為功•第一支部」黨建聯盟。12月3日,聯盟在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南京市江北新區正式成立。微紀錄片《「九九為功•第一支部」》同步上線,「主角」正是首批加入聯盟的16個支部。在3日的儀式現場,聯盟支部代表也做了精彩分享交流。
傳承紅色基因 他們是社區治理的「第一支部」
「金湯街社區這片沃土曾是革命先驅王荷波同志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在現在的基層工作中,荷波精神一直指引著我們前進。」 江北新區頂山街道金湯街社區黨總支書記丁園園說,在金湯街,王荷波帶領工友們聲援了京漢鐵路大罷工,建立了南京地區第一個現代工會組織——浦鎮機廠中華工會;成立了南京地區第一個黨小組,紅色教育基地《南京工運紀念館》也坐落於此,社區始終以王荷波「品重柱石」精神為指引: 2016年成立王荷波義工聯盟志願服務隊,吸納轄區高校、企業力量,組建8支服務隊伍,志願者100餘人,細化服務內容90餘項,每年服務人次2000餘次,主要為居民提供文娛、醫療、助學、助困等各類服務,帶動轄區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工作,形成「共治、共建、共融」的有效模式,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面對疫情逆行堅守 他們屬於抗疫一線的「第一支部」
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無數基層黨員以人民利益為先,勇往直前。來到儀式現場的就有這樣一位白衣戰士。大年初三,萬家團圓。作為一個有20年黨齡的黨員,南通市腫瘤醫院重症病房護士長繆願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逆行的徵程,先後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奮戰50天。援鄂期間,她任江蘇省重症護理支援隊隊長,因表現突出,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每天穿上全部防護裝備工作7-10個小時,手過敏皸裂,鼻梁被壓破皮,身上溼了幹、幹了又溼」,繆願戍回憶,每當她看到病人呼吸輕鬆一點,臉上笑容多一點,多吃兩口飯,都發自內心地高興,感覺渾身充滿了幹勁。她動情地說:「這一年,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謝謝! 其實,最要感恩的是我自己,我為祖國驕傲,為身為中國人自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基層黨員先鋒的身影。一段拍攝於2020年春節期間的視頻,讓很多人看了潸然淚下: 一名父親和9歲女兒視頻聊天,女兒好多天沒見著爸爸,卻邊哭邊說「爸爸加油」。
這位父親,是「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淮安市淮安區建淮派出所所長蔣大為。疫情期間,淮安市鵝錢村一度成為「高風險村」。 為了守住一個村,護住一座城,蔣大為主動請纓, 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臨時黨支部 31 名黨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連續守村66天,在他們與當地百姓一起堅守下,鵝錢村未發生一例因外延和擴散傳播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實現了以一村的安全,保護全鎮、全區的安全!
半個世紀學雷鋒 他們屬於小康路上彰顯文明力量的「第一支部」
在江蘇連雲港,有這樣一個支部,學習雷鋒好榜樣,一學就是57年,薪火相傳不間斷,這面旗幟已經成為城市的標誌。這就是連雲港新浦汽車總站黨支部。
連雲港新浦汽車總站承擔著市區每天發往全國十八個省、直轄市的700餘個公路長途班車的站務服務任務。車站現有職工170人,黨員41名。多年來,車站黨支部團結帶領全體幹部職工,秉承「寧願自己千般苦,不讓旅客一時難」的優良傳統,半個世紀如一日,堅持不懈、風雨不輟接送旅客,讓全國重大典型「雷鋒車組」這面學雷鋒旗幟在交通行業高高飄揚,用自身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真諦。「雷鋒車手」們把學習雷鋒的活動落實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實化於為南來北往旅客的傾情服務中,半個多世紀如一日,久久為功,讓人敬佩。他們屬於在小康路上彰顯文明力量的「第一支部」。
九九為功,他們都是「第一支部」
1922年春,隴海鐵路徐州站支部成立,這是江蘇第一個中共黨支部。近百年來,這個支部的黨旗,一直飄揚在隴海線上。
無錫公花園是無錫第一黨支部成立地,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天,無錫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裡冉冉升起。如今,這裡是無錫「第一支部」黨建基地,每天有數百名新老黨員,來這裡參加主題教育活動。
南京頤和路社區,有國內惟一一家社區將軍館。每天,頤和路社區黨支部的老將軍們,輪流到講解室,向參觀者講述革命故事。這些老將軍們,如今依舊活躍在社區建設的一線。
常州幹休所支部,有一支由30餘名軍休幹部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伍,他們是社區網格化治理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中國橋、中國隧,中國形象新品牌。中鐵橋隧技術有限公司第一黨支部,所有人員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改造,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田園鄉村,如詩如畫。溧陽上興龍峰村,是「江蘇省電子商務示範村」,帶領群眾致富的是支部書記餘慶貴。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共有14名黨員,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他們和學生們一起繪寫城市鄉村的幸福生活和精神棲居。
99年風雨砥礪,99年久久為功,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如磐,無論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路上,還是在疫情防控的戰鬥一線,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他們都是「第一支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蓓 劉麗媛
校對 盛媛媛
編輯 : 薛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