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楹聯謳歌豐功偉績 宛城首創弘揚革命精神----- 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懸掛七副楹聯增輝紅色沃土

2020-10-31 豫經南陽

紅色楹聯謳歌豐功偉績 宛城首創弘揚革命精神----- 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懸掛七副楹聯增輝紅色沃土

近日,七副對仗工整、鐫刻考究的紅色楹聯閃亮懸掛在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劉宋營村的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黨史長廊、展廳,這批楹聯熱情謳歌了中共南陽第一支部創建以來所取得的豐功偉績,以及在中國革命史上、南陽革命史上的崇高地位,具有深厚的歷史感、鮮明的時代感和良好的啟迪作用,為這塊紅色基因傳承地增加了絢麗色彩。

1926年5月,中共南陽第一個支部成立於宛城區黃臺崗鎮劉宋營村,發展了南陽地區第一名中共黨員劉實中。第一黨支部的成立和蓬勃發展,點燃了南陽的革命烈火,在我黨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宛城區委加強對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的修復完善和開發利用,將其打造成為集黨史、教育功能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目前,建成後的展廳裡,展出了中共南陽支部成員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圖片,各個歷史時期黨旗、黨徽等標誌性資料,以及南陽黨組織從支部開始,星火燎原到整個南陽地區。

為謳歌中共南陽第一支部首創精神,由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宛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宛城區民協顧問姚河予牽頭,廖顯斌(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南陽市臥龍區楹聯學會會長、南陽市書協、美協會員、南陽市臥龍區書協常務理事)、朱啟亮(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現為南陽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宛城區民協副主席,宛城區楹聯文化研究會會長)分別為中共南陽第一支部量身定製撰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南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文興和 譚潔波、李克謙、劉國方、楊小立、高彥文、閆全樂等書法家潑墨書寫。短短幾天,楹聯協會撰聯、書協書寫、南陽市臥龍區南方九龍家具廠鐫刻、刷漆、描金,一氣呵成,閃亮懸掛於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展廳、長廊。

這一副副楹聯佳作以其深遠的立意、雋秀的書法和精良的鐫刻,為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增添了一抹亮色,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傳承了紅色基因;既讚頌了先輩的豐功偉績,又給後人以啟迪;同時美化了環境,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必將為後人所稱道傳頌。

【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楹聯佳作賞析】

1、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正門

朱啟亮撰聯

煙雨迷茫,挺身誓扛千斤擔;

風雲激蕩,側耳驚聞第一雷。

庚子秋月李克謙書

2、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院內展廳中門

姚河予撰聯

興義學,求自由,此處先生火種;

打土豪,分田地,宛城首舉黨旗。

庚子秋月孫文興書

3、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院內東門

朱啟亮撰聯

愛民誓鑄一身膽;

為黨敢臨萬丈淵。

庚子秋月楊小立書


4、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院內西門

廖顯斌撰聯

血雨腥風先輩闖;

和風細雨後人承。

庚子秋月劉國方書

5、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黨史長廊中門

朱啟亮撰聯

播火傳薪,先鋒早把黨旗立;

安居樂業,我輩長將厚德承。

庚子秋月譚潔波書

6、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黨史長廊東門

姚河予撰聯

牢記初心,只爭朝夕圓宏夢;

勇擔使命,不負韶華築小康。

庚子秋月高彥文書

7、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黨史長廊西門

姚河予撰聯

固民基,為民謀,以民為本;

聽黨話,跟黨走,視黨如魂。

庚子秋月閆全樂書

楹聯誕生花絮

認識一下為中共南陽第一支部舊址辛苦撰聯、寫聯的各位名家

三位為中共第一支部舊址撰聯名家

1.姚河予,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宛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宛城區民協顧問。

2.廖顯斌,中國楹聯學會會員,臥龍區楹聯學會會長、南陽市書協、美協會員、臥龍區書協常務理事。

3.朱啟亮,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現為南陽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宛城區民協副主席,宛城區楹聯文化研究會會長。


七位為中共南陽第一支部揮毫寫聯的名家

1.孫文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陽市書協副主席,南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

2.譚潔波,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宛城區文聯副主席。

3.楊小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宛城區書法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4.李克謙,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臥龍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5.劉國方,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宛城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6.高彥文,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陽市著名書法家。

7.閆全樂,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陽市著名書法家。


——————————————

【新聞熱線:15617709537 郵箱:2521736684@qq.com】

相關焦點

  • 探訪紅色舊址,走進馬氏莊園
    文|沈蘭蘭 圖|侯錦寬 時間:2020.8.4為學習紅色文化,發揚偉大革命精神,8月4日上午十時許,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憶崢嶸歲月,傳紅色精神」實踐團來到紅色聖地安陽馬氏莊園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舊址開展「探紅色足跡,尋先烈精神」主題實踐活動。隊員乘車到達實踐目的地後,與當地負責人溝通聯繫,在當地有關部門允許下開始了本次實踐學習活動。
  • 97處革命遺址 講述廈門紅色往事
    至今,廈門仍保存著97處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見證了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每一處革命遺址,都是這座城市的「精神地標」,是紅色歷史的濃縮和紅色文化的載體。在這些革命遺址上,羅明、王德、陶鑄、葉飛、方毅等革命先輩,以及羅揚才、楊世寧、王海萍、劉惜芬等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後人鋪就了一條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 紅色南陽|五中學子逞英豪 革命浪潮湧宛城
    ——河南省立南陽中學舊址今天的南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且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
  • 革命血脈代代相傳紅色文化歷久彌新 思明區現有紅色文化舊址32個
    1926年2月,早春的廈大校園裡,羅揚才、李覺民和羅秋天三位客家人,在囊螢樓羅揚才的寢室裡秘密聚會,從此,中共廈門大學支部成立了!  黨旗升起,革命的烈火蔓延。  時光的鏡頭拉回了現在———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廈門解放70周年。  如今繁華的鷺島,過去並非總是太平美滿,也曾波譎雲詭,暗湧深藏。
  • ...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學習考察培訓班赴滬浙紅色革命舊址參觀...
    中共一大會址、南湖紅船、周公館、周恩來祖居、陳雲故居、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這些紅色革命舊址和紀念館,銘記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積澱著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 【平和】比拼講解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7月1日 一場紅土地上的紅色故事講解比賽 在平和縣南勝鎮邦寮山、歐寮村兩個村舉行 當地以這種特殊的方式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 弘揚革命精神
  • 踏尋革命軌跡,弘揚紅色精神 -中青代表團參觀古田會議舊址
    踏尋革命軌跡,弘揚紅色精神 -中青代表團參觀古田會議舊址 2020-07-17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先後發動了「黃麻起義」「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組建了紅一軍、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四支紅軍主力,創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大別山人民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開創了鄂豫皖革命老區28年紅旗不倒、22年武裝鬥爭不斷的光輝歷史,凝成了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大別山紅色文化。
  • 為南召楹聯學會精心指導會員參賽點讚
    這除了會員們認真學習楹聯知識,精心撰寫楹聯外,還與楹聯學會的精心指導、周密安排分不開。聯友每每談起獲獎感言,無不說是楹聯學會的功勞,應該為楹聯學會老師們的精心指導而點讚。在剛剛結束的南陽臥崗文化園全國徵聯大賽中,南召楹聯學會的聯友有十五副作品上榜,佔全省上榜作品的一半。聯友周德合、魯德興、劉金錄、張榮安、廖永炳五人分別獲二等獎、三等級獎和優秀獎,佔全省等級獎得主9人的一半以上。
  • 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
    浙江檢察網浦江訊 在「七一」來臨之際,浦江縣人民檢察院組織黨員幹警前往中共浦江縣委成立舊址——山壟王店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翁寒屏的帶領下,全體黨員幹警在革命烈士蔣忠雕像前舉行重溫入黨誓詞儀式,繼承革命傳統,牢記光榮使命。
  • 我市舉辦高層次科技人才「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紅色教育培訓班
    ,經市委組織部批准同意,5月28日—31日,由市科學技術局主辦、瑞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承辦的「鶴壁市高層次科技人才『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紅色教育培訓班」在瑞金紅色教育培訓中心舉行。全體學員認真聆聽「十七顆松」紅色故事      在紅軍烈士紀念塔前,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為新中國做出的豐功偉績。
  •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緬懷先烈豐功偉績
    2020年8月8日洛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了以「傳承紅色基因,共踏逐夢青春」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來到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劉集村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紀念館、《共產黨宣言》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探尋紅色足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 紅色精神入館藏,中共瀋撫縣委舊址紀念館落成
    11月28日,在東北解放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由遼寧社會科學院、撫順市委宣傳部主辦,撫順市社會科學院、中共撫順縣委、撫順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紀念東北解放70周年暨解放戰爭中的中共瀋撫縣委學術研討會」在撫順市召開。
  • 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及其舊址的考證史實證明:中國紅色政權首...
    梅州是廣東省唯一全境屬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紅色搖籃的一部分,紅色資源豐富。矗立在大埔縣茶陽鎮萬川路73號的一座三層磚木結構瓦房就是重要的紅色革命遺址,是中國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舊址。對此,筆者對這一塵封已久的史實作了深入考證。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嶽麓山下紅色沃土: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把紅色基因傳下去
    要用好這樣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新民學會舊址、忠烈祠、長沙會戰碑、古塘灣地下黨支部等紅色遺址遍布四處,黃興、蔡鍔、陳天華、劉道一等革命先驅魂歸於此,毛澤東、蔡和森、楊昌濟、徐特立等眾多革命前輩留下足跡……肖勁光故居更是地處長沙湘江西岸,在嶽麓山前的天馬山腳,位於嶽麓區趙洲港29號,與橘子洲隔江相望。
  • 開展「紅七軍轉戰湖南」課題研究 湖南挖掘紅色資源傳承革命精神
    嚴潔 攝   中新網永州12月23日電 (唐小晴 嚴潔)在紀念「紅七軍轉戰湖南」90周年之時,由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永州市黨史聯絡組和永州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舉辦的「紅七軍轉戰湖南」學術研討會,23日在湖南東安縣舉行,來自湖南、廣西、廣東等地的專家學者追憶那段千裡轉戰的鏗鏘歷程,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的歷史功勳,挖掘紅色資源的同時傳承革命精神
  • 修復浙西南革命舊址 紅色旅遊富了住溪村百姓
    修復浙西南革命舊址 紅色旅遊富了住溪村百姓 原標題:   「村裡搞紅色旅遊,我覺得是個機遇。我一直在外做生意,村民們信任我選我當主任,我要帶領鄉親們致富。」老田說。  三年遊擊戰  粟裕將軍曾六進龍泉披雲山  龍泉市住龍鎮是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
  • 積極打造隆陽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 大力弘揚隆陽革命歷史文化傳統(一)
    無數保山優秀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保山歷史傳奇已經匯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硝煙散盡、英雄長眠,精神永存,信念不朽。作為後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革命歷史文物、弘揚保山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保山故事、讓歷史點亮現實、照亮未來,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保山人圍繞保山的發展進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在前列、幹在實處。近年來,隆陽區多點打造,串點連線,構建隆陽黨員幹部教育新基地。
  • 訥謨爾河革命老區串起紅色遊線路
    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在我省的西北方,有這樣一座小城,物產豐富,享有「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甜菜之鄉」的美譽;風景宜人,因訥謨爾河橫貫境域而得名,擁有一處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在1979年被國家民政部確定為三類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曾是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特別支部、齊齊哈爾市縣(市)區唯一地下縣委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