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打造隆陽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 大力弘揚隆陽革命歷史文化傳統(一)

2021-03-02 隆陽先鋒

歷史,是人類記憶的年輪,連接著昨天與今天。無數保山優秀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保山歷史傳奇已經匯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硝煙散盡、英雄長眠,精神永存,信念不朽。作為後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革命歷史文物、弘揚保山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保山故事、讓歷史點亮現實、照亮未來,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保山人圍繞保山的發展進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在前列、幹在實處。近年來,隆陽區多點打造,串點連線,構建隆陽黨員幹部教育新基地。

積極打造金雞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傳承保山紅色基因

1939年3月,中共雲南省工委書記馬子卿派中共黨員施子鍵在西南運輸處畹町分處(駐保山城)司機食堂工作。1941年1月,馬子卿又派共產黨員吳洪進到保山傳達了黨在白區「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工作方針。1945年,中共雲南省工委派共產黨員張子齋、唐登岷、馬仲民、李韻、周贊淑(又名陸英)到保山,準備在滇西發動反抗國民黨統治的人民武裝鬥爭。1946年,中共地下黨員陳大鳴到保山中學、九峰中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1947年,中共雲南省工委派孟循時通過社會關係打入私立遠徵中學,以校長的合法身份為掩護,秘密開展活動。1948年2月。中共雲南省工委增派中國民主青年同盟成員馬家聰、王品山、張笛到保山協助孟循時工作。1949年2月,增派共產黨員楊暢東、木泗源、倪瑞龍、黃如英及「民青」成員楊蘭英、蘇兆莊到保山遠徵中學、金雞小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黨的工作,準備4、5月間發動武裝起義。1949年4月15日,孟循時帶領楊暢東、木泗源、倪瑞龍、黃如英、馬家聰、張笛、蘇非、楊蘭英、高再升、花靖本等遠徵中學、金雞小學的一批革命師生到金雞自衛中隊駐地張家祖廟,解除了自衛中隊武裝,解散了自衛中隊,成立「保山人民自衛軍第四大隊」,成為保山縣第一支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同時,成立了鳳儀鎮人民政府,任命花靖本為鎮長,建立了瀾滄江以西地區的第一個人民政權。5月18日夜,根據中共滇西工委的指示,中共保山地下黨在石門成立了保山的第一個黨組織——中共保山縣特別支部委員會。1949年9月底,「中共保山縣特別支部委員會」在金雞營門口重新成立。早期地下黨在保山的活動、金雞「4.15」武裝起義、保山第一支人民武裝、第一個黨支部、第一個紅色政權是保山的「第一個」,也是瀾滄江以西地區的「第一個」,彌足珍貴,意義重大、地位非凡、影響深遠。金雞「4.15」武裝起義紀念館已經建成,開放使用,但「牆裡開花牆外香」,本地幹部群眾知之甚少。要把地下黨早期活動據點金雞小學(文昌宮)、「中共保山縣特別支部委員會」成立地點育德營門口、解除金雞自衛隊武裝的歷史事件發生地張家祖廟恢復建設統籌考慮,把金雞革命老區這張「大牌」的作用發揮與北漢莊楊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光尊寺遠徵中學地下黨活動據點、馬王屯遠徵軍抗戰教育基地以及金雞四方街、板橋青龍街開發建設幾張「大牌」關聯起來,形成呼應效果,以紅色教育帶動金雞、板橋文化旅遊。

相關焦點

  • 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文化基地
    是一處重大革命歷史意義紀念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年暑假廬山會議舊址紀念館都會針對青少年開展積極向上的教育活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文化基地 近日
  • 國慶雙節隆陽邀您這樣玩系列(一):歷史文化名城一日遊線路推薦
    原標題:國慶雙節隆陽邀您這樣玩系列(一):歷史文化名城一日遊線路推薦  中秋+國慶雙節8天超級無敵小長假快到啦!  大家是不是都在計劃著好好出去嗨玩呢?、文物古蹟眾多、傳統風貌獨特……「歷史文化名城」現已成為隆陽的新名片。
  • 打卡鄂託克旗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紅色文化
    作為革命老區,鄂託克旗充分整合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全力打造鄂託克旗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紅色文化「熱」起來,「活」起來,深深紮根在這片紅色沃土裡。鄂託克旗委、政府按照「一址、一館、一中心」的建設思路,全面落實自治區「參照城川紅色教育基地建設管理模式,努力把桃力民革命根據地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指示要求,建設了涵蓋研學教育、文化旅遊、遺址現場教學、住宿餐飲於一體的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培訓中心已正式試運營。
  • 門頭溝區打造「紅色馬欄」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民網北京6月10日電(孟竹) 穿八路軍裝,行軍拉歌、練習大刀術;沿途百姓納鞋底、紡線,碾軍糧,為八路軍戰士送來一碗碗綠豆湯……這一幕幕昔日抗戰場景和軍民魚水情深的畫面,不是在拍攝電影,而是門頭溝區打造的「紅色馬欄」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色體驗項目。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座落於福州著名風景名勝區鼓山腳下,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 塘口謝創故居入選第五批「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塘口鎮謝創故居紅色教育基地的成功命名,有助於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述,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力量
  • 將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對擁有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湖南高校而言,深入研究和系統梳理紅色文化的歷史積澱與時代內涵,探索一條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是新時代傳承紅色文化、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舉措。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改制以來,學校秉承「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素質,著眼未來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教育理念,在開放、民主、和諧的教育中培養創新、自主、健康的人才。作為州級紅色教育基地的百年老校,有著歷史悠久的和平樓與古色古香的蘇式建築大禮堂、以及為了紀念革命烈士龍思奇且被譽為紅色教育基地的紅園,具有極其濃鬱的紅色氣息。
  • 靈寶一高:弘揚優良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
    靈寶一高:弘揚優良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9月6日上午,靈寶一高50餘名優秀團員走進河南振宇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團日活動。 河南振宇紅色文化館是三門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收藏黨史資料、偉人著作、抗戰紀實等書籍2萬餘冊,各類報刊3萬餘份
  • 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踐探索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文化悠久,這裡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光輝的革命歷史,共產黨在此成立黨組織較早,是全國重要的建黨基地之一,湧現出了楊靖宇、吉鴻昌、焦裕祿、史來賀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和先進模範人物,具有厚重的紅色精神積澱。
  • 用紅色出版點亮中原記憶 ——《中原記憶——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綜覽》在鄭首發
    《中原記憶——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綜覽》在鄭首發9月28日上午,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原記憶——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綜覽》一書在鄭首發。首發式在河南出版產業園編輯樓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
  • 厚街打造「紅色地標」,弘揚擁軍文化
    記者從厚街鎮獲悉,備受關注的大逕汪潭紅色主題公園即將動工,該項目是厚街鎮首個集紅色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特色主題公園,總投資近900萬元。該主題公園建成後,將成為繼松山公園後厚街鎮打造的又一「紅色地標」。厚街再添「紅色地標」據了解,大逕汪潭紅色主題公園是大逕社區創建東莞市特色精品示範村建設項目之一。公園以紅色文化為主題,是厚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園位於大逕村汪潭小組,背靠連綿群山,佔地面積30畝,總投資近900萬元。
  • 百色市: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時代精神 打造對黨忠誠教育新高地
    ,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堅持守正創新,大力加強對黨忠誠教育,凝聚黨員幹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精氣神。同時,建設「一核五色」的特色課程體系,以黨性教育為核心,以百色起義革命歷史為基礎的「紅色」課程、以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基礎的「銀色」課程、以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為內容的「綠色」課程、以多彩民族文化與民族團結奮進為主題的「彩色」課程、以興邊富民和愛國固邊為內容的「藍色」課程。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大別山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文化的源頭之一,具有強大的教育價值和精神教化功能,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我們要緬懷先烈、賡續精神,矢志不渝傳承紅色基因。  一要挖掘紅色資源,激活大別山紅色文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紅色文化是黨的奮鬥歷史的濃縮,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 ...展示館(陳望道舊居)、復旦大學校史館獲評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0月12日,第七批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舉行,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等領導出席儀式並為獲評的基地授牌。此次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29家,復旦大學兩展館——《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和復旦大學校史館雙雙入選,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計148家。
  • 黑龍江北安:講好紅色故事 寫好弘揚紅色文化「大文章」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5日電(韓婷澎、汪曉濤)走進原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了解紅色歷史,在原黑龍江省政府舊址陳列館聆聽紅色故事,到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揭開軍工神秘的「面紗」……近年來,北安市以其所承載的厚重革命歷史和精神內涵,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科學謀劃紅色旅遊規劃,全力打造紅色北安旅遊品牌。
  • 傳承紅色基因!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近日,中共文山州委辦公室印發《中共文山州委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引領,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創優紅色文化品牌,做新做精經濟發展亮點,努力把文山打造成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州,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 弘揚革命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 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大家一致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在銅川市耀州區,各學校的師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的回信,總書記對老區少年兒童的深情關愛和殷切希望,讓大家倍感溫暖。
  • 各地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
    為充分挖掘萊蕪在抗戰期間魯中地區抗日核心這一地域優勢,積極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切實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工作推向深入,萊蕪市教育局和萊蕪戰役紀念館決定在萊蕪市中小學開展魯中抗戰史巡展活動。據悉,每個學校的展出時間為1天。第一批確定了3個巡展的學校。
  • 山師學子愛國行:尋訪紅色足跡,弘揚愛國精神
    立碑紀念,注重儀式緬懷先烈習總書記強調過:「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19日,實踐隊員分別前往棗莊、泰安,重溫紅色革命文化,體悟愛國主義精神內核。實踐過程中,隊員們表示雖然鐵道遊擊隊情景劇生動形象、紀念館博物館展覽內容豐富,但是參觀過程中用石磚雕砌而起的紀念石碑更直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