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北安:講好紅色故事 寫好弘揚紅色文化「大文章」

2020-12-17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5日電(韓婷澎、汪曉濤)走進原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了解紅色歷史,在原黑龍江省政府舊址陳列館聆聽紅色故事,到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揭開軍工神秘的「面紗」……近年來,北安市以其所承載的厚重革命歷史和精神內涵,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科學謀劃紅色旅遊規劃,全力打造紅色北安旅遊品牌。

開發紅色寶藏 全面優化布局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2009年,北安市投資800多萬元,在原黑龍江日報舊址上精心打造了北安市的第一座博物館,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北安博物館突出地域特色,以多個能反映北安文化特色的專題陳列,全方位展示北安人文歷史、地方風情。黑龍江日報舊址復原、抗聯文化和省委省政府建立的紅色陳列,從不同的角度彰顯了北安鮮明的文化符號和文化積澱。

原黑龍江省工委、省政府辦公舊址建成於偽滿時期,均是北安市現存保護較為完整的上世紀前半葉建築物,陳雲、蔡暢、王鶴壽、洪學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工作、生活、戰鬥過,民族英雄趙尚志冰趟子戰鬥、於天放牢門脫險等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這裡廣為傳揚。2012年北安市投資1500萬元分別建成了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原黑龍江省工委舊址陳列館和建築面積1026平方米的黑龍江省政府舊址陳列館。

原626軍工廠是新中國第一個衝鋒鎗廠,北安市在工廠解體後的舊址上,籌建了國內第一家軍工遺址博物館,項目總投資2100萬元,佔地面積4125平方米,建築面積6454平方米,現已經建成並向市民開放。2014年5月18日,「共和國槍械的搖籃」——北安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基本陳列,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獎。該獎項是全國博物館界最高殊榮,北安紅色文化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目前,全市已形成「七館二地一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絡。現在,1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部與中小學校、企事業單位和社區結成共建對子,在全社會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圍。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旅遊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旅遊,更是讓人們從中回望歷史、汲取新的力量。

作為輻射周邊300萬人口的現代化新興城市,北安市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活動,擴大紅色北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系列活動,把紅色文化打造成了黑龍江乃至全國的地域文化名片,使紅色文化軟實力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發揮硬作用,具有鮮明的創新性、導向性、帶動性和科學性。2013年被國家財政部、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

為進一步提升北安紅色品牌的影響力,北安市廣泛組織全市各黨委、社區業餘文藝團體、學校、企業、鄉鎮等基層單位,啟動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系列活動;文化廣電體育局開展了送紅色電影、紅色圖書、紅色展覽、文藝節目、文化輔導下鄉進社區等系列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精神,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

每年的「秧歌匯演」「金色田野」和「城市之光」等活動,都成為唱響紅色旋律的重要平臺。特別是通過舉辦「群歌唱響北安城」「歡樂北安行」和社區文化周、文化大學堂等活動,把紅歌唱進社區村屯,進一步滿足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2017年6月30和7月31日,北安市分別在新落成的祥和廣場,成功舉辦了「不忘初心跟黨走」、「北安情·軍魂頌」兩場大型廣場文藝演出,為市民群眾奉獻了精美的藝術盛宴。不但在規模上前所未有,而且在演出水準上達到了新的高度,每場演出觀眾多達三萬多人。

凝聚紅色力量 繁榮經濟社會發展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北安——這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紅色文化也轉化成為城市發展的軟實力。北安全市上下形成了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積極推進產業配套招商,引進產業鏈關鍵配套企業,創造產業協作條件,推動分工協作、集群發展。

幾年來,上海電氣、天華風電等產業項目的建成投產,形成了風電場測風選址、設備研發、裝備製造、產品認證、工程服務等完整產業鏈。五年來,北安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到233.7億元,累計推進產業項目110個,建成投產6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29個,超5億元項目15個,超10億元項目3個。項目涉及農產品加工、新能源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在2016年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結果中,北安市在全省63個縣(市)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九位,比2015年晉升3位,躋身全省十強縣第七位。

相關焦點

  • 「寫」好紅色旅遊文章 傳承紅色基因
    (記者 李嘉斌 攝) 近年來,湛江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講好紅色故事,讓先輩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讓紅色火炬生生不息。同時,我市不斷加大對紅色旅遊的宣傳和推廣,開發出多條紅色旅遊線路產品,打造紅色旅遊景點,努力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更大程度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領與綠色崛起的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 打造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精品提高牡丹江知名度
    楊廷雙表示,牡丹江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進程中,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偉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近年來,牡丹江立足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資源,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希望能夠通過《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更好地宣傳牡丹江,提高牡丹江知名度。
  • 紀念館如何講好紅色故事
    2020-11-06 09:3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大咖」論劍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紀念館如何講好紅色故事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如何將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10月31日—11月1日,「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2020」在南京舉行。全國各地研究紅色文化的「大咖」們齊聚一堂,暢談如何加強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講好紅色故事,培根鑄魂,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 【學習筆記】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當前,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在每一個時期面臨的具體環境和具體任務不同,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事業本身是一以貫之的。過去在戰爭年代,我們奪取政權,為人民打江山,為人民謀利。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實際上也都是為人民謀利益。既然事業是一以貫之的,當然這種精神就要一直傳承下去。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對年青一代來講有很重要的意義。
  • 講紅色故事 做紅色傳人
    12月13日,「紅色小喇叭,相伴我成長」文藝匯演暨表彰儀式在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陝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陝西省婦女聯合會主辦,陝西省關工委辦公室、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延安分校作為協辦單位參與了此次活動。
  •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紅色記憶,講好紅色故事——濰坊濱海紅色旅遊景點展播之固堤場...
    濰坊濱海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抗日戰爭前期和初期,我黨在濰坊濱海區境的大家窪和央子建立起了基層組織。抗日戰爭爆發後,這裡曾是山東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之一,是著名的紅色「渤海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渤海五分區、清東根據地、壽濰縣、昌濰縣的指揮核心區,是清東軍分區、清東獨立團、昌濰獨立團等的抗戰最前線。八年抗戰中,英雄的濱海兒女聽從黨的召喚,穿上軍裝,拿起鋼槍,站在了救亡圖存、保家衛國的最前沿,湧現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 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
    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大別山幹部學院依託優勢資源打造精品課程弘揚大別山精神■林志成穿紅軍服、唱紅軍歌、走紅軍「志仁小道」;觀看學院老師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紅色大別山》;紅軍後代黃德躍,講述其一家6人參加革命、3人英勇犧牲的故事……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官網「學員在線」版塊,來此參加培訓見學的學員紛紛寫下體會,抒發著對「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鬥、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的理解與感悟。
  • 特稿:講好紅色故事,根植紅色基因
    為了弘揚革命精神,傳承革命先烈優良傳統,進一步激發當代青年的愛國熱情,2020年8月19日上午,洛陽師範學院永信班暑期社會實踐隊參觀了鄭州市二七紀念堂,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開展了以「講好紅色故事,根植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 講好禁毒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面對這份「特禮」,王亞楠內心除了收穫榮譽的喜悅之外,更多的還是那份責任和擔當——如何在今後的講解員崗位上創新,講好禁毒故事,傳承紅色基因。13年來,她以傳播中華歷史文化為己任,講好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禁毒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禁毒風採。13年,她為65萬觀眾提供了中英文導賞服務超過7260個小時,完成重大講解任務90次。
  • 深挖紅色「富礦」,講好紅色故事
    人群當中,像王可欣一樣身著紅色馬甲、佩戴藍牌講解證的「小小講解員」個個精神抖擻,用清脆響亮的童聲向大家講述紅色故事,成為博物館一道亮麗風景。當年一顆顆「紅色火種」,如今又燃亮一盞盞「心燈」。近年來,河南省信陽市軍地不斷挖掘紅色資源,聚力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深入普及和創新發展,讓大別山精神在代代相傳中煥發出新時代的光芒。
  • 講好紅色故事,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圓滿落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馥敏圖/主辦方提供12月11日,中共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委員會主辦的「賡續紅色因子 講好呂田故事」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選拔大賽在蓮麻小鎮舉行。24位決賽選手銳意創新、匠心創作,充分展示講解技能和風採,將呂田紅色老故事講出新時代新內涵。活動現場還為「從化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人才庫」揭牌,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引擎」。據悉,加快打造穗北紅色文化產業帶,以紅色引擎驅動綠色發展,呂田鎮黨委政府於11月2日啟動了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選拔大賽。大賽歷時1個多月,先後吸引社會各界優秀青年、從化區多所高校及中小學100多人參賽。
  •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要「三多三少」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創作優秀紅色影視作品、舉辦紅色文化主題活動、發展紅色旅遊和紅色教育……近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措並舉加強對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進一步提升福建紅色文化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習水土城:講好「紅色」故事 做好「旅遊+」文章
    厚重的紅色文化讓土城被譽為長徵路上的「紅寶石」,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是「全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之一。談起紅軍在習水縣留下的長徵故事和遺蹟遺址,習水縣旅遊局黨組副書記李晶晶如數家珍。 據李晶晶介紹,古鎮上有保留完好的當年紅軍長徵時期四渡赤水戰役留下的1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紅色文物資源十分寶貴,每一處遺址遺蹟都記錄了意義重大的和有關重要人物的歷史事件,凝聚豐富的精神內涵,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教育價值。
  • 講好紅色故事 弘揚大別山精神
    信陽消息(見習記者 李倩)5月23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旅遊局、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承辦的首屆信陽市紅色故事演講大賽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多媒體廳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新博出席並為獲獎選手頒獎。
  • 講好紅色故事 為聖地形象加分
    「很多人都說講解員工作很好幹,只要普通話講得好、形象好就能把工作幹好,這樣的認識其實是錯誤的。」賀冬梅說,要想幹好講解員工作,一定要加強業務學習,要業務為王。2005年,賀冬梅被聘為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第一批兼職教師後,她就開始跟著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的老師學習怎樣更好地把棗園故事講好。「聽了中研院的教授關於黨史方面的講解和點評後,我才發現自己知道的僅僅是皮毛,還需要好好努力,然後越學越感覺到知識的恐慌,越學發現的問題越多。」當時賀冬梅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 ...市西峰區「講好紅色故事、弘揚南梁精神」主題宣傳短視頻成功錄製
    西峰區「講好紅色故事、弘揚南梁精神」主題宣傳短視頻成功錄製每日甘肅網12月23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王靜波、張苗苗)日前,在「講好紅色故事、弘揚南梁精神」主題短視頻徵集活動中,西峰區委宣傳部、黨史辦組織西峰區幹部職工及學生等22名紅色故事講述者在西峰區廣播電視臺錄製大廳進行首次錄製。
  • 鄲城實驗幼兒園:講好中國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讓幼兒能夠傳承紅色基因,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11月19日,鄲城實驗幼兒園開展了「講好中國故事,弘揚黃河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老師們開設了「五老故事匯」,向孩子們講述了老英雄的英勇事跡,介紹黃河從哪裡來、她為什麼能夠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及母親河對於中華文明有哪些意義。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一要挖掘紅色資源,激活大別山紅色文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紅色文化是黨的奮鬥歷史的濃縮,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別山是一方紅色沃土,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中,無數優秀共產黨人在這裡戰鬥、生活,留下了豐富的紅色資源。要讓紅色資源「動」起來。
  • 走進紅色經典,弘揚紅色精神
    2020年7月25日,洛陽師範學院永信班實踐團成員邀請本村的小學生來到自己家中,開展了一個「走進紅色經典,弘揚紅色精神」的活動。 永信青年首先為小學生們講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小學生們聽的非常認真,永信青年更是通過一些有趣的互動極大地調動了小學生們學習紅色故事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