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紅色故事 弘揚大別山精神

2020-12-16 信陽晚報

信陽消息(見習記者 李倩)5月23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旅遊局、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承辦的首屆信陽市紅色故事演講大賽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多媒體廳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新博出席並為獲獎選手頒獎。

據了解,比賽內容以講述發生在鄂豫皖地區的紅色故事為基準,賽後還將選拔優秀參賽選手,組成信陽紅色故事宣講隊,深入全市中小學及大中專院校、社區、部隊、企業進行宣講,持續深入開展紅色教育。

在比賽中,選手們緊緊圍繞「大別山紅色故事」這一主題,講訴了一個個在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中為理想信念捨生忘死、浴血奮鬥的革命前輩的感人故事,還原了革命年代崢嶸歲月中紅軍戰士真實的生活片段。每一個對黨忠誠、胸懷坦蕩的共產黨人身上蘊含的崇高思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歷經歲月激蕩,在選手們深情的演講中,散發出感人至深的力量,選手們精彩的演講,引起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在演講到動情處,不少觀眾拿著紙巾拭淚。

28名參賽選手經過一天時間的激烈地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挖掘了一批感人至深、有教育意義的革命故事和史料,而且為增強我市紅色歷史、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都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
    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大別山幹部學院依託優勢資源打造精品課程弘揚大別山精神■林志成穿紅軍服、唱紅軍歌、走紅軍「志仁小道」;觀看學院老師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紅色大別山》;紅軍後代黃德躍,講述其一家6人參加革命、3人英勇犧牲的故事……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官網「學員在線」版塊,來此參加培訓見學的學員紛紛寫下體會,抒發著對「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鬥、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的理解與感悟。
  • 「大別山精神」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是當前我們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一、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大別山是一座革命的山、紅色的山、英雄的山。早在1921年11月,陳潭秋在黃岡陳策樓就建立了大別山地區第一個黨組織。
  • 信陽講好紅色故事 做大別山精神的堅定傳承者
    「對我來說,講好紅色故事,讓更多的人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也是傳承好大別山精神的具體體現。」戴璐璐一臉幸福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我聽了特別激動,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義所在。」
  •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大別山人民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開創了鄂豫皖革命老區28年紅旗不倒、22年武裝鬥爭不斷的光輝歷史,凝成了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大別山紅色文化。  大別山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內涵有:第一,理想堅定、事業必勝。
  • 「紅色記憶·大別山英雄故事」
    這大別山深處的紅色記憶,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將會更加彌足珍貴,我們將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進,緬懷先烈,繼承精神!」在「紅色記憶·大別山英雄故事」河南省英烈講解員大賽總決賽中,一位講解員動情地講述道。
  • 吳世儒:打造紅色基因庫 傳承大別山精神
    信陽是著名的大別山革命老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當起弘揚踐行大別山精神的政治責任,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信陽市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效。信陽在開展紅色基因庫建設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 弘揚大別山精神 爭做時代奮鬥者
    所以說,溮河區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在弘揚大別山精神和開發利用紅色資源方面優勢明顯。」論壇特邀嘉賓、市委宣傳部調研員、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負責人吳世儒說。 溮河區區長於海忠說:「全區上下要弘揚大別山精神,依託自身優勢,叫響『三大品牌』,牢記囑託、不辱使命,奮勇爭先、務實重幹,用扎紮實實的工作業績和發展成效,交出加快振興發展、實現『兩個更好』的合格答卷,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託和期望,以優異成績共同迎接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輝煌百年。」
  • 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肯定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豐功偉績,賦予了信陽和大別山革命老區巨大的歷史光榮和重大的歷史使命。 連日來,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致表示,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深刻領會大別山精神所蘊含的初心和承載的使命,切實將其轉化為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信仰,讓大別山精神永放光芒。
  • 弘揚大別山精神 鄂豫皖三地聯手傳承紅色基因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9日訊(記者夏先清)今天,來自全國各地黨史黨建部門的專家,大別山老區革命先輩後代代表相聚在大別山幹部學院,舉行「不忘來時的路——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深入挖掘大別山精神豐富內涵,充分彰顯大別山精神時代價值。
  • 「不忘來時的路——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舉行
    要進一步梳理、歸納好符合歷史實際、為社會所認可、具有特色的大別山精神的準確表述;進一步詮釋、闡述好大別山精神的內涵和實質;大力挖掘整理反映大別山革命歷史和體現大別山精神的黨史事件、黨史人物、黨史文獻、黨史故事和各類黨史文化資源。
  • 弘揚大別山精神立足本職勇於擔當
    近日,農發行封丘縣支行開展了以「弘揚大別山精神立足本職勇於擔當」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優良傳統。  封丘縣支行通過大量的歷史資料和革命先驅的英雄事跡,深層次地剖析了「堅守信念,胸懷大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產生的基礎和內涵,為黨員幹部們展開了一幅大別山紅色歷史的長卷。
  • 「大別山精神」用大別山精神鑄牢黨性之魂
    弘揚大別山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河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大別山革命老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新縣是「將軍的搖籃」,中原局舊址確山竹溝被稱為「小延安」,楊靖宇、彭雪楓、吉鴻昌都是出自河南的英雄。我們要擔負起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抓好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
  • 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 匯聚起奮力實現「兩個更好」強大合力
    鄂豫皖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孕育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成為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希望大家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史研究,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黨史和文獻部門應有的貢獻。
  •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河南師範大學實踐調研團開展線下宣講活動紀念場館裡追尋先輩足跡,革命舊址前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至5日,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追尋紅色坐標,踏尋黃河足跡」實踐調研團成員路宇、張婉月分別深入鄭州、舞鋼等地,與當地輔導機構對接,開展紅色精神宣講活動,帶領孩子們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
  • 深刻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 做繼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的新傳人
    張小寧□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小寧作為商城籍開國將軍張祖諒的兒子,應邀參加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並發言,心情非常激動。建黨初期,這裡是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大別山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僕後繼,武裝鬥爭不斷、革命火種不滅,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蹟,鑄就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回望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經過浴血奮戰建立了新中國。
  • 200餘名「青馬工程」學員奔赴大別山:弘揚大別山精神 做紅色基因的...
    來自全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高校班、農村班、國企班的近200名學員參加此次紅色教育。本次培訓以個性化課程設置、實效化教學方法、特色化教學體系為依託,為全體學員精心準備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紅色文化盛宴。
  • 弘揚大別山精神 為老區振興凝聚磅礴力量
    連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及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學習領會省委、省政府加快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在弘揚大別山精神中汲取信念力量、感悟人民至上、激發擔當自覺、砥礪鬥爭意志,引導和激勵人們積極投身老區振興發展事業,為實現「兩個更好」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會議指出,要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老區振興發展精神力量,保護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抓好大別山精神深度發掘和創造性轉化。
  • 講好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故事 ——河南啟動「全國網絡媒體信陽行...
    7月16日上午,由中共信陽市委宣傳部、中共信陽市委網信辦、信陽市文化和旅遊局、信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辦的「弘揚大別山精神實現『兩個更好』——全國網絡媒體信陽行」主題活動在河南信陽啟動。
  • 200餘名「青馬工程」學員奔赴大別山:弘揚大別山精神 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來自全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高校班、農村班、國企班的近200名學員參加此次紅色教育。本次培訓以個性化課程設置、實效化教學方法、特色化教學體系為依託,為全體學員精心準備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紅色文化盛宴。在理論學習中,大別山鄉學院執行院長、河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黃偲夏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詳細講解了基層黨建工作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和實踐路徑。
  • 講述大別山紅色故事 歌劇《銀杏樹下》在豫開排
    今天,我們在這裡集結的目的就是排好這部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黨的旗幟高高飄揚、為大別山精神的弘揚貢獻一份力量。省文旅廳將不遺餘力地做好服務、支持工作,爭取使這部劇真正成為巔峰之作。據悉,大型民族歌劇《銀杏樹下》以革命老區大別山「銀杏村」發展紅色旅遊為切入點,以銀杏樹為象徵物,以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講述了幾段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紅色經典故事,藝術地表現黨和人民生死相依的血肉情感,揭示「不忘初心」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繼往開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念和精神的永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