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面
長期記帳本來就是一件考驗耐心的事,如果記帳App界面複雜醜陋,更影響記帳的心情。無論風格是土到掉渣無比簡潔,記帳App界面都應該遵循功能邏輯清晰、簡約、顏值高的特點。下面就從這幾方面來說下 1、網易有錢★★★★★
網易有錢不愧是大廠出的,名字霸氣,採用藏藍、紅、白,喜慶中還帶點炫酷。藍色背景和白色搭配層次分明,「資產」、「帳單「、「理財「、「我「 ,這幾個功能基本囊括了消費記帳和理財投資的所有功能,無論是LOGO設計還是功能間距都做得比較容易識別,是這四款App中界面設計最漂亮的一款。
2、隨手記:★★☆☆☆
隨手記的設計師敢不敢把界面弄得再難看一點?屎黃金是為了突出有錢嗎,可能主打土豪群體吧,還有投資中心、借貸中心、高級、基礎、產品論壇、報銷中心、入門幫助……各種功能全部都放上,顯得擁擠又雜亂。
3、挖財 ★★★★☆
打開挖財的首頁面,就能看到本月收入、本月支出以及收支差,基本上能對本月的財務狀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可以看到今日支出情況、挖財日曆、我的投資以及記帳助手。可以看出,挖財希望用戶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財務收支情況(包括未來近期的收支情況)。而中間醒目的記一筆,讓用戶能夠迅速找到這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底部的導航欄也比較清晰。「左滑至匯總頁,右滑至新增帳本頁」的設計也很實用。
4、Timi記帳★★★☆☆
左右兩側分別是當月收入和當月支出。同時首頁沒有導航欄。可以看出,Timi記帳的整體風格簡潔大方,但不得不承認,這種設計並不夠直觀,實用性也並不強,畢竟這是一個工具APP。
二、記帳功能(包括數據統計)
既然是記帳軟體,記帳功能自然是核心了,記帳功能最重要的是哪幾點?個人認為應該是:便捷、精確、直觀、省時。所以從這幾個方面評測下。
1、網易有錢★★★★☆
印象中,網易有錢應該是國內 「自動記帳」功能做得相對較好的記帳App了。用戶可以添加資產,比如信用卡、支付寶之類的,然後每支出一筆錢就會有自動的帳單,非常適合現在的這種消費趨勢。
口袋記帳那些記帳功能的不足,網易有錢基本全部避免了。例如在最重要的位置用清晰的文字表明支出項目和比例,每個月具體到某一天的支出,通過簡單易懂的柱狀圖,把日期、支出金額都清晰顯現。
網易有錢在「分類」模塊上,不僅有「支出」,還有「收入」功能。灰色的分類logo點擊後自動點亮,這個小細節也比較用心。
2、隨手記:★★★☆☆
隨手記」記帳的一大優點是分類細緻,休閒娛樂、交通通訊、人情往來、醫療保健這些大類別下面分布著小類別,如學習進修裡有書報雜誌、培訓進修等,無需手動備註。不過在滑動過程中太靠近底部,容易誤操作。完成時必須點擊「展示全部「才能確定更改。
隨手記的報表分析很不直觀!需要用手跟著餅形圖滑動才能顯示支出項目和比例,不僅沒有明確的支出分類,還增加了沒必要的操作。
3、挖財★★★★☆
點擊首頁的「記一筆」,進入記帳頁面。這個頁面整體比較常規,但是在選擇 支出類型 的時候,要進入一個新頁面選擇具體類型,而且其分類展示的設計並不算太好,對於新手來說很難迅速找到目標類別。
除了 「記一筆」 之外,挖財還有 「速記」 功能,其實質就是先設置好常用記帳類型的模板,以達到快速記帳的目的。但在實際使用中,並沒有感覺有太大方便之處,因為即使消費類型固定,消費方式也有很多類別,比如 現金、支付寶、飯卡 等等,組合方式太多,因此需要設置和篩選大量的模板。
打開「報表」,可以看到當月大類支出的餅狀圖,還可以選擇以柱狀圖的形式顯示。除了大類支出外,還有小類支出、帳戶支出,以及各類收入報表和對比統計。整體來說功能比較完善,但是在圖表的顯示方面,還可以設計的更加直觀一點。比如餅狀圖可以直接顯示主要類別的比例,而不是選擇類別後再顯示;同時對比統計折線圖的整體比例也可以適當縮小,整體交互體驗還有待優化。
4、Timi記帳★★★★☆
在Timi的首頁往左滑,可以進入報表頁面,這個入口沒有任何提示。如此重要的核心功能,未免顯得過於隱蔽了一點。而Timi主要想展示的是個人財務的健康狀況。首先會看到這個月你已經支出的金額以及日均支出金額,以及距離設定的預算還有多遠。這個功能可以讓我們很好地了解到自己這個月的支出健康程度。然後會看到主要支出類別佔比。在全部收支匯總界面,會給你一些理財建議,其實質為你的結餘率。個人覺得這種建議不夠明了直觀,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有些雞肋。收入及財務狀況和歷史支出狀況 頁面裡顯示的內容實用性也不強。
以上四款記帳App,應該可以滿足多數人的記帳需求了,每一款有優點也有不足,側重也不盡相同。總得來說,網易有錢的綜合評分較高,在自動記帳上表現突出,省時省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日常習慣和需求來選擇記帳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