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妙心:頂針,是她倆最美的戒指

2020-12-20 半月談網

王穎(右)和妙心在工作室切磋製作工藝 半月談記者 張寒攝

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當今時代,我們真心需要呼喚、培育、弘揚「工匠精神」。工匠,聽著並不偉岸,但工匠精神令人崇敬,因為它傳遞的理念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本刊記者來到「妙心布藝工作室」,近距離觀察和傾聽兩位草根工匠——王穎、妙心的創意故事。

近看布藝之美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十裡河書畫院的「妙心布藝工作室」,是一個頗有文化創意的手工布藝創作室,兩位女主人公是王穎、妙心。幾架木製多寶格上,錯落擺放著杯墊、扇套、茶席、琴墊、壺套、文玩盒等,每一件都是純手工製作,圖案或古樸渾厚,或清新雅致,很是賞心悅目。

王穎取下一個杯墊,為我們介紹它是如何製成的。

「這個墊子一共3層,最外一層是香雲紗材質。」王穎說,香雲紗以絲綢為底,用廣東產的薯莨汁液染色處理而成,處理後的布料仿佛薯皮的顏色,色調古樸結實耐用。這種工藝已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杯墊的圖案由妙心手繪,仿薯皮色的背景上以白色基調描繪荷花,只寥寥幾筆,再配上打籽繡的米黃色花蕊,一朵出水的荷花頓時活了,其高潔之態栩栩如生。

在她們的布藝作品中,杯墊可能是最簡單的。如果是創製一個儲物盒,光製作至少就得一周時間。「這還不包括設計,算上設計,所花時間就更多了。」妙心說,她們選用的布料彈性都較弱,這就要求剪裁十分精確,誤差不能超過一毫米,不然縫出來就可能鼓包或起皺。

記者仔細觀察了一隻製作精巧的文玩盒,盒子是木胎的,且不說其內部構造的複雜工藝,單說說盒蓋。盒蓋是古典的盝頂式,就是說四面的立幫和蓋面板不是垂直相交,而是曲線狀自上而下傾出。在這樣的曲線面上,靠純手工縫製,居然能將絲織品與木質胎嚴絲合縫地包裹起來並融為一體,針腳細密隱蔽,令人稱奇。「因為我們是在完成一種創意,所以精益求精。」王穎說。

由於這個原因,目前「妙心布藝工作室」作品數量有限,多是朋友前來定製,還有部分是她倆喜歡什麼,就嘗試做點什麼,如果有人喜歡,也可以買走。

為了共同的愛好

王穎和妙心的合作並非偶然。

「我媽媽是棉紡廠的工人,手很巧,刺繡特別好。」王穎說,小時候媽媽常手工做些枕套、衣服之類的東西,上面還會繡上各種圖案,或者自己用,或者送給親朋好友。「我四五歲就跟著媽媽學,從那時候開始就愛好手工。」

後來,王穎學了10年畫,從事手工藝術始終是她心頭之夢。「考大學那會兒,我想上美院,媽媽不同意,說手工只能當業餘愛好,正經還得有個職業。」王穎說,就這樣,她上了理工科,學的是當時很熱門的電器專業,畢業後也從事相關工作。

可這並沒有熄滅她心中的夢想。「不管從事什麼工作,我一直沒有放下手工,這是我從小的愛好。」王穎說,她一直想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可是具體做點什麼呢?直到她遇到妙心。

妙心2000年從清華美院畢業,後來當了中學老師,教美術設計。「我覺得,電腦做的東西總是缺少點靈性,沒有手工製作的那種美。」妙心說,從2007年開始,她就自己買些布料,做成杯墊,送給身邊的朋友,「後來有人問我,花錢定製成嗎?」

從那以後,妙心逐漸感到布藝是一種有很大創意空間的領域,開始投入更多的心力。不過那時候,她只是在家裡做,屬於業餘愛好。2012年的冬天,經朋友介紹,兩個有著相同愛好和追求的人——妙心和王穎結識了,她們決心一起把純手工的布藝之美帶給更多的人。

「妙心本來有一個妙心布藝工作室,我們都覺得很好,就沿用了這個名字。妙心主要負責設計,我更多的是手工操作。」王穎說。

堅守的代價

就在王穎和妙心認識不久,2013年1月,「妙心布藝工作室」在北京南池子開張了。「我們的理想是通過手工創意,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王穎說。

在她們看來,這種藝術的承載和美感的來源都必須是手工。「所有繪畫、刺繡、堆布、縫製,包括內胎等都是純手工製作。」王穎說,有人曾給我們建議,說一些看不見的地方可以用機器縫,那樣省時省工,成本會低很多。可這不符合我們的理念和追求。「我們不會為了錢,去改變理念和追求。我們堅守的就是個性化創意和純手工製作。」妙心說。

然而,堅守是要付出代價的。在南池子的兩年,她們虧進去20萬元,主要是租房的支出。為此,王穎和妙心甚至把自己多年積攢的住房公積金都取出來花了。

身體和心力上的付出也很大。王穎抬起她的右手,無名指上因為針線活兒留下的繭子清晰可見。「別人使頂針一般是中指,我習慣用無名指。雖然有頂針,幹活時還是難免傷到手。」王穎說。

妙心也差不多,她為了工作順手,自己設計製作了一個帶皮套的頂針。這枚頂針造型獨特,纖巧靈秀。「在我看來,頂針是中國女人最美的戒指。」妙心捏著這枚頂針笑笑說。

其實,痛也好,美也好,王穎和妙心並不在意這些。她們很投入,妙心甚至就住在工作室。「有時候為了尋找設計的靈感,熬通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妙心說。

傳承與創新

在這個工作室,布藝只是個籠統的說法,並不能完全概括王穎和妙心的作品。「人家常常問我們,你們這種手工工藝叫什麼?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妙心說,它融合了刺繡、繪畫、木工、堆布、結藝等各種材質和工藝,它是一個綜合體,現在沒有定型,未來還有無限的創意空間。

她們想給它起個新的名字,可是沒有想到合適的。在她們心中,名字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生活之美與創意無限。「我們就是想把不同材質和工藝相互融合,將古典與時尚相互聯通,讓抽象審美走進現實生活。」王穎說,我們追求的是作品的審美感和實用性,沒有任何框框的束縛。

比如在材質上,她們這兩年雖然用香雲紗比較多,但同時也在嘗試其他材質,如棉麻、真絲雙宮等。妙心從木架上取下一個劍套,展示給記者看。「這就是用的真絲雙宮材質,線比較粗,做出來的東西表面有閃光和紋路的感覺。」妙心說。

確實,這又是另一種風格。記者比較她們的作品,發現有的小清新一些,精巧而秀美;有的古樸厚重一些,莊重而典雅。風格不同,皆因所用材質、所選顏色、所繪圖案不同。

創作的靈感是多源的。她們會把宋代瓷枕、傳統印章等造型巧用在作品上。「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只要是美的,我們都願意去嘗試。」王穎說,她們會根據用戶的需求做一些調整,但作品一定是打著她們特別設計與製作的烙印的。

如今,「妙心布藝工作室」的作品已頻頻出現在嘉德、保利大型拍賣活動的展臺上。

當記者離開「妙心布藝工作室」時,夕陽的餘暉已灑向大地,工作室被籠罩得金燦燦的,雖是夕陽,卻像朝霞一般溫暖美麗。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頂針:兩位草根工匠的創意故事
    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本刊記者來到「妙心布藝工作室」,近距離觀察和傾聽兩位草根工匠——王穎、妙心的創意故事。近看布藝之美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十裡河書畫院的「妙心布藝工作室」,是一個頗有文化創意的手工布藝創作室,兩位女主人公是王穎、妙心。
  • 那一枚像戒指一樣的頂針
    在我從小的記憶裡,頂針是不可或缺的縫製工具,外婆總離不開它,那時全家人的衣服鞋襪,都是外婆一針針縫出來的,由於那時候的布匹厚,尤其做鞋底時,光靠手勁根本無法使針線穿過,必須用這枚叫頂針的工具頂著針尾,方能穿透厚厚的布料。
  • 蘋果研發智能戒指 網友:這貨分明就是頂針啊~
    蘋果媒體 Appleinsider 報導稱,蘋果可能正在研發下一款可穿戴設備——蘋果智能戒指。它可能會具有智能手錶 Apple Watch 的部分功能,還可用來操縱附近的無線設備。本周二,美國專利商標局認證了蘋果的一項專利,名為「可穿戴式電子戒指的設備、方法和用戶界面」。
  • 頂針: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頂針這個物件,有多少年沒見了?
    頂針記憶小時候,每當自己的衣服破了,就脫了扔到奶奶家,因為奶奶總會拿出自己的手工盒,不一會就給我補好了。奶奶的手工盒裡面什麼都有,有剪刀,有針線,還有鞋墊子,還有頂針。以前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總以為是戒指呢,有金黃色的,有銀白色的,非常好看。
  • 光陰裡,一枚頂針的故事
    文 | 厲劍童每當在大街上,村子裡,或者商店裡,集市上……看到來來往往的人群裡,有上了年紀的女人耳朵上戴著耳墜,手指戴著金戒指銀戒指,手腕上晃蕩著玉鐲子銀鐲子之類的首飾從我身邊走過,我總下意識地目送一下她們,眼睛卻不離她們的那些花樣各異的金銀首飾。
  • 聽姚老師講修辭(24):修辭方法•頂針和迴環
    (一)頂針的類型1.詞語的頂針用前面句子結尾的詞語,作為後面句子開頭的詞語。(三)頂針的運用用頂針,要注意事物的內在聯繫,要確有銜接關係;不能只從興趣出發,生拼硬湊。用前面文字的結尾,作為後面文字的開頭;再用前面文字的開頭,作為後面文字的結尾,循環往復。
  • 頂針與司筒是一樣的嗎?
    作為模具配件生產廠家,經常會遇到模具零配件採購商問到:「頂針與司筒是一樣的嗎?」其實,模具配件在分類的時候,我們常將頂針與司筒放在一起說,也就是我們所聽到的頂針司筒這一說。頂針、司筒是兩種不同的模具配件,但可以相互配合用於塑膠模具類,那麼,頂針與司筒到底是否為同一個零配件?
  • 大慶鐵人楹聯2021第3期--專項練習十一頂針(總第164期)
    「反覆修辭」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複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所要表達的側重點在於重複的詞語或句子上;而「頂針修辭」的頂針部分一定是聯中的關聯詞,而這個詞在上下分句中的語意是一致的,同時也承接上下句的聯意,這也是判斷頂針和反覆修辭的主要方法。
  • 修辭手法——頂針
    頂針修辭是修辭手法的一種,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組成,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詞)與下一句開頭的一個字(詞)相同,這種修辭方法叫做頂針。例:我們要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頂針」又叫「頂真」。古人作詩,歷來總是忌諱詩中出現重複字,而有一類古詩中的奇詩——頂針詩,卻在反覆的重吟中,更加深刻地表達詩人的點滴情懷、悠悠寸心。
  • 王穎法官病了
    投稿微信:xuefaxiaosheng              我在華陰法院工作期間,曾多次說過 :"我們的王穎,如果把事跡整理出來,絕對不次於大家學習的模範人物,她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可是,直到我離開華陰法院,也沒有把她的事跡整理出來。        作為法官,王穎是非常倔強的,但卻讓人敬佩。
  • 模具頂針也離不開潤滑的保護
    頂針,是一種模具中使用的零配件,其英文名稱為Die thimble,是塑膠模具配件,用於塑膠模具中。頂針亦可叫推桿、鑲針、中針、託針等,有時候車床用的頂尖也被叫做頂針。頂針的用途:1、在塑膠模具中,將產品從模具上分離下來,也是最常用的;2、硬質合金頂針如鎢鋼頂針等,則可以用來通較長較細的孔;3、頂針也叫頂尖那是裝配在車床或磨床上,用來支持工件並使工件圍繞它轉動的頭
  • 古詩詞中的頂針格,用得多了,就成了文字遊戲
    頂真也被叫做頂針、連珠、聯珠。我們常見的到的頂針格詩詞,有單字頂針、詞語頂針、短句頂針。在詩詞創作中,偶爾用一下頂針格,別有趣味。不過,通篇用頂針格,就有點像文字遊戲了。一、單字頂針這種頂針是前句最後一個字,作為後句的第一個字。
  • 王穎:堅韌的外科女醫生
    口述 / 王   穎圖片 / 王   穎編輯 / 朱   婷「王穎嗎?最近科裡比較忙,請你提前來上班吧。」時至今日,王穎依然清晰地記得2009年她剛來工作時的場景。那時她剛碩士畢業,還沒到8月份新員工報導的時候,科主任一個電話,說科裡忙,缺人,王穎就立刻收拾行裝,提前一個月結束畢業季,從遠在千裡之外的家鄉山西運城奔赴揚州。一路奔波苦,一腔熱血濃。當時醫院的宿舍還沒有開放,王穎就把值班室當作了「家」,推開值班室的門就可以上班,當了一個月名副其實的「住院總」。
  • 模具頂針常用材質選擇及加工方法
    這裡以模具頂針為例進行介紹常用材質選擇及加工方法:模具零配件一、模具頂針常用材質選擇介紹模具頂針一般採用高速鋼做成,後需要進行熱處理。目前牌號很多,常用的有SKD61,SKH51。另外還有一種普通高速鋼做的頂針,用在要求不高的場所。塑膠模具頂針的材質有SKH51、SKD61、SKD11、65Mn等,SKH51頂針韌性較SKD61較優;SKD61頂針可以耐1600℃高溫,SKD61頂針表面氮化處理後可以很好的提高頂針的耐磨性,65Mn的頂針因為其品質較差,品質較脆容易斷,大部分塑膠模具已不裝配和使用65Mn材質的頂針。
  • 古今有趣對聯欣賞11:頂針聯
    按頂針單位分,頂針聯可分為字頂針、詞頂針等,按聯中的頂針位置,可分為句中頂針、句間頂針、句句頂針和頭頂等。下面舉例欣賞:1、字頂針聯:以字為頂針單位。2、詞頂針聯:以詞為頂針單位。如:年年喜鵲銜紅梅紅梅吐芳映紅日歲歲捷報入春聯春聯含笑迎春風
  • 模具頂針氮化後有什麼特點?
    模具頂針氮化處理到底有什麼作用?氮化過的模具頂針和普通模具頂針相比有什麼優點?其在價格上會有多大的差異呢?接下來模具配件生產廠家長沙博潤熱處理工程師為大家介紹模具頂針氮化後有什麼特點?而經過氮化處理後加強的特性,恰恰都是對模具頂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特性。氮化後的模具頂針大大提升了耐磨性和耐疲勞性之後,就會比普通模具頂針更加耐用,為您節省了成本。
  • 水母百科|頂針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頂針水母名片中文學名:頂針水母/海頂針英文名:SeaThimble Jellyfish拉丁名:Linuche頂針水母頂針水母又名海頂針、紐扣水母,它們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大西洋西部水域,特別是在西印度群島和巴哈馬附近
  • 製品中頂針位置的油汙現場處理
    問題:容器外殼頂針位置有黑印,由此產生的不良高達20% 現狀:一臺注塑機配兩個工人,一個工人披鋒,擦拭黑印。另一人全檢產品品質。生產結束後的模具,把頂針頂出,噴白色的防鏽油,封存模具。下次生產時, 上好模後把頂針頂出,棉布擦拭清洗劑頂針和模腔表面的防鏽油。
  • 古詩中的奇詩—頂針詩
    古人作詩,歷來總是忌諱詩中出現重複字,而有一類古詩中的奇詩——頂針詩,卻在反覆的重吟中,更加深刻地表達詩人的點滴情懷、悠悠寸心。頂針詩又叫聯珠詩,是用詩詞中的頂針格寫成的詩。頂針詩用前一句或前聯的結尾詞句,來做後一句或後聯的起頭,使前後兩句頭尾蟬聯,上下遞補。頂針詩最早見於漢樂府。下面與與大家一起欣賞幾首著名的頂針詩吧。
  • 最美巾幗人口普查員|有一種快樂叫負重前行
    在入戶過程中,她隨身帶著藥,身體偶爾有些吃不消,就吃幾片藥挺一挺,居民們看著心疼說:「這樣的好幹部,我們老百姓打心眼裡喜歡。」劉香蓮是社區管理服務中心社區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她的身上折射出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