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為洲,上海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初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高中語文教參特約撰稿人,《新作文》特約編委
用前面文字的結尾,作為後面文字的開頭,首尾蟬聯。
(一)頂針的類型
1.詞語的頂針
用前面句子結尾的詞語,作為後面句子開頭的詞語。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2.句子的頂針
用前面文字結尾的句子,作為後面文字開頭的句子。
咱們做的事越多,老百姓就來得越多。老百姓來得越多,咱們的力量就越大。
(二)頂針的表達效果
結構整齊,語氣貫通,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聯繫,抒發氣勢貫通的感情。
1.徐志摩《再別康橋》: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2.畢飛宇《推拿》:
推拿師們對待散客要更熱心些……和散客交流好了,散客就有可能成為常客;常客再買上一張年卡,自然就成了貴賓。貴賓是最要緊的,不要多,手上只要有七八個,一個月的收入就有了一個基本的保證。
3.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
我曉得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
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搬。
4.民間諺語: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傳十,十傳百。/ 一而再,再而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三)頂針的運用
用頂針,要注意事物的內在聯繫,要確有銜接關係;不能只從興趣出發,生拼硬湊。
用前面文字的結尾,作為後面文字的開頭;再用前面文字的開頭,作為後面文字的結尾,循環往復。
(一)迴環的類型
1.詞語的迴環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
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千萬人站起來,一個人倒下去。(挽聞一多聯)
(二)頂真與迴環的區別
頂真和迴環在頭尾頂接相連這一點上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頂真反映事物間的順接關聯,從甲到乙,再從乙到丙;迴環反映事物間的循環往復,從甲到乙,再從乙到甲。
胡楊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頂針)
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迴環)
(三)迴環的表達效果
整齊勻稱,能簡潔精闢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繫,還能給人一種循環往復的情趣。
1.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村舍和樹林是這地盤子的棋子,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
2.蔣子龍《現代人對付無奈的無奈之計》:
金錢是最容易讓人哭笑不得的。看看我們的周圍,有錢的老子和兒子多的是,可是當你做兒子的時候,沒有有錢的老子;當你成了老子後,又沒有有錢的兒子……
3. 魯迅《傷逝》:
到夜間,在她(子君)的悽慘的神色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了。
「奇怪——子君,你怎麼今天這樣兒了?」我(涓生)忍不住問。
「什麼?」她連看也不看我。
「你的臉色……」
「沒有什麼——什麼也沒有。」
4.民間諺語: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好事不瞞人,瞞人沒好事。/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四)迴環的運用
用迴環要注意事物的內在聯繫,適應內容的需要;不能單純追求形式,做文字遊戲。
一、判定下面各題文字中所用的修辭方法
1.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柯靈《戲外看戲》)
2.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劉半農《叫我如何不想她》)
3.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楹聯)
4.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鷹《井岡翠竹》)
5.民族文化的進步需要文化的寬容,文化的寬容需要寬容的思想,寬容的思想能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鑑賞下面各題文字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近來呀,我越幫忙,她越跟我好,她越跟我好,我越幫忙,這不就越來越對勁兒了嗎?(老舍《女店員》)
2.照此妙論去做,豈不是硬要使人昭昭而糟糟,由糟糟而草包,由草包而野蠻,由野蠻而蒙昧,以至退化到類人猿去嗎?(辛南《是猴子變人,還是人變猴子》)
一、1.迴環 2.迴環 3.頂針 4.頂針 5.迴環
二、1.迴環。在語言的循環往復中,把「我幫忙」與「她對我好」之間的互相聯繫說得既簡潔又明了,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富有情趣。2.頂針。用詞語接龍的方式,把「照此妙論去做」的危害,從直接、淺層的危害,到間接、深層的危害,一層一層地推下去,推到極致。既有趣,又發人深省。
下面的教輔助書是給語文老師和學生們準備的,來自名社名刊。歡迎進來看看。
點擊中間區域的小程序碼,或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可以直接進入「水先生的小書屋」,如有特殊需要,可直接聯繫「水先生的小書屋」店長小香,手機:15901189514(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