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姚老師講修辭(11):修辭方法•比喻

2021-12-27 水先生的語文生活

姚為洲,上海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初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高中語文教參特約撰稿人,《新作文》特約編委

修辭方法•比喻

比喻 用與一個事物非同類而具有相似之處的另一個事物,來寫這個事物。

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汪曾祺《胡同文化》)

她溫柔善良,就她的母親一樣。(同類事物比較相同點)

爺爺從沒有現在這樣和藹可親。(同一事物前後比較不同點)

這天黑沉沉的,是要下雨了。(表示猜測)

他這樣的老實人,怎麼會欺騙人呢?(表示舉例)

看到這張兒時照片,我就回到了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表示想像)

——都不是比喻句。

社會呼籲給小學生鬆綁,他們的作業負擔太重了。

——用詞的比喻義。

1.比喻的主要形式

(1)明喻

出現本體、喻體,用比喻詞「像」「似」「若」「好像」「仿佛」「猶如」等。

明喻的結構:本體 + 比喻詞 + 喻體

葉子出水很高,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山眉黛,小屋恰眉梢的痣一點。(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

雷鳴似的掌聲 / 死一般的寂靜 / 一樣的天氣 / 虎狼一般的通貨膨脹

(2)暗喻

出現本體、喻體,不用比喻詞,用「是」「成了」「變成」等。

暗喻的結構:本體 + 是 + 喻體

生存的小品文,必須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魯迅《小品文的危機》)/ 當太陽沉沒,廣州就成了一顆夜明珠,燈光如海,千街閃爍。(碧野《廣州抒情》)

黃金時代 / 羊腸小道 / 風燭殘年 / 鐵石心腸。

時間的長河 / 記憶的沙灘 / 思想的野馬 / 感情的漩渦 / 憤怒的火焰

一顆心——一片翻騰的大海;一雙眼——一道衝決的大堤。

大地母親 /  時間老人  / 人老珠黃 /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狂風把這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高爾基《海燕》)/ 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魯迅《故鄉》) /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國際歌》)

2.比喻的其他形式

(1)逆喻

非變體的明喻、暗喻,喻體在前,本體在後。

真是怪味豆,甜酸苦辣,什麼味道都有;真眼前這生活。/ 陽光下盛開的百花,就您的笑容。

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鬱達夫《故都的秋》)

(3)較喻

在相似點上,本體超過喻體(強喻)或者不如喻體(弱喻)。

我們兩國人民的友誼比山高比海深。/ 我的日子過得苦極了,連豬狗都不如。

看,(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朱自清《春》)

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綠梅,還有硃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楊朔《茶花賦》)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指出下面比喻句分別屬於比喻的什麼形式,並對它的結構作簡要分析。

1.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朱自清《荷塘月色》)

2.徵服者是狼,被徵服者是一群各自逃命的羊!(老舍《四世同堂》)

3.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

4.上海人叫小癟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們的黨八股,乾癟得很,樣子十分難看。(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5.汽車一馳入吊蘿山區,就看到一派生機旺盛的綠色……,仿佛一個大自然的畫師,打翻了調色板,把一切強烈的綠色油彩傾倒下來塗染了山頭。(秦牧《吊蘿山翠色》)

1.明喻。本體「葉子和花」,喻體「籠著輕紗的夢」,比喻詞「像」。(「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不是比喻) 2.暗喻。本體「徵服者」「被徵服者」,喻體「狼」和「羊」,用判斷詞「是」。3.暗喻的變體。本體「種族隔離」「種族歧視」修飾喻體「鐐銬」「枷鎖」。4.逆喻。本體「黨八股」,喻體「小癟三」。5.明喻。本體「生機旺盛的綠色」,喻體「大自然的畫師,打翻了調色板,把一切強烈的綠色油彩傾倒下來塗染了山頭」,比喻詞「仿佛」。

下面的教輔助書是給語文老師和學生們準備的,來自名社名刊。歡迎進來看看。

點擊中間區域的小程序碼,或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可以直接進入「水先生的小書屋」,如有特殊需要,可直接聯繫「水先生的小書屋」店長小香,手機:15901189514(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聽姚老師講修辭(16):修辭方法•象徵
    姚為洲,上海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初中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高中語文教參特約撰稿人,《新作文》特約編委修辭方法·
  • 姚老師講語文•現代漢語修辭 ⑬ | 修辭方法•比擬
    修辭方法•比擬比擬 根據想像,把物當人來寫,或者把人當物來寫,或者把甲物當乙物來寫。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裡跳躍著。/ 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兒,嘎子豎起了耳朵聽。那千萬條大船一夜之間飛過了長江。/ 讓你帶一隊人馬,把黑龍潭的水牽到山下的壩子裡來。
  • 聽姚老師講修辭(24):修辭方法•頂針和迴環
    一、判定下面各題文字中所用的修辭方法1.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柯靈《戲外看戲》)2.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劉半農《叫我如何不想她》)3.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聽姚老師講修辭(26):修辭方法•婉曲和暗示
    父親沒有正面批評他,而是講了自己讀書時如何品學兼優。「可是,」父親有些遺憾地說,「我總想,為什麼我不是第一名呢?」他臉紅了,從此,學習更加努力,不再驕傲自滿。一個男孩想約心儀的女孩一同出去走走,可又怕她拒絕。於是說:「星期六天氣會很好,我想去江邊逛逛,還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一起去。」
  • 聽姚老師講修辭(19):修辭方法•示現和呼告
    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魏巍《我的老師》)(二)呼告的表達效果呼告,可以抒發強烈的感情,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鑑賞下面各題文字中所運用的修辭方法。1.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支小船,划去橋邊蔭下躺著,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魚群的唼喋聲在你的耳邊挑逗。
  • 小學生弄不懂比喻和擬人修辭方法,語文老師一句話,讓你快速區分
    回顧今年小學三年級的一次語文考試,有一道關於修辭手法的考試,全班同學有一半都做錯了。我快速進行了教學反思,發現之所以在這道關於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考察點上失分,是大部分同學還不理解什麼是比喻和擬人,以及比喻和擬人的區別。同學們在語文學習中,確實常常把擬人和比喻搞混淆。那麼如何區分這兩種修辭方法呢?
  • 名師講語文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和誇張手法很詳細.
    小學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 小學語文必學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
    修辭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運用修辭方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使語言表達鮮明、生動。會不會用修辭還直接關係到作文寫作的好壞,今天就跟著小語一起來學習小學語文中的幾種修辭方法吧!小學語文必學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反問、對偶、借代。
  • 聽姚老師講修辭(29):修辭方法•引用和異語
    鑑賞下面各題文字所運用的修辭方法。1.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語的地名,很清楚的在告訴我們,直到十三世紀或更晚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有森林、有草原、 有鹿群出沒的地方。(翦伯贊《內蒙訪古》)2.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 這兩種方法,讓孩子學會比喻和擬人修辭,作文語言會精彩生動起來
    01專欄原創|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十多年小學生作文培訓經驗,感像作文創建人)02兩種方法搞定比喻和擬人學會這兩種方法,孩子搞定比喻和擬人修辭,作文語言立馬精彩生動!孩子們,在寫作文時,要儘量多用一些動詞、形容詞,使你的文章因詞彙豐富而變得生動;其次還要儘可能充分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讓你筆下的事物活靈活現。語言的修辭要充分地與想像力結合起來,儘量以嶄新的視角來對這個事物進行修辭,這樣你的文章才會給讀的人帶來驚喜。
  • 詩歌鑑賞修辭篇之比喻(一)▏杜娟老師專欄
    比就是用來打比方,比喻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連繫二者的詞叫比喻詞。詩詞中用比的主要方式有:單喻、博喻和全喻。今天我們主要講單喻。單喻就是用單一的喻體來比喻某一本體,喻體和本體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用「山」喻愁,愁緒像終南山那樣高。
  • 暑期作文公益訓練營 第四講 好玩的修辭(誇張 比喻 擬人)
    今天我們練習三種修辭:誇張,比喻,擬人。 &34;的功能就是修飾詞句,讓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做到言之有物,並將事物描寫得更生動。 修辭是作文的化妝師,可以將你的文章打扮得&34;,深深吸引讀者去閱讀。 修辭又可以強化遣詞用句,讓文章產生多種面貌,不至於刻板單調。
  • 肖明虎 || 喻證法和比喻修辭的區別
    但是喻證法同比喻的修辭手法也往往容易混淆,有的學生誤認為,只要議論文中運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就以為是比喻論證,其實,這兩者是有一定區別的。讓我們先看一個比喻論證法的例子:有一位高三學生寫了一篇《祖國,我的母親》的議論文,其中有這麼一段:「誠然,我們多災多難的祖國眼下還不怎麼富裕,物質生活方面不如西方國家,這也是事實。
  • 修辭手法之比喻
    比喻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
  • 爸爸批評說作文不生動,語文老師出招:多用用比喻修辭手法呀
    我看了一篇作文,確實如她的爸爸所說,不夠生動,我就問這個孩子:「你的作文是一篇記敘文,裡面也有景色描寫,老師怎麼一個修辭手法都沒有看到啊?」孩子拿過作文本仔細找起來,確實一處修辭手法都沒有。我就跟她說:「如果想讓自己的作文生動起來,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增加細節描寫,比如用點修辭手法,你可以先從最簡單的方法開始,在你的作文裡增加一些修辭手法,而修辭手法小學生最常用的就是比喻,你試著用用吧。」然後這個孩子就在句子裡增加了若干的比喻句,結果是生動多啦。
  • 頂真修辭,三年級到底能不能講?
    如果從修辭格角度讀這兩段文字,尤其是第一句,作者使用的修辭不只是「頂真」,還有「類疊」呢!那教參上怎麼說?教參是這樣的: 很明顯,教參不讓老師說「頂真」,編寫教材的專家還不知道這裡還有其他修辭呢!明明訓練了,不讓老師說,這就好比學了幾年語文,學了那麼多字,學了那麼多課文,寫了不少作文,千萬不要說這是「語文」課一樣。
  • 中考語文考點:常見修辭方法
    《新課程標準》對常見修辭方法的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是常見的修辭方法。複習時我們要注意提高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些常見修辭方法的能力。這種能力既包括正確辨析具體語句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並能分析其特有的表達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確使用修辭手法的能力。修辭部分的複習,應注意與實際語言運用相結合。
  • 脫稿講話高手在講話中常用的修辭方法之比喻修辭法舉例
    今天分享的是怎樣說得更動人的內容,這次分享的是在遣詞造句上要「修辭」中的常用「比喻」的內容。1921年,毛澤東在安源叫礦工識字,他用的就是打比喻的方法。比如,在講解「工」字的時候,他這樣解釋:上邊一橫線是「天」,下邊一橫線是「地」,中間一豎代表工人階級自己。工人腳踏實地,頭頂著天,是頂天立地的。
  • 雅思口語考試中比喻修辭的運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雅思口語考試中比喻修辭的運用 2012-01-17 15:33 來源:新東方論壇 作者:
  • 眾家說語文 鄭桂華:以「比喻」為例談小學修辭教學內容的構建
    老師用TTP打出課文「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老師:為什麼像小船好呢?學生……老師:因為兩頭尖嘛。教師讓學生在圖上指出「兩頭尖」的地方。翻開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我們只能找到一兩句籠統的關於修辭的表述,(只在「附錄」部分的「語法修辭知識要點」中,列有「五、常見修辭格: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但又強調,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範圍),不管是年段,還是學習水平,都缺乏明確具體的要求。與此相應,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關於比喻的專門知識、專門訓練自然也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