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住在高層建築中
發生火災了
你知道該如何逃生嗎?
可以關門躲起來嗎?
躲起來幹嘛?趕緊跑啊!
往樓上跑還是往樓下跑呢?太嚇人了,我還是躲衛生間吧!
躲衛生間太危險了吧,不過跑出去也很危險,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是不是暈了?
別著急
「藍朋友」慢慢告訴你
先來看看幾個案例吧
案例一
2010年1月1日下午5時左右,重慶加州城市花園小區居民樓發生火災,火災從加州花園小區A4幢2層一居民樓陽臺起火,火苗呈立體狀燃燒,引燃外牆保溫層及雨棚,迅速蔓延至30層陽臺。所幸樓內居民撤離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案例二
2019年12月23日,凌晨3時許,湖南長沙勞動東路一小區發生火災。由於煙過大,不少居民出不了門只能在屋內等待救援。不幸的是,有一家兩口本應在 15 樓的房間內,然而卻在 24 樓被發現,事後送醫無效身亡。居民感嘆:「如果他們沒出門,不往上跑就好了…」
案例三
2019年6月16日,浙江溫州樂清市一高檔小區19樓凌晨突然起火,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據了解,起火建築為25層鋼混結構的商品房,單層面積約185平方米,起火源位於19樓內客廳,火災過火面積約4平方米,燃燒物質為家具。
隨著城市的快速建設
城市中高樓聳立
在享受城市更新帶給我們生活變化的同時
高層住宅火災帶給我們的教訓
也是極其慘痛的!
高層住宅火災為何後果如此嚴重?
根據近期案例
小編總結出以下幾個關鍵點
1.傷亡多
上述案例大多發生在凌晨,人們在熟睡中,錯過了逃生的最佳時機,火災最重要的是初期滅火和中期爭分奪秒的逃生。因此,在家裡裝個煙霧報警器非常重要,夜深人靜的時候它是唯一能提醒你逃離火災的鬧鐘。
2.火勢大、燃燒快
高層著火快的原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煙囪效應」,高層建築內部上下貫通,內部存在大量疏散樓梯、豎向管道井等加速蔓延。二是保溫層等易燃物的燃燒加速了這一進程,燃燒過程中生成的有毒氣體更是造成滅火救援和人員疏散的困難。
3.救援易受阻
高層小區由於人口集中,車輛、雜物、路樁等將消防通道堵塞,嚴重影響逃生和救援。
4.人員密集、危險源多
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用電用氣用火不規範,樓道內堆放雜物,電動車違規停放亂充電等,甚至烤火取暖、「燻臘肉」等都有可能引發火災。
發生火災後能躲在衛生間嗎?
如果要跑那麼到底往哪裡跑?
往樓上還是樓下跑?
聽「藍朋友」娓娓道來
該不該躲在衛生間裡?
有人認為衛生間有充足的水源,有條件向門潑水降溫,也可以製作溼毛巾等逃生的輔助物,可以「避火」。
衛生間的位置比較小且隱蔽,這就會導致救援時沒法第一時間搜索到,會延誤獲救時間。最致命的一點,有的衛生間窗戶太小,甚至是個沒有窗戶的極度封閉空間,無法向外界發求救信號。一旦煙霧突破門戶,容易缺氧致人昏迷甚至窒息死亡,逃生概率反而更低。
衛生間能不能躲?
要看具體情況
絕非一概而論
浙江寧波鎮海區這對母子的操作
就堪比教科書式自救
2013年6月19日晚上8點,寧波市鎮海城區一小區失火。起火樓層樓上的戶主朱女士沉著冷靜,她把衛生間裡的水龍頭都擰開,讓8歲兒子蹲進去。她又搬來了一床被子,用水浸溼後堵住衛生間門,防止濃煙進入,順利等到消防救援。
如果家中衛生間門不是易燃的pvc材質
且有便於求助的窗戶
那麼當樓內火勢和煙都較大
無法撤離時
躲衛生間就顯得很必要了
畢竟衛生間有水源
可以打溼棉被堵住門口防止煙氣進入
向窗外發出求救信號並等待消防救援!
「小火快跑」還是「大火關門」?
一是自己家裡起火,而且你無法撲滅,這時候,如果火沒有擋住你的路,就要趁早跑,再燒一會兒就麻煩大了。二是別人家裡起火,有可能燒到你家裡來,這時候就要擇機跑出去,也就是常說的「小火快跑」。
如果樓梯間裡濃煙不斷,這時樓梯間就是個大煙囪,就不要跑出去了!做好防護,等待救援更好,這就是所謂的「大火關門」。
到底向上跑還是向下跑?
如果樓梯間裡面的濃煙不大,就可以往下跑;但如果樓梯間裡濃煙很大,這時很難跑過煙,不如在家用溼毛巾把門縫堵實,等待救援。
但如果樓層共25層,家住22層以上,樓頂又有開口,下面某家著火了,出門一看煙比較大,那憋一口氣跑到樓頂上,也是一個辦法。
不管怎樣
當不清楚起火位置時
都不能貿然開門
也不能盲目逃生
對於經歷過火災的人來說
火災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但是物質上的
更有心理上的
希望大家時刻銘記消防安全知識
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