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重慶而言,2019年的結束與2020年的開始,都伴隨著一場大火。
2019年12月30日,重慶涪陵區踏水橋小區一居民樓發生火災,造成六人死亡,原本幸福的一家八口,只剩下不在家的兩位老人。2020年1月1日,重慶渝北區加州花園小區一30層的高樓發生火災,起火的A4棟外牆保溫層幾乎被整個點燃,火苗呈立體狀燃燒,火舌迅速竄至部分屋內,很多居民遭受了巨大財產損失。
而這並非個例,2019年冬天,多起高層火災接連發生。有人稱以後買房絕不買高層,也有很多住在高層的人開始害怕,如果遇到這種高層火災的是我,又該怎麼辦?
每日人物採訪了一位已經退役的前武警消防戰士,他曾在某消防部隊呆了六年,出警3000多次,參與過多起高層火災、化學災害等事件的搶救,以下是他的自述。
文 | 高瑜鍵
編輯 | 蕭禱
運營 | 小翠
1
重慶火災的那件事,現在官方的事故調查報告還沒出來。據我個人分析,高層火災不外乎兩個可能,外牆的保溫材料不合格,或者牆外有很多雨棚之類,私搭亂建的可燃物。
我們住的房子,在建設完成後,外牆上基本都要做一層保溫層。保溫層的材料就跟泡沫一樣。你燒過泡沫嗎?或者至少你燒過塑膠袋嗎?你想想那種速度,如果保溫層的保溫材料阻燃性不合格的話,一旦失火,很容易就會順著燒上去。就我的經驗來說,一座這樣的大樓,從樓底燒到樓頂,差不多是十來分鐘的事。而且,有些家庭會在陽臺上私搭亂建,再加上晾曬的衣服,屋裡的窗簾,外層著火後,會順勢蔓延到陽臺上,然後再蔓延到沙發,最後全部燒起來。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警就是高層救援。當時我們剛剛參加完軍區演練,出警電鈴響了。
我們的電鈴跟學校裡下課鈴的聲音差不多,只不過在這裡,它意味著一件天大的事。只要電鈴一響,無論你今天是值班還是備班,無論你是在吃飯、洗澡還是上廁所,都必須立刻集合,夏天45秒,冬天1分鐘,消防車載著我們駛出營門去往火場。
這場火災發生在一個高樓的管道井裡。管道井裡本來堆積了一些枯葉,有人不小心扔下去一個菸頭,火就被點著了,迅速地從一層燒到三十多層,一棟樓的人都被困在裡面。
現場火勢很大,被困的人扒在窗戶旁,看到我們過來就推開窗戶大喊「救命」。我站到樓下喊話:「大家都不要擔心,先把窗戶都關上,我們馬上就會到你們家裡去救援。」
我讓他們暫時在家裡呆著,是因為管道井的火蔓延到家裡去的速度很慢,可樓道裡充滿煙霧,很容易被燻到,很危險。我也擔心大家一起往外跑,人員較多容易出現踩踏事故。
一說著火了,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都是趕緊跑。很多人會覺得住得低,逃生的概率更大一些,跳下去就可以了。但在我看來,火災的發生不分高低層,發生火災,高層和低層的損害性、危害性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各項消防驗收都合格的話,高層跟低層理論上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就跟地震一樣,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當然如果真遇到大火,3層以下跑下去相比較來說會容易一些,但3層以上跟30層的差別也不是特別大,還是要看幾樓著了,著的面積有多大,並不是很絕對。
其實不應該用低層和高層來區分安全程度,更應該用老舊小區和新建小區,用物業、消防措施的好壞來區分。
現在很多火災都發生在低層,確切地說,是老舊小區的低層。因為房地產商也要賺錢,這兩年新建的低樓層小區變少了,現有的低層房很多都是老舊小區。這裡的物業普遍不完善,居民缺乏防範意識,又以老年居民居多,存在很多亂接電路,違規使用電熱毯、小太陽等大功率電器的行為,還有很多住戶還在使用煤氣罐,發生火災的概率自然就往上漲。相反,一些新建的高層小區,物業消防管理做得好,也安裝了煙霧報警器,消防措施相對比較完善。
那次雖是高層著火,但是火勢一直都被控制在管道井裡。大概三四個小時吧,我們就順利把火撲滅,把被困群眾都救了出來。
▲ 受訪者參與的救援。圖 / 受訪者
2
有的人覺得火不留情,但是大家也不用談火色變。
之前有人問過我,在火災現場有人把手指生生插入自己脖子,是真的還是假的,就個人經驗來說,我覺得可能性幾乎為零。在火災現場,那些可燃物燒著以後,會產生大量的濃煙,吸上幾口,人可能就昏迷了,火災中很多人實際上是被燻死的,不會有什麼力氣來插自己的喉嚨。
遇到著火的情況,大家一定不要慌張。我之前遇到過一次火災,是在一個小區,有人在樓道裡給電動車充電,過充導致電動車燒起來了,煙霧很大,但其實這種火勢蔓延的速度並不快。我們都沒想到那起火災還能死人。結果就有一個讀高中的小姑娘,一看煙很大,慌了就往下跑,結果吸入毒煙,太可惜了。
很多人會問我要不要在家裡裝煙霧報警器,要不要買防毒面具,配消防繩,我們都叫它高層逃生緩降器。我覺得有條件的話,煙感要安,防毒面具、消防繩這些東西,家中常備肯定也是最好的。但實際上在遇到火災的時候,人的本能反應都是慌亂的,你的這些防毒面具之類的,還不知道放在哪個柜子裡吃灰呢。實際上,只要記著別慌,拿家裡常見的毛巾、衣服、被子,用水打溼捂住口鼻,然後按照消防員的指揮等待救援,或者是自救,就可以了。
離開消防後,我還是很關注消防新聞。這次的重慶火災大家關注的另一個點是路邊的車輛亂停亂放,影響救援。
這種亂停亂放,我以前遇到的真的太多了。有一起高樓火災,起因是一家住戶開淘寶店,家門口堆了很多紙箱,被點著了,門口溫度變得特別高,把那家住戶和他樓上的鄰居都困在了火場裡。小區的物業管理很混亂,有很多私家車停在消防通道裡,我們的車堵在外面根本過不去,只能把水帶鋪過去滅火。最後的結局是,那位淘寶店主不幸去世,鄰居有4人跳樓,我們的救援失敗了。
之前還有一次廠房著火,馬路兩邊全部停滿了車,我們的消防車最後離火場500多米完成的救火。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特別著急,想趕緊衝進去滅火,聯繫不到這些車主的時候,真的恨不得把這些停車的人拖出來打一頓。
有些車主會留下挪車電話。我打過去,說「我是消防隊的,你小區裡發生了火災,抓緊時間把你的車給移走,你要是不來,我們就把你的車給處理了」。一般聯繫到的車主都會答應過來挪車,但是時間已經耽誤了。
其實我們把他們的車掀了是合理合法的,也不需要賠償,但我們最多是把車抬到一邊,不對他的車造成任何損害。但如果說前方遇到一些特別緊急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死亡的話,我們也會採取必要措施,把他的車給掀開。後來我們專門購買了一批移車器,就是為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在不損傷車的情況下把車及時挪開。
而且,如果物業不夠健全的話,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沒法用的。很多高樓,水壓是不夠的,火災出現的時候,要物業先去給消防管道加壓,我們才能用樓道的消火栓救火。但很多物業根本就不懂這個加壓設備的操作,只能靠消防車進行加壓。
除此之外,像雲梯車這種消防設備,也需要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才能夠用,怎麼也得留出20米左右的空間,有一些小區在建設的時候留的空間不足,連車都開不進去,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抓瞎。
3
其實做消防員,日常訓練挺苦的。我們的訓練主要分成體能訓練和業務訓練,體能訓練要練跑步、憋氣等,還要帶著20到50斤不等的水帶負重登樓。業務訓練更專業一些,有水槍、水帶、梯子的使用,還有救援繩的使用等。
我們還要訓練「跳樓」,其實就是如何使用救援繩從樓上自救或救人。消防隊訓練的那座樓很陡,而且沒有窗戶,是全開放式的,我有一個戰友有恐高症,不敢往下跳,後來教官就讓大家把他綁到繩子上,一腳就給踹到樓下去了。在那個樓上吊了一上午,他的恐高症就好了,後來慢慢敢自己下去了。
之前有一次訓練的時候,我要下到一個深井的模擬環境中救人。那個井有三層樓高,我要用繩子把自己吊下去,可能是我繩結沒打好,也可能是我有點胖,下去時繩子開了,我就掉下去摔暈了,大概有五六分鐘吧,什麼都不知道,戰友們都要打電話叫救護車了。好在那下面是個沙灘,我沒一會就醒來了。醒來後活動幾下,感覺也沒什麼大事,下午繼續參加訓練。後來一咳嗽,發現自己吐出來好多沙子,估計都是那時嗆進去的。
火災現場一般電力會中斷,我們還要學會在黑暗裡找人。這個訓練很恐怖,教練會在一片像個小公園那麼大的山區中藏進去一個假人,然後只跟你講有這麼一個人員被困,別的什麼都不說,讓你把他找出來。這項訓練都是在晚上開始,大半夜我們在山裡跑來跑去,來回摸索,去找那個假人。
在部隊幹了六年,我出警3000多次,我記得有一次大年三十我連續出警32次,連飯都是在車上吃的。
平常我們也接受過很多心理訓練,可以說都已經習慣了,第一次看見有人死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可我也怕死,誰不怕死呢?每次救援時,有人在我面前求救,那種感覺特別深刻。
受傷是在所難免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出一個原油管道著火的火警。那個地區是個比較偏的縣,有小偷會去鑿原油管道偷油,偷完後又沒有堵上的能力,結果原油就流了出來了,流到附近的一片湖裡。那個湖邊有很大的一片蘆葦蕩,就有村民去那裡燒荒,一把火下去,原油就點著了。
原油必須要用泡沫才能撲滅,那場火我們搶救了兩天。其實在靠近火堆的時候,人是能感受到,裸露在外面的皮膚是很脆的。長時間呆在那裡,我們的皮就被烤裂了,露出來一道道的縫隙,那些野草燒完之後的草木灰,就都順著風落進去了,隨著皮膚的癒合長在裡面,一道道的都是灰,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半年之後才終於洗掉。
但幸運的一點是,我們中隊的這幫兄弟,雖然大家都受過傷,但都還好好的。
我現在都還記得我退役的時候,最後那場火災結束後,我們坐著車回到消防隊,我先是把外面穿的滅火服脫下來,放回去,然後回到房間,把身上穿的軍裝脫下來,放回去,最後換上我自己的衣服。該說的話早就已經說過了,我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了我呆了六年的消防隊,坐上了回家的車。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