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認證機構被撤銷 /註銷《認證機構批准書》!

2021-02-17 我要測

認證認可,本質就是傳遞信任,是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質量認證評價,以解決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講,認證認可制度是質量管理的「體檢證」,是市場經濟的「信用證」,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

截止2021年1月,有效認證機構729家。2020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了10家認證機構被撤銷6家機構被註銷《認證機構批准書》的公告。其中2家由於不能持續符合認證機構資質審批法定條件和能力,8家為出具虛假認證。具體詳情如下。     

1、上海中致威認證有限公司


市場監管總局授權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對上海中致威認證有限公司(批准號:CNCA-R-2015-177)出具虛假認證結論案依法立案調查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法撤銷了上海中致威認證有限公司《認證機構批准書》。

2、北京中檢首信質量認證中心

市場監管總局授權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對北京中檢首信質量認證中心(普通合夥)(批准號:CNCA-R-2018-411)出具虛假認證結論案依法立案調查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法撤銷了北京中檢首信質量認證中心(普通合夥)《認證機構批准書》。

3、黑龍江省國安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中心

市場監管總局授權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對黑龍江省國安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批准號:CNCA-R-2016-227)出具虛假認證結論案依法立案調查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法撤銷了黑龍江省國安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認證機構批准書》。

4、廣東沃爾德認證檢測有限公司

市場監管總局授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對廣東沃爾德認證檢測有限公司(批准號:CNCA-R-2018-390)出具虛假認證結論案依法立案調查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法撤銷了廣東沃爾德認證檢測有限公司《認證機構批准書》。

5、深圳建豐國際認證有限公司

市場監管總局授權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深圳建豐國際認證有限公司(批准號:CNCA-R-2017-304)出具虛假認證結論案依法立案調查並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法撤銷了深圳建豐國際認證有限公司《認證機構批准書》。

→本文為非完整篇,查看完整版認證機構被撤銷 /註銷《認證機構批准書》分析原因,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推薦 

| 添加我要測小助手「測老哥2號」(celaoge20200601)

相關焦點

  • 又一認證機構被撤銷,已發上千張證書,什麼樣的機構才靠譜?
    遇到好的認證機構,頒發的證書公信力強、含金量高,自不用說;而遇到的有些認證機構呢,成立沒兩年賺夠一筆就跑路,或者被認監委查出騷操作抓住小辮子,暫停或撤銷認證資格,留下倒黴的客戶和失效的證書,就得不償失了。最近,又有這麼一家認證機構加入了被撤銷的隊列中——深圳建豐國際認證有限公司。
  • 經認監委批准目前我國共有各類認證機構182家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 李薇薇)根據最新統計結果,目前我國經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可以從事認證活動的各類認證機構有182家。    這是國家認監委副主任謝軍在8日召開的電能(北京)產品認證中心第二屆管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的。
  • 認證潛規則:誰來認證認證機構?
    認證機構需要依靠企業的認證業務獲取利潤,企業也需要依靠機構的認證來增強競爭力,而站在市場的終端,廣大消費者更需要認證——除了認證,他們還能相信什麼?  認證的根基,是第三方所產生的公信力。然而這樣的利益共生關係,卻使得認證的公信力註定要大打折扣。  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供的合法認證機構名單上,記者查詢到的具備有機產品認證資質的機構有17家。
  • 中國產品質量認證中心等五家認證機構為非法
    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姜雪麗、齊中熙)記者從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獲悉,經調查發現:中國綠色市場認證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質量安全監管認證中心、中國質量認證標準協會、中國產品質量認證中心、中國綠色環保產業認證委員會5家組織未經認監委批准設立,是非法認證機構。
  • 國家市監總局回應CE認證造假:已對2家國外認證機構進行了網上警示...
    會上,有記者提問,企業出口口罩到歐洲需要獲得CE認證,有網民反映,現在花錢就能辦到CE證書,請問這種情況是否真實存在?如果存在的話,請問打算採用哪些監管措施?如果企業遇到這種辦證的情況,辦了假證應該怎麼辦?
  • 有機認證機構介紹
    國家環境保護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OFDC)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有機產品研發、檢查和認證的機構,也是中國唯一獲得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簡稱IFOAM)認可的有機認證機構
  • 18批次有機產品不符合認證要求,涉及8家認證機構
    喜歡買有機產品的消費者注意啦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最新認證風險預警18批次有機產品抽樣產品不符合認證要求為監測認證活動相關方的工作質量和認證風險,推動認證有效性和公信力的提升,根據《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於近期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有機蔬菜、食用菌、葡萄酒等9類產品
  • 新版食品安全法對檢測認證機構的要求
    復檢機構出具的復檢結論為最終檢驗結論。復檢機構與初檢機構不得為同一機構。復檢機構名錄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農業行政等部門共同公布。   食品生產企業可以自行對所生產的食品進行檢驗,也可以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 國家認監委認定5家組織是非法認證機構(名單)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姜雪麗、齊中熙)記者從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獲悉,經調查發現:中國綠色市場認證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質量安全監管認證中心、中國質量認證標準協會、中國產品質量認證中心、中國綠色環保產業認證委員會5家組織未經認監委批准設立,是非法認證機構。
  •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發布《2017認證機構發展報告》
    《報告》顯示,認證證書總量在1萬張以上的51家認證機構合計市場佔有率為76.38%,認證證書總量在5000張以上的77家認證機構合計市場佔有率為 88.87%,認證證書總量在200張以下的認證機構有177家。
  • 認監委:"中國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為非法認證機構
    記者近日從國家認監委獲悉,國家認監委日前根據舉報,認定名為「中國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組織為非法認證機構。    經查,「中國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設立並未經國家認監委批准,卻利用編造虛假機構名稱的手段,在社會上開展「中國樓梯扶手十大知名品牌」的評比活動。該組織的評價活動屬於非法認證機構開展的違法認證活動。
  • 學歷認證機構 廣東只有一家
    針對有單位進行「認證」牟利,省教育部門澄清  本報訊記者區健妍、通訊員王創報導:近來,有單位和個人利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歷證書查詢網站信息,進行學歷證書「認證」牟利。廣東省教育部門昨日對此作出澄清:學歷認證權威機構,廣東省只有「省教育廳學歷認證中心」一家。
  • TUV南德獲得CNAS 17065認證機構認可
    上海2020年12月18日 /美通社/ -- 12月16日,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最終審定批准,認證機構 -- 南德認證檢測(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UV南德)符合《產品、過程和服務認證機構要求》(CNAS-CC02,等同ISO/IEC 17065:2012),正式獲頒CNAS認證機構認可證書。
  • 教育部公布最新留學中介名單 資格7機構註銷
    為了規範自費留學中介機構,教育部每年都會定期對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的資質進行審核,並通過其涉外監管信息網予以公布。日前,教育部公布了最新認證名單,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公布名單有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落榜機構數量明顯增多。
  • TUV南德獲得CNAS 17065認證機構認可_易車網
    上海2020年12月18日 /美通社/ -- 12月16日,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最終審定批准,認證機構 -- 南德認證檢測(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UV南德)符合《產品、過程和服務認證機構要求》(CNAS-CC02,等同ISO/IEC 17065:2012),正式獲頒CNAS認證機構認可證書。
  • 10類產品列入首批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
    認證機構應根據法律法規和技術要求,明確申請認證所需的資料(應至少包括認證申請書、合同、認證委託人/生產者/生產企業的註冊證明等)。認證委託人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委託,認證機構應對認證委託進行處理,並及時反饋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信息。(二)初始檢查。
  • 中國18家風電行業檢測認證機構名錄統計!(2019版)
    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小編整理了目前國內18家風電行業檢測認證機構名錄,如有遺漏請留言補充!(註:排名不分先後)  機構簡介:  北京鑑衡認證中心(China General Certification Center,簡稱「鑑衡」或「CGC」)成立於2003年,是第一家經國家認證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致力於為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認證的機構。
  •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參加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質量認證助力...
    12020年11月9-11日,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和會昌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三家認證機構共同協辦,以「質量認證助力會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進企業、進鄉村、進校園「三進」系列活動在贛州市會昌縣舉行。
  •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對認證機構、認證人員和檢驗機構的執法稽查工作
    通知要求,加強對認證機構、認證人員和檢驗機構的執法稽查工作,依法查處認證違法行為、未經批准非法開展認證活動的行為以及檢測機構執行標準不到位問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為進一步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違法行為,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抓好「六穩」工作開展,推進「六保」任務落實,促進國內大循環,根據2020年工作部署和全國市場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現就按照時序完成質量、計量、認證、標準化領域執法工作
  • 如何申請成為強制性產品認證的認證機構、實驗室及檢驗機構
    指定計劃包括擬指定機構的業務領域與數量、產品範圍、對申請指定的機構的要求、指定程序和相關時限規定等。      指定業務領域涉及國務院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的,國家認監委向國務院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就相關指定方案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