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礎知識整理

2021-02-25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大家好,我是趙老師

今天趙老師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生物基礎知識整理!超級實用哦!家長給孩子轉發吧!是高中生學習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資料!超級實用!選對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提升,都有事半功倍作用!

廢話少說,直接上乾貨

需要下載列印完整高清電子版的進入公眾號後臺,回復文末紅色關鍵字就可以免費下載。更多資料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公眾號。

1.病毒不能用培養基直接培養,其原因是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生活。2.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本質區別是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而原核細胞沒有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3.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統一性表現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核糖體,都含有遺傳物質DNA。4.細胞學說建立的突出意義是闡明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1.生物體內元素的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細胞中產生水的細胞結構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等。3.休眠或越冬的植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下降,正在萌發的種子中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則上升。4.哺乳動物的血鈣過多,會出現肌無力症狀,由此說明無機鹽對於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5.還原糖遇斐林試劑可生成磚紅色沉澱,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而蛋白質遇雙縮脲試劑呈紫色。1.寫出胺基酸的結構通式:。2.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共同特點是:每種胺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3.脫水縮合的過程是:一個胺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胺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4.胺基酸分子以脫水縮合的方式形成肽鍵,由肽鍵連接胺基酸分子形成肽鏈,肽鏈盤曲、摺疊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5.蛋白質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盤曲、摺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6.蛋白質的功能是: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具有催化、運輸、免疫、調節(信息傳遞)等功能。1.核酸的功能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2.DNA和RNA在化學組成上的區別為五碳糖和含N鹼基(T和U)的不同。3.一個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的鹼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4.糖類的主要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質,大致可以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三類。1.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製備細胞膜的原因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膜、線粒體膜等膜結構。3.細胞膜的功能有:(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4.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5.細胞核的功能是: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1.分泌蛋白研究方法:可用同位素標記法,但獲取某細胞器時可採用差速離心法。2.分泌蛋白經過細胞膜的運輸方式為胞吐,需消耗能量,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構特點。3.生物膜使真核細胞區室化,對新陳代謝的意義:減少彼此幹擾,保證化學反應高效、有序地進行。4.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5.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6.生物膜系統的組成:由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細胞器的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1.滲透作用的發生必須依賴的條件是:半透膜和膜兩側的濃度差。2.原生質層的組成是: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膜之間的細胞質。3.成熟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且原生質層比細胞壁伸縮性大。4.自由擴散與協助擴散的共同點是:物質順濃度梯度擴散。5.主動運輸的特點是:需載體、需能量,一般逆濃度。6.胞吞和胞吐的共同點是:運輸的都是大分子、都需能量、都依賴於膜泡運輸。1.酶的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能顯著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2.關於酶全面而準確的表述是: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3.溫度、pH與酶活性之間關係的表述是:在最適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4.過酸、過鹼或溫度過高使酶永久失活的原因: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5.ATP的分子結構可以寫成簡式:A—P~P~P,其功能是直接給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1.有氧呼吸的表述是: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2.無氧呼吸的特點是:細胞不需要氧的參與,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將葡萄糖等有機物不徹底氧化分解,釋放少量能量,產生少量ATP的過程。3.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實質是: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形成ATP。4.有氧呼吸三個階段的在真核細胞的場所分別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線粒體內膜。1.葉綠體中4種色素對光的吸收情況是: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蔔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2.四種色素在葉綠體中的分布是: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3.光反應階段的2項重要變化是:葉綠體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將H2O分解後生成NADPH和O2;同時形成ATP的過程。4.暗反應階段的重要過程是: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等過程。5.光照突然停止,其他條件不變,C3和C5含量的變化是:C3上升,C5下降。6.表述CO2中碳原子的轉移途徑是:CO2→C3→糖類等有機物。1.表述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物質變化的不同:光合作用是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細胞呼吸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或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2.表述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能量變化的不同:光合作用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細胞呼吸是將有機物分解,產生ATP的過程。3.如果用O2的變化量表示淨光合速率,準確的表述應是:一定時間內O2的釋放量。4.真正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的關係:真正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顯微觀察時細胞數目最多的時期為間期的原因:間期在細胞周期中佔時最長。2.細胞分裂間期的主要變化是: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細胞分裂間期細胞核內的主要變化是:DNA分子的複製。3.細胞分裂的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布於紡錘體的中央。4.選擇中期觀察和計數染色體的原因是:染色體已高度螺旋化,形態穩定,數目清晰。5.用藥液使組織細胞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的步驟是:解離。7.某時期細胞在細胞周期中所佔比例的表示方法是:該時期細胞數目與觀察細胞總數的比值。1.減數分裂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的時期和原因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體分離。2.減數分裂中染色單體消失的時期和原因是:減Ⅱ後期、著絲點分裂。3.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質均等分裂和不均等分裂的細胞分別是: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第一極體;初級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4.交叉互換發生的時期和部位是:減Ⅰ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6.受精卵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其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幾乎全部來自卵細胞。7.觀察減數分裂最常用的動物材料和植物材料分別是:精巢、花葯。1.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DNA含量不同的原因是:減數分裂時DNA複製1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有絲分裂時DNA複製1次,細胞分裂1次。2.姐妹染色單體上含有等位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是:交叉互換。3.減數第一次分裂若同源染色體不分離,則形成的四個子細胞中兩個多一條染色體,另兩個少一條染色體,即四個子細胞都異常。4.減數第二次分裂時若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則由這個次級精母細胞產生的兩個精細胞均異常,而另兩個精細胞正常。2.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動物可以證明:動物體細胞核具有全能性。3.雌蜂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雄蜂證明:動物生殖細胞具有全能性。4.衰老細胞的特點:細胞體積減小,細胞核體積增大。6.癌細胞的主要特徵有:無限增殖、形態結構改變、易於擴散和轉移。7.癌細胞易擴散和轉移的原因是: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使細胞間黏著性降低。8.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1.相對性狀是指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2.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後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3)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到不同配子中。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利用自交法確定基因位置:F1自交,如果後代性狀分離比符合3∶1,則控制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後代性狀分離比符合9∶3∶3∶1或(3∶1)n(n≥2),則控制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於兩對或多對同源染色體上。3.利用測交法確定基因位置:F1測交,如果測交後代性狀比符合1∶1,則控制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測交後代性狀比符合1∶1∶1∶1或(1∶1)n(n≥2),則控制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於兩對或多對同源染色體上。1.形成配子時基因和染色體存在的平行關係是: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也是自由組合的。3.摩爾根對於基因位於染色體上所提出的假設是:控制果蠅紅眼、白眼的基因只位於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4.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存在交叉遺傳現象。1.人類遺傳病準確的表述是:由於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2.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3.多基因遺傳病是指:受兩對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4.監測和預防遺傳病的主要手段是:遺傳諮詢和產前診斷。1.格裡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使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2.艾弗裡的體外轉化實驗得出的結論是: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等不是遺傳物質。5.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1.DNA分子複製的時期:細胞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2.DNA複製需要的基本條件有: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3.DNA分子複製的特點是:半保留複製;邊解旋邊複製。4.DNA分子複製的意義是:DNA分子通過複製,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6.基因的本質描述是: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1.RNA和DNA在化學組成上的區別在於: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DNA中含有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2.對轉錄的描述是:主要在細胞核內進行,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3.對翻譯的描述是:以mRNA為模板,以胺基酸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胺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4.密碼子與胺基酸之間的對應關係是:一種密碼子只能決定一種胺基酸,但一種胺基酸可以由多種密碼子來決定。5.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兩條途徑:一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二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基因突變的準確描述是:由DNA分子中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2.基因突變的隨機性的表述是: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可以發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也可以發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3.基因重組的準確描述是: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4.同無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其根本原因是:產生新的基因組合機會多。1.染色體結構改變的實質是: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而導致性狀的變異。2.染色體組的準確表述是: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3.單倍體是指: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4.多倍體是指: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5.能產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創造變異新類型的育種方式是:誘變育種。6.能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集中到同一生物個體上的育種方式是:雜交育種。1.種群的描述是: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2.基因庫的描述是: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種群在生物進化上的地位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4.突變和基因重組在進化上的作用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5.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斷進化的原因是: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6.物種的表述為: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7.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1.營養不良導致組織水腫的原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血漿蛋白減少,血漿的滲透壓下降,組織液滲透壓相對升高,導致組織水腫。2.飯後,血糖有所升高,一段時間後又恢復正常,其調節過程是: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促進細胞對血糖的攝取、利用、儲存和轉化,從而降低血糖。3.糖尿病人出現「多尿」的原因是: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糖,滲透壓升高導致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困難,導致尿液增多。4.人在寒冷環境中經常會打「寒戰」,請寫出其反射過程:皮膚的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骨骼肌收縮。5.長跑運動員在比賽中尿液產生的很少,其原因是:運動員大量出汗,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上升,通過下丘腦的調節,使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尿量減少。1.有刺激不一定會發生反射,其原因是:反射的進行需要接受適宜強度的刺激,刺激過強或過弱,都將導致反射活動無法進行。3.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中,發生的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通過化學物質(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和突觸後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後,會引起下一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5.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以雙向傳導,但是在整個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興奮在突觸間只能單向傳遞。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貯存於突觸前神經元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1.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有促進新陳代謝和幼小動物的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其靶細胞是幾乎全身組織細胞。2.促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甲狀腺的發育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3.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細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4.激素調節的三大特點是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於靶器官和靶細胞。5.激素和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後就被相應的酶分解滅活。6.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係:一方面神經調節主導體液調節,體液調節可以看做是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另一方面,激素又能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1.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吞噬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淋巴細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質(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3.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後,在淋巴因子作用下,開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形成記憶B細胞。4.效應T細胞可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使靶細胞裂解死亡,病原體被釋放,進而被吞噬、消滅。5.二次免疫和初次免疫相比,反應更快、抗體產生的更多,患病程度輕或者不患病。6.免疫預防接種可以預防疾病的原因是:注射某種病原體的相應疫苗後,機體產生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可以長期存在,當機體再次接觸到該類病原體時,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快速產生大量抗體,消滅病原體。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是:單側光照射時,尖端產生的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發生橫向運輸,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再經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導致下部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速度快,植物向光彎曲生長。3.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發生在胚芽鞘、芽、幼葉和幼根中,而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韌皮部進行非極性運輸。4.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5.頂端優勢的原理: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側芽運輸,側芽生長素濃度高,抑制其發育,頂芽生長素濃度低,優先發育。1.種群的數量特徵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與死亡率及遷入率與遷出率,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2.直接決定種群密度的是出生率與死亡率、遷入率與遷出率,年齡結構是預測種群數量變化趨勢的依據。3.「J」型增長曲線的形成條件: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和其他生物的競爭等。「S」型增長曲線成因:資源和空間條件有限,隨種群密度增大,種內鬥爭加劇,天敵數量增多,從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4.在自然界中,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均會影響種群數量,故大多數種群數量總處于波動中。5.漁業捕撈中,讓魚的種群數量維持在K/2的原因是:K/2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種群的數量能迅速恢復,有利於魚類資源的可持續利用。1.群落指的是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它包括該地區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2.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佔據了不同的空間,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植物的分層現象主要與光照有關;動物的分層現象則與棲息條件和食物有關。在水平方向上, 群落的不同種群常呈鑲嵌分布。3.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稱為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相比,時間往往比較短的原因是:次生演替開始時,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條件,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5.自然條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著物種多樣化、群落結構複雜化、生態功能完善化的方向發展。6.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2.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3.太陽能經過生產者的固定進入生物群落,在食物鏈中以化學能的形式流動,以熱能的形式散失。4.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傳遞、逐級遞減的特點。5.生態系統的能量單向流動的原因:食物鏈中的捕食關係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不能逆轉;生產者不能再利用散失的熱能。6.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的原因:某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將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級。7.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農田除草、除蟲的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係,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1.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指的是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循環往復的現象。2.碳元素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CO2的形式循環的,在生物群落內部是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的。3.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等形式。4.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二者呈負相關。5.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是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1.人口增長不同於自然種群數量的增長,生物種群的消長的規律不完全適用於人口增長的情況。2.植被破壞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之一。3.各種汙染物經河流和空氣進入海洋,以及海洋運輸時的石油洩露和傾倒汙染物等造成海洋汙染。4.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價值、間接價值和潛在價值。6.建立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等是就地保護的最有效措施。1.限制酶具有特異性,即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並在特定的位點上切割DNA分子。DNA連接酶的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鍵。2.質粒是常用的載體,它是一種小型的雙鏈環狀DNA分子,具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及標記基因。3.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4.培育轉基因動物時,受體細胞必須是受精卵,培育轉基因植物時的受體細胞可以是受精卵,也可以是體細胞。5.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導入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技術,導入微生物細胞常用感受態細胞法。6.目的基因到了另一種生物體內能夠成功表達的原理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1.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主要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階段,脫分化的結果是形成愈傷組織,再分化的結果是形成根和芽。2.植物體細胞雜交需要用酶解法製備原生質體,所用的酶包括纖維素酶和果膠酶。3.無論是植物體細胞雜交還是動物細胞融合,都需要誘導。4.植物組織培養需要各種營養成分和植物激素,動物細胞培養也需要各種營養成分及血清。5.植物體細胞雜交可用於作物育種,動物細胞融合可用於單克隆抗體的製備。6.產生單克隆抗體的細胞是雜交瘤細胞,它既能產生單克隆抗體又能無限增殖。1.受精過程:獲能的精子穿過放射冠和透明帶→精卵通過細胞表面的糖蛋白相互識別→精子遺傳物質進入卵細胞。2.防止多精入卵的兩道屏障是:透明帶反應和卵細胞膜反應。3.胚胎發育過程: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腸胚→組織器官分化→幼體。4.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對供、受體的選擇和處理→配種或進行人工授精→對胚胎的收集、檢查、培養或保存→胚胎移植→移植後檢查。5.胚胎移植的優勢是可以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動物的繁殖潛力。1.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汙染,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2.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的基礎是物質循環;物種多樣性原理的基礎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協調與平衡原理的基礎是生物與環境的協調和平衡;整體性原理的基礎是社會、經濟和自然構成複合系統;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的基礎是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3.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的主要原理是物質循環再生原理、整體性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整體性原理和協調與平衡原理;大區域生態系統恢復工程和城市環境生態工程的主要原理都是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1.無菌操作技術包括消毒和滅菌,消毒包括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學藥劑消毒和紫外線消毒等;滅菌包括灼燒滅菌、乾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2.培養基的製備包括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等步驟,倒置平板的目的是防止培養皿蓋上的水滴滴入培養基造成汙染。3.大腸桿菌的純化包括平板劃線法和稀釋塗布平板法。平板劃線法要求多次劃線,稀釋塗布平板法要求菌液要充分地稀釋。4.微生物的計數要求製作多個平板,且每個平板上能長出30~300個菌落。5.尿素分解菌和纖維素分解菌的分離都運用了選擇培養基,前者所用的培養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後者所用的培養基中纖維素是唯一的碳源。1.果酒製作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一種兼性厭氧型微生物,通過有氧呼吸可以大量增殖,通過無氧呼吸可以產生酒精。2.果醋製作需要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它是一種好氧菌,所以果醋製作需要一直通入氧氣。3.腐乳的製作需要多種微生物參與,但主要是毛黴的作用。通過脂肪酶、蛋白酶等酶的作用,將一些大分子物質水解成小分子物質。5.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製劑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製劑有四類:蛋白酶 、脂肪酶 、澱粉酶 、纖維素酶。其中應用最廣泛、效果最明顯的是鹼性蛋白酶和鹼性脂肪酶。6.海藻酸鈉的濃度涉及到固定化細胞的質量。如果海藻酸鈉濃度過高,將很難形成凝膠珠;如果濃度過低,形成的凝膠珠所包埋的酵母細胞的數目少,影響實驗效果。

需要下載電子版可以先關注公眾號,然後進入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關鍵字【高中生物基礎知識整理】就可以免費下載電子版。資料以百度網盤發送(免費安裝),如果是壓縮包,先下載,再解壓。更多資料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點擊下方藍字,下載往期內容

01、100位高考狀元的學習絕招(347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

02、最全生物必考題(4頁,免費下載列印,全網獨家)

03、高中生物代謝模塊突破(288頁,免費下載列印,全網獨家)

04、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1頁,免費下載列印,全網獨家)

05、最新高中生物遺傳題專題訓練(16頁,免費下載列印,全網獨家)

06、高中生物鑑定類實驗總結

07、高中生物所有涉及「主要」問題及解析 (6頁, 免費下載列印,全網獨家

08、高中生物實驗涉及變量問題

09、高中生物易錯題解法總結(38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

10、高中生物孟德爾遺傳50題附帶答案(28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

11、高中所有遺傳學概念總結(18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

12、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1頁,免費下載列印,全網獨家)

13、高中生物遺傳學大題30道,突破這些,高考生物絕對沒為題了(2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載)

14、高中生物遺傳學大題30道,突破這些,高考生物絕對沒為題了(2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載)

15、高中生物計算公式總結(13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載)

16、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完整版(27頁,免費下載列印,僅送有緣人)

17、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8頁,免費下載電子版列印,僅送有緣人)

18、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11頁,免費下載電子版列印,僅送有緣人)

19、高中生物必背31條規律(6頁,免費下載電子版列印)

20、高中生物實驗總結,趕緊收藏

需要其它科目資料的關注如下公眾號,都是你喜歡的。

相關焦點

  • 衡中生物老師整理:高中生物各章節知識大全,備一份,成績不差
    衡中生物老師整理:高中生物各章節知識大全,備一份,成績不差生物課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分類、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的一門科學!生物在高中的學習中非常重要,是理科匯總的文科,如果孩子在初中沒有將生物基礎紮實好,等到了高中的學習就會非常的吃力,學習進度就會跟不上其他基礎好點的孩子。高中生物,雖然不是最難的科目,但是很多孩子不能獲得較高的分數,也不能轉化為自己的優勢科目。高中生物知識之間的聯繫性很強,學生需要將知識考點環環相扣,細細總結。
  • 高中生物:主幹知識歸納整理,正好是理科生需要的資料,拿去複習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高中生物,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於理科生來說,尤其如此。高中生物高考複習主要靠的是記憶,記得越多,考試的時候成就就會越好,當然記憶也是有方法的,不能整本書盲目的翻看記憶,這樣不僅效果不好,對學生來說也浪費時間,所以複習也是講究方法的。高中階段,尤其是高考前的幾個月,如何做好複習規劃很重要,因為高考要考試的科目很多,每個需要考試的科目都要認真複習,而在這幾門學科中,做好每個學科的規劃很重要。
  •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匯總,人手必備!想考高分的不要錯過!
    高中生物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按章節捋清知識點,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的題例、將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擴展,通過複習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以利於知識的遷移,這是學科能力綜合能力培養和提高的前提。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高考成敗!
  • 高中生物複習丨基礎知識梳理筆記+用心記憶=生物高分!沒騙你
    高中生物,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於理科生來說,尤其如此。要學好高中生物課,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還要有勤奮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高中生物知識點繁多,容易混淆,學會整理歸納是學好生物必備的能力。
  •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許多知識都可以量化,涉及到一些計算,是生物科學深入發展的標誌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
  •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重點歸納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  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2、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跨膜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需要載體的運輸方式是: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3、酶的化學本質: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 高中生物必背的基礎知識總結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  一、染色體結構變異:  實例:貓叫症候群(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  類型:缺失、重複、倒位、易位(看書並理解)  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1、類型  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  實例:21三體症候群
  • 高中生物必備的基礎知識匯總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  一、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態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術   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通過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   (2)操作   對已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   對已造成環境汙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善   (3)結果   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 最新整理!高中生物知識點大全,幫你備戰2021年高考
    (文末有高中生物知識點大全分享)一般來講,9月-12月是一輪複習時間,高中生物的學習要以書上的知識點為基礎,查漏補缺。為下一輪複習提升答題技巧做準備。不知道各位同學複習得怎麼樣了?團隊主講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他每次和同學們分享高中生物學習技巧的時候,都要反覆強調基礎知識。他說,答題技巧屬於逆向思維,沒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根本玩不轉。所以我們的助教老師,給班級裡的同學分享了一份【高中生物知識點大全】,是按照考綱最新整理的資料。
  • 高中生物:必修1-3基礎知識綜合內容精華版,備考吃透快速提分!
    高中生物是理綜三科中最簡單的一科了,文理參半,既不像物理那樣純理科邏輯思維極強,也沒有化學那樣內容繁雜零亂,生物總體上說來,是那種理科生文科生都喜歡的文理融匯的學科了。生物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生物相較其他學科來說,提分是較快且明顯的,無論是在平時考試還是在高考複習中,很多同學都是在搞定生物之後才將複習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學科上的。
  • 夯實高中生物基礎知識的步驟和方法
    根據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的特點,生物命題的思路是:「遵綱不循本」,即知識點的考查一般遵循說明不超越課本,但能力要求不一定是課本涉及的,可能會超越課本。也就是要求考生在複習時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於課本,但對能力的要求應高於課本。
  • 高中生物:基礎知識填空題歸納,包涵必修一二三的全部內容,收藏
    生物是一門特殊的學科,生物屬於理科,但是有文科的特性。相比於物理和化學,生物還是簡單許多的。現階段,高考生物考察重點逐漸從知識轉移為能力檢測。 所以,生物學科已經不是光靠「死記硬背」知識要點,就能學好的了。
  • 備戰2020高考: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考前最後梳理,吃透考試95+
    備戰2020高考: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考前最後梳理,吃透考試95+高中生物的必考知識繁多,從必修一到必修三幾乎每一章節的知識,在高考當中都會有所涉及。不少生物成績差的同學,也是常常嘆氣道:需要背誦的知識點這麼多,怎樣才能很好地將其掌握呢?尤其是細胞以及細胞質、還有染色體相關的知識點,更是難倒了不少同學。同學們要清楚一點就是,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自然相關的名詞和知識點是非常繁多的,若想高考生物考出好成績,就必須做到要將必考知識牢記於心。
  •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礎知識歸納(填空題版),建議拿去收藏
    高中生物作為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教會學生學習至關重要。高中生物的學習與初中生物存在較大不同,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之後,因為無法適應高中生物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而落下較多環節,最後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 如何打好高中生物的基礎
    根據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的特點,生物命題的思路是:「遵綱不循本」,即知識點的考查一般遵循說明不超越課本,但能力要求不一定是課本涉及的,可能會超越課本。也就是要求考生在複習時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於課本,但對能力的要求應高於課本。
  • 高中生物:提分技巧,樹狀圖知識整理,重點歸納,告別死記硬背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多而繁雜,如果你只是依據課本上的排序和排版去記憶,就會感覺十分抽象,並且不連貫,似乎每個地方都是重點,每個地方都需要背。最後什麼章節也都沒有掌握好。因此想要避免這個情況,就是要整理一個完整有條理的學習筆記。
  • 新課標高中生物知識網絡圖,思維導圖高清版,一到三輪複習必備!
    高中生物是文理參半的學科,整體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有很多,但畢竟生物是理綜三科之一,他的邏輯性、結構性還是很強的,就比如生物繁雜的章節和知識點,都是可以用邏輯引導的知識結構圖來整理規劃的。知識結構圖就是知識點的載體,而生物考試考查內容離不開各類知識點,因此,構建生物結構圖是很有必要的,這個結構圖可以使同學們對知識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系統認識,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梳理課本知識和分析、歸納、綜合的能力。
  • 生物老師悉心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精華知識,全班學生不下90
    生物老師悉心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精華知識,全班學生不下90生物是初中階段最不受重視的一門課程,很多學生包括一些老師對於生物這門課程的態度都是可有可無,上課學生不聽講,做其它科目的作業,老師也是採取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
  • 高考生物:必備基礎知識清單(人教版),黃岡考生人手一份!
    高中生物說難不難,但高分不易,對於生物學科的學習來說,僅有對知識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記憶。與其他學科相比,生物的知識點特別零散,考點也特別多,許多同學在考試時思維不流暢,這與知識記憶不牢固密切相關,因此,學生們要特別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牢課本中所有結論性的語句,才能夠遇題時大開思路,快速答題!生物要重視基礎的建造,不能只是一味盲目刷題。
  • 生物滿分並不難,及格更容易!高中老教師:高中生物實驗,太全了
    親愛的同學們~高中生物考的大多是知識點,因此很多同學只需要把基礎夯實就可以!當然,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知識——高中實驗!這部分也是很多同學的失分重災區,而且實驗往往出的是大題!這個分不能丟、也丟不起!今天,學姐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實驗總結,十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