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學生更像一門藝術!南信院教師組團參賽「師說新語」,記錄工作中的「愛與感恩」

2020-12-06 揚眼

「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火熱進行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們更是組團參賽。他們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向陽花語」欄目,定期和學生交流心得,寫下了一篇篇關於愛和感恩的閃光文字。

【師生之間的「感恩」讓教育更有意義】

南信院人工智慧學院的輔導員辛建中老師對於輔導員工作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在教育管理班級學生剛開始時,覺得只要憑著熱心、愛心、責任心教育管理學生,還怕管理不好嗎」?剛剛走上輔導員崗位的辛建中很快知道了什麼是「現實很骨感」。「伴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我發現,教育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班級教育管理工作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他逐漸摸索出一套教育管理方法與方式,「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與特點,我們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導師,不僅需要幫助他們獲得知識,還得完善並提升能力和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在大學階段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走出校園的學生都感恩辛建中的教誨。「去年我見到了2006級90616W中加班學生汪健,當初個性張揚的他已經是從事房地產的老闆,收入頗豐。」見到學生煥然一新的面貌,辛建中自然開心不已,從和學生的交談中得知,2006級90616W中加班的學生們發展都很不錯,有做公司總裁的,有當地部門黨組織書記的,還有當教師的。「在加學生薛晨的微信時,想起當初對他教導的嚴厲,我還擔心薛晨不會理我,但加了微信之後,他連稱恩師!如果不是老師的教育,不會有現在的成功。」

辛建中寫下的「向陽花的故事」,主題便是感恩。「畢業多年的學生依然記得我們,記得曾經給予過他們的幫助。而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正是老師再接再厲前行的動力源泉。」

【她說,愛學生更像一門藝術】

「依稀記得,第一次站立三尺講臺執掌教鞭時的那一絲忐忑,第一次促膝長談眼中泛起淚花的那一抹感動,第一次接過學生獎狀的那一份喜悅,第一次離別後重聚首時的那一個擁抱。」如果提問「為什麼選擇當老師」,南信院電子信息學院的姚鈴麗老師會給你一個極為動人的答案:愛學生更像一門藝術。

為了更好地關愛學生,姚鈴麗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一切閒暇時間都成了她跟學生交流的好時候,帶領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指導他們參加各類大賽……「我享受每一次孩子們舉起獎盃在我面前露出笑容的那份成就。我們的故事篇章裡有鬥智鬥勇的搞笑畫面,有教學相長的暖心場景,有嚴肅認真的教育指導,有情深意長的師生情誼……」

「我們班主任的工作職責說起來是一句話,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所有同學達成自己的學業目標。但做起來是真的不容易。」姚鈴麗舉了一個例子,自己曾經帶過一個十分沉迷網路遊戲的學生。「那是一個冬天,我得知學生不見了,急壞了,幾乎走遍了仙林的所有網吧,終於找到了他。那時候已經是深夜兩點了。」這一次難忘的深夜尋人,讓學生徹底改變。畢業時,他拿著畢業證書找到了姚鈴麗,對著改變自己人生的老師三鞠躬。「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何其有幸,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在書香氤氳中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姚老師說。

【每一朵「向陽花」都有自己的故事】

「教師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在學校官方微信開設『向陽花語』這個欄目,是想提供一個平臺,給老師們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或是與學生相處的故事。他們還會通過自己的朗讀,以文字+聲音的全媒體形式進行呈現。」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林虹告訴記者,「向陽花語」欄目開設至今,已有將近20位老師進行了展示。「向陽花是一種向著太陽生長的植物,充滿著朝氣,有著美好的寓意。在我們南信院校園裡,就有佔地60畝的大片向陽花海。將『向陽花』這個意向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可以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結合中心工作培養『四有』教師。同時思政教育更加『活』起來,挖掘教師隊伍的潛力,當好『築夢人』。」

【活動詳情】

》》》歡迎這樣的你趕快加入!

「2020師說新語」活動9月10日啟動後,將持續到2020年12月31日。無論你是幼兒園、小學、中學或是大學老師,不管你來自大中城市還是縣市鄉村,只要你對教育有所思考並樂於分享,我們都熱情歡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擔任過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工作中有大量與學生、家長接觸的過程,那就更好了。也許你已經長期記錄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故事,甚至有自己的公眾號或博客,那我們歡迎你趕緊入駐紫牛APP!

》》》參與方式看這裡——

第一步:安裝並註冊「紫牛新聞APP」

第二步:進入「首頁」,找到「牛粉」,點開話題「師說新語」

第三步:點擊「師說新語」頁面右下角的「紅色加號」進入

第四步:內容輸入完成後,點擊「發布」即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丁皓宇

來源:揚子揚眼

相關焦點

  • 愛是教育永恆的出發點!本期師說新語,來聽聽無錫的這所小學的老師們談在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愛」孩子
    但是,愛不是對孩子的縱容,也不只是簡單的噓寒問暖,而是貫穿在教學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來自無錫五愛小學的青年教師們一個不少地組團參賽,與大家交流教育心得。
  • 這所鄉村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分享教學心得
    春夏秋冬,四季輪轉,老師和學生們會一起合理安排蔬菜種植,實施科學管理。「教學和種植是一樣的道理,學生像種植區的小苗,而教師則是農夫。」在明校長看來,此次學校青年老師組團參加「師說新語」活動,讓老師這群「農夫」更好地掌握耕作的方法:「活動不僅給了老師們分享和學習的平臺,也促使大家對日常工作進行系統的反思總結,從而不斷成長進步。」
  • 這所中學的老師們組團參加「師說新語」
    鹽城市建湖縣上岡實驗初級中學,作為一所鄉村中學,始終希望通過對教師能力和愛心的培養,讓學生們的成長更快樂健康。對於教學故事和教育心得的記錄,也成為了該校老師的「必修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所學校的老師們分享他們的故事。
  • 本期「師說新語」聽老師說「愛」
    面對大學生群體,他認為每一屆大學生都有四年的專業學習時間,這就為教育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而作為教師必須具備完善的教育思想,更要去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人格定位。他有一個小本子,每當在教育中遇到問題,他會在本子上把問題寫下來,然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找如何解決問題。此外,他也會把關於學生的問題記錄下來。
  •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小詩」,力學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看老師...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南京市力學小學一批青年教師組團參賽,他們雖教授不同學科的老師,但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兒童研究,跟學生互為夥伴的他們是如何巧解「神獸」成長中的難題的呢?
  • 師說新語 · 拾級而上 | (四)青年教師陳敏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校教工團支部主辦師說新語話教育拾級而上追夢行師說新語·拾級而上 | (四)十中青年教師陳敏目前,新高考對數學教學提出了諸多要求,更多的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所以我認為數學教學不再是教數學,更應該是教學生學數學,讓學生通過主動思維和有意義學習而掌握嚴肅、本質的數學。
  • 本期師說新語,看來自淮安的這所年輕小學的年輕老師們談教育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來自淮安生態文旅區沁春路小學的青年教師們組團參賽,分享他們關於教育最鮮活的心得。
  •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小詩」,力學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看老師們如何巧解「神獸」成長難題
    南京市力學小學一批青年教師組團參賽,他們雖教授不同學科的老師,但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兒童研究,跟學生互為夥伴的他們是如何巧解「神獸」成長中的難題的呢?「兒童不僅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發展的夥伴,在力學,教師和學生互為夥伴,共同成長、彼此成就。」
  • 本期「師說新語」,看看老師們對於教育的理解
    而老師,在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孩子成長中的「擺渡人」,老師們對於教育有著怎樣的理解呢?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啟動以來,社會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本期師說新語,記者和三位不同地市的老師們聊了聊,他們對於教育的思考。
  • 《愛的藝術》:愛是一門藝術,越早學習,越早獲益
    愛是一門藝術嗎?肯定是呀,愛需要學習。直到工作後,周圍的環境充滿了不確定,工作上遇到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面對,我才意識到,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注重別人的意見,你只會越來越難受,更重要的是讓自己舒服,發自內心的對自己說:「沒事,你還可以再來試一試。」從前,我覺得女孩子應該矜持一點,不能那麼主動,所以常常期待別人來關心我,自己很少行動。十月份,我嘗試對身邊的人表達我的感受,開心、幸福、感恩。
  • 【老何師說】無法替代的愛 ——《爸爸的16封信》閱讀推介
    這就好像自己擁有了「機器貓叮噹」一樣,能解百憂;也像「聖鬥士星矢」中遇險時的吶喊——「賜予我力量吧」一樣管用。應該說,這就是傳說中兒童的幸福。  來看這16封信——  第1封信:為什麼大家不理我?  第2封信:專心的人是活神仙。  第3封信:「樂觀」使你萬事如意。  第4封信:從從容容穩穩噹噹。
  • 聽這位老師在「師說新語」分享教育技巧
    家長不妨常說這10句話》……在「師說新語」平臺,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副校長、英語教師沈磊的這些投稿文章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在他看來,比起「事後反思」的視角,他更傾心於「事前幹預」,給家長提供一些易上手、可操作的教育技巧。
  • 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他們在「師說新語」分享了自己特殊的教育經歷
    本期師說新語,聽兩位老師分享自己別樣的教育故事。31年,平日裡,她習慣在周末收拾完家務後,把一周教學上值得記錄的事情敲入電腦中。語文老師)提到周立宇老師,學生們常常把他和「詩」聯繫在一起:他喜歡詩、也喜歡改編詩,總是用生動的語言演繹詩中的場景,讓同學們愛上讀詩;他的課堂也像一首詩,從來不拘泥於課文的內容,從文學到歷史地理、從書本到生活,在互動式教學中讓同學們看到更加斑斕的世界;他將大愛融入教育理想,尋覓教育的「詩與遠方」——援疆支教,讓更多的孩子領悟語文的魅力……2018年8月
  • 愛孩子,是一門藝術
    導讀:愛孩子,是一門藝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愛孩子,是一門藝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 | 師說新語·網絡公開課第一期:傅強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 | 師說新語·網絡公開課第一期:傅強教授《全球化的原罪》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2020-11-09 10:50 播放次數:13473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停擺
  • 【感恩我遇見】系列之「心存感恩,愛駐青春」演講總決賽完美落幕!(內附獲獎名單)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助學中學於2016年12月22日(周四)晚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感恩我遇見」演講決賽。參賽選手本次決賽共有15名選手參賽,他們是來自各個二級學院的演講精英,個個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信院走進中小學科普人工智慧
    「推動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普及是國務院《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規劃》文件精神要求,」南信院人工智慧學院黨總支書記顧小麗說,秉承「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工作理念,該總支希望用黨建引領青少年科普教育,用科技激發青年學生強國報國之志。   人工智慧在當下社會發展中有哪些成果、前景如何、重要性怎樣?
  • 以愛之名、感恩有你——世紀星藝術學院幼兒園教師節活動
    節日教育幼兒園的老師像媽媽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感恩教師節我的老師不如為老師們畫一幅畫吧~感恩教師節小記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收穫感恩教師節
  • 特殊時期心系學生助力專轉本考試 南信院這樣做
    5月24日, 2020年的專轉本考試大幕拉開,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沉靜了許久校園也因2111名學生的返校重新充滿歡聲笑語。學校為學生返校備考,精心布置,制定了詳細工作流程。分別數月歡迎回校5月23日是南信院2017級專轉本學生集中返校首日,一大早,在校園南大門就能看到一群身穿白色T恤的老師,他們左袖上的「黨員突擊隊」幾個大字鮮豔奪目。為打好學生返校防疫攻堅戰,智能製造學院27名黨員老師主動組建了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