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火熱進行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們更是組團參賽。他們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向陽花語」欄目,定期和學生交流心得,寫下了一篇篇關於愛和感恩的閃光文字。
南信院人工智慧學院的輔導員辛建中老師對於輔導員工作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在教育管理班級學生剛開始時,覺得只要憑著熱心、愛心、責任心教育管理學生,還怕管理不好嗎」?剛剛走上輔導員崗位的辛建中很快知道了什麼是「現實很骨感」。「伴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我發現,教育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班級教育管理工作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他逐漸摸索出一套教育管理方法與方式,「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個性與特點,我們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導師,不僅需要幫助他們獲得知識,還得完善並提升能力和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在大學階段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走出校園的學生都感恩辛建中的教誨。「去年我見到了2006級90616W中加班學生汪健,當初個性張揚的他已經是從事房地產的老闆,收入頗豐。」見到學生煥然一新的面貌,辛建中自然開心不已,從和學生的交談中得知,2006級90616W中加班的學生們發展都很不錯,有做公司總裁的,有當地部門黨組織書記的,還有當教師的。「在加學生薛晨的微信時,想起當初對他教導的嚴厲,我還擔心薛晨不會理我,但加了微信之後,他連稱恩師!如果不是老師的教育,不會有現在的成功。」
辛建中寫下的「向陽花的故事」,主題便是感恩。「畢業多年的學生依然記得我們,記得曾經給予過他們的幫助。而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正是老師再接再厲前行的動力源泉。」
「依稀記得,第一次站立三尺講臺執掌教鞭時的那一絲忐忑,第一次促膝長談眼中泛起淚花的那一抹感動,第一次接過學生獎狀的那一份喜悅,第一次離別後重聚首時的那一個擁抱。」如果提問「為什麼選擇當老師」,南信院電子信息學院的姚鈴麗老師會給你一個極為動人的答案:愛學生更像一門藝術。
為了更好地關愛學生,姚鈴麗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一切閒暇時間都成了她跟學生交流的好時候,帶領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指導他們參加各類大賽……「我享受每一次孩子們舉起獎盃在我面前露出笑容的那份成就。我們的故事篇章裡有鬥智鬥勇的搞笑畫面,有教學相長的暖心場景,有嚴肅認真的教育指導,有情深意長的師生情誼……」
「我們班主任的工作職責說起來是一句話,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所有同學達成自己的學業目標。但做起來是真的不容易。」姚鈴麗舉了一個例子,自己曾經帶過一個十分沉迷網路遊戲的學生。「那是一個冬天,我得知學生不見了,急壞了,幾乎走遍了仙林的所有網吧,終於找到了他。那時候已經是深夜兩點了。」這一次難忘的深夜尋人,讓學生徹底改變。畢業時,他拿著畢業證書找到了姚鈴麗,對著改變自己人生的老師三鞠躬。「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何其有幸,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在書香氤氳中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姚老師說。
「教師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在學校官方微信開設『向陽花語』這個欄目,是想提供一個平臺,給老師們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或是與學生相處的故事。他們還會通過自己的朗讀,以文字+聲音的全媒體形式進行呈現。」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林虹告訴記者,「向陽花語」欄目開設至今,已有將近20位老師進行了展示。「向陽花是一種向著太陽生長的植物,充滿著朝氣,有著美好的寓意。在我們南信院校園裡,就有佔地60畝的大片向陽花海。將『向陽花』這個意向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可以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結合中心工作培養『四有』教師。同時思政教育更加『活』起來,挖掘教師隊伍的潛力,當好『築夢人』。」
「2020師說新語」活動9月10日啟動後,將持續到2020年12月31日。無論你是幼兒園、小學、中學或是大學老師,不管你來自大中城市還是縣市鄉村,只要你對教育有所思考並樂於分享,我們都熱情歡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擔任過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工作中有大量與學生、家長接觸的過程,那就更好了。也許你已經長期記錄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故事,甚至有自己的公眾號或博客,那我們歡迎你趕緊入駐紫牛APP!
》》》參與方式看這裡——
第一步:安裝並註冊「紫牛新聞APP」
第二步:進入「首頁」,找到「牛粉」,點開話題「師說新語」
第三步:點擊「師說新語」頁面右下角的「紅色加號」進入
第四步:內容輸入完成後,點擊「發布」即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丁皓宇
來源:揚子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