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三十載風雨,仍不忘初心——巖幫興
三十年堅持付出,並且沒有物質回報,你願意嗎?
巖幫興用三十年的時間回答了這個問題。
(正在上課的巖幫興 圖源:西盟雲)
巖幫興是西盟縣代格拉村的一名代課老師,也是西盟縣代課時間最長的老師。從1990年開始給村裡的小孩上課,剛開始工資只有80塊錢,有時候到學生家裡看到條件不好,就開不了口要這個學費,所以有時候連80都沒有。
和巖幫興叔叔的相識頗具戲劇性,我和他的大女兒是初中同學,他和我爸爸是初中同學。很感謝這段緣分讓我有機會認識這麼優秀的一家人。
(巖幫興一家合照 圖源:葉花幫)
這段時間,趁著學校組織開展社會實踐的機會,我聯繫了巖幫興叔叔,進行了一次網上「雲」採訪。第一次完整認真的了解叔叔的代課經歷,聽他輕描淡寫的講這三十年,我卻熱淚盈眶,真正感受到榜樣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因此也激發了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次採訪的想法。
(巖幫興在和學生交流 圖源:西盟雲)
我:叔叔,你們小時候讀書條件什麼樣?家裡人支不支持?
巖幫興:那時候教室是茅草房竹笆房,課桌也是竹笆做的,一筒木頭就是凳子了,沒有課本,學費也交不起,我們是半日制,早上讀書、下午放牛幹活。初中畢業以後家裡就實在供不起了,我就回到寨子裡開始當代課老師,我喜歡教育事業,當老師就是我從小的夢想。
(巖幫興和他的學生們 圖源:巖幫興)
我:我了解到大概我們讀中學的時候,您的工資大概只有兩三百,兩個女兒都在讀書,我很難想像您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巖幫興:村裡人都說我一個大男人,要是出去打工能掙的更多。但是我自己心裡清楚,我熱愛教育,我離不開講臺,看著孩子們讀書、努力,我就願意為了他們堅守。另外更重要的是你阿嬢對我的支持,她操持家務、養豬、採茶、種地,幾乎家裡的事都是她在幹,賺錢供小孩讀書維持家用,我只有不上課的時候幫忙。
我:怎麼聽起來感覺我阿嬢比您厲害多了?
巖幫興:對啊,她是我堅持夢想的堅強後盾。
說到這的時候,叔叔把手機轉向了阿嬢,嬢嬢跟我打招呼,叔叔看著她笑。我們生活中總是不好意思對親密的人說愛、說謝謝,覺得肉麻害羞,但是那一刻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叔叔眼裡對阿嬢的愛意,這大概就是相濡以沫最好的詮釋了吧。
(巖幫興愛人在採茶 圖源:葉花幫)
我:叔叔那您覺得現在的教育條件比起原來怎麼樣?
巖幫興:現在和原來比那真的是翻天覆地。村裡教學樓教學設備教材都是新的、好的,學生們上課都有了更好的條件,而且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平房,一家茅草屋都看不見了,公路也通了,大家日子好了,對教育的態度也更積極了,原來都讓小孩放牛種地,覺得讀書浪費時間,現在都讓小孩好好讀書了。對於我個人來說,待遇也更好了,我現在能力有限,不能再教書,但是我還是選擇留在學校,給孩子們做飯,保證健康衛生,看著孩子們吃的開心我也跟著開心。
(巖幫興做學校後勤工作 圖源:西盟雲)
我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詞句來表達我對巖幫興叔叔的讚美。
他每次見我都熱情的喊我「小美女你好!」,和他交流沒有長輩的「架子」,能真切感受到三十年經歷帶來的如沐春風般、循循善誘的教育。
他三十年來的難處從不主動提起,當有人問起,他也只說因為熱愛,輕描淡寫。
他的朋友圈動態滿滿都是對生活的熱愛,碾包穀的時候要跳舞;明明下雨導致沒法幹活,但在他眼裡覺得雨下的村莊特別美;他喜歡運動,會「偷懶不幹活」帶著女兒去打籃球;家裡做了好吃的一定呼朋引伴……太多太多的事情,詮釋了真正的正能量!
(巖幫興和女兒一起準備招待客人 圖源:葉花幫)
(巖幫興朋友圈截圖 圖源:楊陽)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有他對女兒們的教育得到了傳承。
巖幫興的大女兒葉花幫是我多年好友,以優秀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後,本可以選擇安穩的工作生活,但是她和丈夫領了結婚證以後,甚至沒來得及辦婚禮,就決定一起到新疆支教。我偶爾會蹭她的網課,聽她和孩子們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她給班級裡每一個學生都發獎狀。時常閒聊,我知道條件艱苦,但是從未聽她有過抱怨,她只說孩子們喜歡她,她想留下來。
(巖幫興大女兒給全班學生準備獎狀 圖源:葉花幫)
(巖幫興大女兒放假回家幫忙幹活 圖源:葉花幫)
二女兒艾嘎幫去年高考,成績優異。讓我幫忙參考志願,她說她想去大城市,我內心當時還想了一下:家裡條件不太好為什麼還要出去花錢。但還是尊重她的選擇,最終去了上海。可是「打臉」來得太快,過年的時候,艾嘎幫妹妹用勤工儉學賺來的錢給家裡帶了禮物,我才不由得羞愧於自己的「小人之心」。
(巖幫興送二女兒去讀書 圖源:艾嘎幫)
(巖幫興二女兒假期幫忙採茶 圖源:葉花幫)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三十年堅持付出,並且沒有物質回報,你願意嗎?
某種意義上,巖幫興三十載不忘初心的堅持付出以及得到的精神回報,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幾十年來,我們國家我們地區飛速進步發展,離不開每一個像巖幫興這樣的人,作為青年人,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把奉獻精神傳承下去!
稿件靈感:筆者為北京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暑假期間參與學校要求的「線上暑期社會實踐」(疫情期間的安全考慮)實踐內容為調查家鄉發展,本來只是想簡單和巖幫興叔叔聊聊,了解一下教育的發展,但是巖幫興叔叔的事跡實在令我大為感動,採訪過程就忍不住落淚。我認為巖幫興叔叔的事跡非常有教育意義,為家鄉有這樣的人而感到驕傲。
申明:文字內容均為原創,圖片基本來源於巖幫興家人,少部分來源於西盟雲,已標註。
來源:楊陽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麗青
審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