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焦點】始於教育,敬於差異,久於友誼——姊妹學校香港浸會大學附屬王錦輝中小學回訪我校

2021-02-07 松滋市實驗小學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8月19日,松滋市實驗小學迎來了姊妹學校香港浸會大學附屬王錦輝中小學參訪團。此次活動是繼2017年兩校締結姊妹學校以來,王錦輝中小學組織的第一次領導教師團隊回訪。 

中午十二點半,總校長陳偉佳博士、小學部助理校長莊曉莉女士帶領王錦輝中小學小學部行政團隊、教師代表一行18人從荊州抵達松滋,立即受到了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紅星,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金平,市教體局副局長李祖勝,市實小黨總支書記、校長禹之松,以及市實小行政團隊、教師代表的熱烈歡迎。

稍事休整後,參訪團走進松滋市實驗小學,沉寂了一夏的校園,立即被在校教師的熱情喚醒,歡樂的氣氛籠罩了整個校園。他們遊覽「蜂清園」,觀閱「博清書」,流連「誦清堂」,駐足「品清廊」,小憩「上清亭」,遙賞「太清苑」,併合影留念,各位嘉賓在講解員教師的引領下,切身感受到實驗小學濃鬱的學校文化底蘊。

隨後,市實小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歡迎儀式。

市實小黨總支書記、校長禹之松致歡迎辭。他代表市實小三千餘名師生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他表示,2018年4月,市實小遊學團參訪王錦輝中小學,切身感受到香港教育的國際視野,為探尋開放辦學的實小路徑拉開了序幕。這次王錦輝中小學小學部管理團隊回訪松滋實小,中層幹部互動互學、校級領導互研互學、學校治理互通互學,再次搭建了市實小國際化辦學、開放式教育的平臺,為市實小變道超越、競進提質注入了新的動能。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王錦輝中小學總校長陳偉佳博士致答謝詞。他感謝市實小為王錦輝中小學「你不知道的中國」文化遊學項目提供了嶄新平臺,並介紹了王錦輝中小學辦學理念、辦學策略和辦學業績。他表示,兩校之間已經初步建立了交流互動機制,未來要在學校互聯互通上下功夫,在師生聯動聯誼做文章,共同開拓寬闊的教育教學空間,共同促進兩校教育改革發展。 

在市教體局副局長李祖勝見證下,兩校籤署了深度合作戰略協議。 

辦公室主任鄧小軍隨後做了題為《近親迎遠客,老校煥新顏》的分享。他向來客介紹了實小的歷史與現狀,文化與理念,特色和亮點。 

教科室主任彭愛芬做了題為《「管」「領」相生,「教」「研」並舉,創造教育高質量》的交流。「常規管理重落實」「集體備課講紮實」「校本研究立範式」「課題研究追實效」「專業發展求踏實」「教學引領創品牌」,她的介紹讓與會嘉賓頻頻點頭。 

政教室主任劉繼蓉做了題為《扮靚生命底色,享受成長快樂》的發言。她從「推進班級建設,助養學生成長」「構建活動體系,助力學生成長」「加強德育科研,助推學生成長」「實現家校合作,助益學生成長」「建設領巾課程,助耕學生成長」等方面,介紹了學校「生命·成長」德育的實踐探索。她的分享贏得了與會嘉賓的陣陣掌聲。 

緊接著,兩校管理團隊還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互動。 


隨後,考察團一行還參觀了市賀炳炎紀念館、實地考察了洈水風景區,全面感受松滋人文歷史以及教育、文化、旅遊發展成果。

參訪途中,王錦輝中小學小學部助理校長莊曉莉女士表示,市實小管理制度精細、重心下移精準、教研文化精緻,特別是學校的書法教育、經典誦讀、科技藝術節等品牌令人震撼,富有啟迪。

隨團教師也紛紛表示,市實小教育理念先進,學生活動豐富,管理互鑑互學,師生彼此滋養,可以實現兩校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成長。


始於教育,敬於差異,久於友誼。

下一步,松滋市實驗小學將繼續推動滋港文化教育交流,強化滋港學校師生互動,努力踐行多維度遊學,開放式教育,國際化辦學,學行合一,臻善至美;豐潤生命,共享成長!


圖文:劉關軍        製作:鄧小軍

責編:鄧小軍        編審:趙先美


敬請您關注松滋實小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文化交流】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師生 到延奎小學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4月22日下午,春光明媚,乳雀啁啾鮮花盛放的延奎小學校園,迎來了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師生一行三十多人,共同開展兩校締結為姊妹校以來的第三次文化交流活動。她在發言中希望兩校學生歡聚在一起相互溝通交流,能做到三個「同」:同學——共同學習、探索閩南地域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樂——分享各自的快樂,共同傳承民樂文化,並把對廈門海滄的美好印象帶回香港,分享給更多的同學、親友;同心——各民族團結一心,中華民族才能更加強大起來。
  •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師生 再到延奎小學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4月13日上午,雨歡,情濃,滿是鳥語花香的延奎小學再次迎來了一批香港客人,他們是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師生
  • 走進香港 締結友好姊妹學校——市二中2016年赴香港姊妹學校學習交流
    循道中學校長黃珮儀女士非常熱情地向大家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並就姊妹學校合作事宜跟我校陳捍東副校長進行了詳細而愉快的交流,隨後雙方達成了姊妹學校合作意向,籤訂了姊妹學校合作備忘錄,計劃進一步開展師生互訪,課程共建,資源共享、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我校與香港循道中學締結友好姊妹學校,有望在姊妹學校這個平臺上,開展兩校間不同層面和形式的交流活動,以豐富教育和課程實踐。
  • 深圳市福永中學赴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為了擴大教育開放,拓展學生視野,推進學校教育國際化進程,我校於今年暑假先後組織三個訪學團赴加拿大、香港和美國進行學習訪問和交流活動。通過對外開放的形式,促進我校教育改革內涵發展。      7月9日,由我校教師、學生及家長共50餘人組成的訪學團赴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進行交流學習活動。
  • 香港浸會大學附中陳偉佳校長及新苗國際教育集團領導到我校參觀交流
    福中新聞Principal Chan Wai Kai of HKBUAS and the Leaders of NSICE Visited Fuyong Middle School6月2日下午,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陳偉佳校長及新苗國際教育集團領導到我校參觀交流
  • 走近香港中小學教育:解讀香港中小學教育制度
    人民網香港11月26日電 (易珏、李海元)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長陳偉佳博士做客人民網香港演播室,向我們介紹了香港中小學的教育制度、不同類型中小學的優勢,深入解讀了香港不同類型中小學的特點。
  • 富源學校國際部赴香港名校交流學習
    最後,文校長詳細介紹了學校的未來發展目標和定位,對彼此能夠進行不間斷地交流學習予以高度支持,且熱切希望雙方學校能夠共同成長,一起飛躍。 接著,一行人來到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該校長陳偉佳博士及校領導人員全程陪同並作了相關的校園文化講解。在校長座談中,陳偉佳博士(以下簡稱陳博士)首先對學校的發展脈絡做了詳細的介紹。
  • 香港浸會大學:世界排名第111位及亞洲第13位
    留學360香港(http://hk.liuxue360.com)留學專家介紹,香港浸會大學,簡稱浸大,是香港成立歷史第二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為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公立大學,以「全人教育」為其教育目標及理想,其校訓為「篤信力行
  • 【美好校園】姊妹情深 攜手共進——姊妹學校香港救世軍卜維廉學校師生來我校訪問
    4月5日,姊妹學校香港救世軍卜維廉學校師生一行到我校進行為期兩天的友好訪問。4月5日上午,唐文紅校長在會議室親切接見了香港師生並致歡迎詞。會後,香港師生在我校行政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校園,來訪的香港師生無不為我校精緻的校園設計、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吸引,紛紛駐足留影。在體育館,我校學生為香港師生完美演繹了校歌班歌合唱、健美操表演、詩歌朗誦《觸摸春天》等特色節目。
  • 祝賀我校與香港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香港福建中學結為姊妹學校
    自2014年,香港政府為了推動內地與香港教育交流,傾注財力,大力倡導香港學校與內地學校建立姊妹學校聯誼。香港福建中學是香港最知名名校之一,校長蔡若蓮博士是香港教育界著名愛國愛港人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內地香港教育交流工作,我校有幸與該校確立了姊妹學校關係。
  • 走近香港中小學教育:普通話和英語是最重視的兩個語言
    人民網香港11月26日電 (易珏、李海元)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長陳偉佳博士做客人民網香港演播室,向我們介紹了這所中小學的辦學理念、「兩文三語」在香港的教學情況以及學校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作為
  • 我校與香港佛教大雄中學結為姊妹學校
    10月31日,東莞市松山湖中心小學多功能報告廳,我校總校長王建濤、香港佛教大雄中學校長何婉瑩分別在《粵港姊妹學校締結計劃教育交流合作意願書
  • 2019香港浸會大學新生手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提前到香港了解學校的大致情況。比如食堂有什麼好吃的,遊泳館健身房都怎麼預定,圖書館哪裡坐的最舒服…… 諸如此類大大小小的事情,你是不是也和老學姐當初一樣對新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呢?今天老學姐就獻上一份香港浸會大學新生寶典,讓你迅速玩轉校園,成為不折不扣的老司機!這次的文章內容可能有些長,同學們可以根據目錄直達想看的重點。
  • 兩校交流情誼深 姊妹攜手共奮進 ——記香港寶血女子中學師生回訪我校
    11月8日上午,我校迎來了一批熟悉的朋友——姊妹學校香港寶血女子中學45名師生團。
  • 【校園快訊】我校與香港李求恩紀念中學結為姊妹學校
  • 參觀了3所香港學校,呼吸了3遍校園空氣,才有了這些發現
    網站:http://www.creativeprisch.edu.hk/2018年小一報名時間:2017年3月1日至9月30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現如今,「快樂學習」成了不少學校保持距離在參觀學校時,一位六年級的香港女孩拿著IPAD,用流利的普通話告訴我,她們在中文課堂上會玩IPAD字詞遊戲,頻次由老師而定。橫向觀之,如果說同樣以「愉快教學」為特色的港大同學會小學是在本土課程上撒了一點國際教育的鹽巴,王錦輝則是在本土課程上抹了一層國際教育的奶油。
  • 貴州5所中小學與香港5所學校結為姊妹學校
    學子手牽手·貴港一家親,4月6日,貴港教育交流行動暨2017年締結姊妹學校籤約活動在貴陽舉行,5所香港的中小學分別與貴州學校正式締結為姊妹學校。至此,貴州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近年來已推動促成26所港澳臺學校與我省各級各類學校籤署了締結姊妹學校協議,開展常態化交流。
  • 成功案例 | 媽媽自述:孩子從Band3官立學校轉讀香港私立學校的申請培訓之路!
    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Kowloon True Light School (Primary Section)九龍塘學校 (小學部)Kowloon Tong School (Primary Section)啟思小學Creative Primary School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PLK Lam
  • 姊妹學校情誼濃,深港兩地牽手行 ——我校師生前往香港趙聿修紀念中學交流訪問
    3月20日,應結對姊妹學校香港趙聿修紀念中學的邀請,我校30位師生在劉春娥副校長的帶領下,前往該校考察交流訪問。
  • 走近香港中小學教育:學習的過程遠比分數重要
    人民網香港11月26日電 (易珏、李海元)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長陳偉佳博士做客人民網香港演播室,向我們介紹了這所中小學的辦學理念和特色課程,以及他作為校長的辦學心得。 考試只是一個裡程碑 主持人:學校怎樣保證學生能真正的學到東西,而不是說僅僅的去應付考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