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點擊上方藍色【軌道世界】關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軌道世界ID:RailWorld
臺灣高速鐵路700T型列車是臺灣高速鐵路營運用的高速列車,由日本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與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共同開發,並由川崎重工業、日本車輛製造、日立製作所參與製造。
本列車的設計基礎來自於新幹線700系列車,不過在動力系統上同時也參考了500系列車的設計;並且特別針對臺灣夏季高溫潮溼的氣候,加強車廂空調系統的冷房效率與舒適度調整。外型上則參考了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方面的期望加以修改,因此與700系有所差異。此外,根據統計:每1000名旅客當中,約有2名旅客是需要使用無障礙設備的身心障礙人士,因此也在第7節車廂設置4個無障礙座位。
2004年1月30日,做為主要製造廠商的川崎重工業於日本神戶的車輛工廠舉行了首組列車的出廠儀式。同年5月下旬,首組列車自神戶運抵高雄港74號碼頭。2005年1月27日,700T型列車首次開出燕巢總機廠,於臺南~高雄間路段進行低速試車,由高雄大社開向高鐵臺南站。同年的10月30日,試運轉時速首次達到300公裡。
通車後營運初期有30組(編號為TR01~TR30)700T型列車投入營運,未來會持續增加列車數量(已經於2012年起增購4組列車),到了2018年預定將增加至51組。此外,700T型列車亦於2006年入選好設計獎「Best 15」,並獲得金獎。
臺灣高鐵700型列車參數與構成表
車型
臺灣高速鐵路700T型(新幹線700系改良型)
速度
最高設計構造速度315km/h
最高運營速度300km/h
載客量
989人(標準車廂923人、商務車廂66人)
車廂尺寸
車輛寬度3,380 mm
車輛高度3,650 mm
車輛長度25,000mm(車頭:27,000mm)
供電
25,000V交流電(60Hz)
減速度
2.7 km/h/s(正常)
4.0 km/h/s(緊急)
動力型式
E.M.U. 動力分散式電力動車組
9M3T
(每四節T-M-M-M為一單元,每列車含9節動力車廂及3節無動力車廂)
列車編成
12節車廂編成(1節商務車廂,11節標準車廂)
驅動系統
感應馬達驅動變頻器(VVVF)控制(IGBT)
列車編組功率10,260kW
電機功率285kw
制動系統
電氣煞車方式:
電力再生煞車(動力車)
渦電流煞車(拖車)
轉向架
無枕梁轉向架
車輪直徑:860 公釐
軸 距:2,500 公釐
變 速 比:2.79
集電弓
帶流線型絕緣之單臂低噪音型集電弓
信號系統
ATC系統
車體材質
一體成型雙層鋁合金材質
主要尺寸
車身長度:
27,000 公釐(兩端車輛)
25,000 公釐(中間車輛)
編組長度:304 米
車身寬度:3,380 公釐
車身高度:3,650 公釐(至頂板)
車身高度:4,490 公釐(至收藏時之集電弓)
空車重量
一編組約503噸
車廂平均重量
滿載狀態下約48噸
座椅配置
商務車廂為 2+2(每排四個座位)
標準車廂為 2+3(每排五個座位)
符合人體工學,可調整椅背傾斜角及可旋轉座椅方向。
座椅前後間距
商務車廂:1160 公釐、標準車廂:1040 公釐
出入口(每側)
標準車廂:2處/節、商務車廂:1處/節
旅客信息系統
電子顯示板安裝於車廂的牆壁上,以中/英文顯示下列信息:列車班次、目的地、停靠站、到達時間、天氣預報、目前列車速度等。
無障礙設施與育嬰室
設置於第7節車廂:
供輪椅進出的較寬車門
兩排行動不便之乘客專用坐椅
身障者用化妝室
2012年以後增購的新列車,第5節車廂設置育嬰室
緊急逃生
設有緊急逃生窗及攜帶式棧板和梯子
700T列車系統特點
基於臺灣高速鐵路的營運需求及臺北車站的月臺長度,列車編組從原本的16輛為一列縮編成12輛為一列。
為了達到營運時速300公裡的要求,增強了牽引馬達的輸出功率(每個牽引馬達的輸出增加了10千瓦,即由275千瓦增至285千瓦)。
因應臺灣高速鐵路的隧道口增加了減壓設計,重新設計車頭,較日本700系短約1公尺,亦取消首、尾兩節車廂的駕駛員專用車門,將駕駛室的門改設於首、尾兩節車廂的走道口。
由於臺灣氣候比日本炎熱,因此強化了車廂內的空調效率。
車廂間的通道門原本為感應式自動門,為了避免冷氣逸散,因此改設乘客觸碰開關後才會開啟的半自動門。
供乘客出入的車門控制方式參考法國TGV之理念,列車到站後,先由司機員按下儀錶板上之「車門釋放」鍵後,列車長再操作設置於每個車門旁的控制器開啟車門,關門時則直接由列車長操作關閉。
汽笛的設計,東海道、山陽新幹線設計為腳踏板型式,臺灣高速鐵路則以按鈕的型式安裝在操作臺上的主控制器附近。
有單線雙向行駛的功能。
臺灣高速鐵路的道岔由德國製造,列車無線設備由法國製造,系統酌採歐洲思路相當於日歐混合,因而與新幹線有些許不同。
列車各系統介紹
01.車頭造型
由於臺灣高鐵在濁水溪以北的沿線隧道比較多,所以700T型列車的車頭是設計成尖銳狀,以減低風阻和進入隧道時產生的氣壓波,而不是採用700系列車的鴨嘴狀車頭,另外為了增加先頭車的座位數,所以在車頭兩側並無駕駛員專用門。
02.集電弓和集電弓整流罩
700T型列車的集電弓裝在第四和第九節車廂的車頂,採用500系的T形低噪音集電弓,並且在集電弓的前後裝設集電弓整流罩,以減低高速行駛時產生的噪音和阻力,電車線的高壓電經由集電弓送進車內之後先變壓才傳至整組列車供牽引電機和車上的電源使用。
03.轉向架和牽引電機
採用500系的無枕梁轉向架,車輪直徑 86公分,軸距 2.5公尺,動力配置方式和日本新幹線一樣都是EMU(Electric Multiple Unit)電聯車的「分散動力式」,每具動力轉向架均裝設285KW交流牽引電機,和500系的最高時速一樣都是300公裡,算是日本新幹線700系列車系列中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加速性和爬坡力,最高加速可達到2公裡/小時/秒,由於馬力相當優越,所以時速達到300公裡可說是輕而易舉。
04.制動系統
700T型列車採用電氣制動系統,其中電機車採用電氣再生剎車,拖車採用渦流剎車,這兩種剎車方式不一樣之處為電氣再生剎車還安裝了電氣回收裝置。由於電氣火車在減速和剎車時牽引電機會空轉,這時電機會產生多餘的電能,以前都是在電機車的車頂安裝電軔用電阻,把剎車時電機產生的多餘電能用電阻器消耗掉,但後來為了有效利用能源,所以改成把剎車時電機產生的多餘電能回收,也就是反饋到架空電車線去,當然在電車在線也要架設電氣回收線路才能回收電能。 除了700T型列車之外,臺鐵的EMU600型和EMU700型電聯車也都是採用電氣再生剎車。
05.ATC系統
ATC是鐵路行車自動控制系統的英文簡稱,比傳統鐵路的ATS/ATW(列車自動停車/自動警告系統)或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還更先進,由於高鐵的速度極快,為了避免發生重大行車事故,保安系統是不可少的,700T型列車使用的是日本九州新幹線800系列車的數位ATC系統,可進一步縮短相同方向的列車間距和保障行車安全。
06.車輛塗裝
700T型列車的外觀塗裝是以白色做為底色,再以臺灣高鐵公司的企業形象標準色──橘色和黑色作為車側塗裝色帶,在車頭前端為白底橘帶環繞,再以橘黑兩色帶在車頭側面交叉然後平行延伸至車體兩側,不僅簡潔有力,也能襯託出其速度感。
07.車輛內裝
700T型列車一組共有十二節車廂,在列車的兩端各有一間駕駛室,其中第六節車廂為商務車廂,其它十一節車廂為標準車廂,每個座位前面都有餐桌,車窗邊都有衣物掛鈎,並且在客室門的上方都有LED電子顯示廣告牌以提供乘客各項列車及車站之最新信息,車廂的種類和日本新幹線類似。
(本文由軌道世界整合自維基百科、文庫等網絡資料,插圖源於搜尋引擎,軌道世界微刊投稿及商務聯絡郵箱:RailWorld@irail.cn,歡迎軌道各界人士投稿,軌道世界為新媒體電子刊物,發布有價值的專業文章不收取版面費,來稿必回復,願本刊成為大家展示自我實力的開放平臺,與天下朋友共分享!)
————————————————————
Tips:點擊標題下方【軌道世界】關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一本微刊和軌道世界的脈動 | 微信號:Rail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