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桔網:這些問題容易導致企業高企認定失敗!

2020-12-11 騰訊網

由於高企認定能給企業帶來很多好處,所以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公司企業進行高企認定,但整個申請過程還是相對複雜的,認定不通過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下面就讓匯桔網分享下容易導致高企認定不通過的原因, 方便大家避雷。

1、知產技術含量低

高企認定對知產有嚴格的要求,但是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通過的周期都比較長,一般在一年以上,有些企業近期的知產數量不足,又想儘快申請高企,會選擇申請軟著來增加數量,但是這就有可能形成知產技術含量低的問題,甚至軟著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完全不搭界,張冠李戴,這就導致企業智慧財產權評分不高。

2、科技成果與產品關聯性低

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打分是由技術專家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的,沒有明確統一的衡量標準。所以對企業來說,成果轉化多多益善是一方面,但成果與產品之間的關聯性也是高分的重點,要根據實際關聯情況來,不能強行轉化。

3、缺乏申報經驗

高企認定是一項相對繁瑣的事情,其中涉及的政策、準備的資料等都是需要仔細核查的,對於初次申報或者沒有太多申報經驗的企業來說,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比如,研發人員不清楚研發項目怎麼歸集,缺乏科學的設計和安排,照搬專利說明書;財務人員未設置研發支出輔助帳,數據前後不一致,企業審計報表與納稅申報表不一致未做說明等,這些都容易導致高企認定不通過。所以,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選擇匯桔網這種專業的知產代理機構進行辦理。

相關焦點

  • 匯桔網王根發:商業智能(BI)爆發在即,匯桔寶賦能企業產業化
    在精細化運營即將爆發的大環境之下,匯桔網在專注於解決企業智慧財產權問題的同時,看到了產業裡隱藏的機會。「智慧財產權服務只是企業級服務的一種」王根發說「我們在幫助企業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的時候,看到了更多令企業頭疼的問題,比如精準營銷、企業信息化、供應鏈管理、數據分析、智能定價等。這些問題,在今天,是沒有一個服務商能系統性解決的,所以我們想要做這樣的事情。」
  • 號稱「知產獨角獸」的匯桔網被提供商標檢索服務的國方訴至法院
    博鰲公司則於2013年7月30日登記成立,主要經營範圍為網絡技術的研究、開發、信息技術諮詢等,是匯桔網的主辦單位。首先,博鰲公司作為匯桔網的經營者的主辦單位,在對匯桔網站後臺的設置及對外推廣上是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以及網絡提供方的規則進行設置和推廣的,作為一審被告的某搜尋引擎服務商也證實了這一點,因此博鰲公司作為網絡使用方是無法主動導致涉案網頁進行關聯,也無法預見涉案網頁關聯情況的出現,所以上述情況發生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博鰲公司導致的。
  • 匯桔網陳棟:匯桔寶,如何讓企業經營更智能?
    匯桔網陳棟:匯桔寶,如何讓企業經營更智能? 創業家&i黑馬訊(王濤)12月16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i黑馬&數字觀察承辦的2018黑馬社群大會暨企業服務產業獨角獸峰會舉行,匯桔網網際網路產品中心首席產品官陳棟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
  • 號稱「知產獨角獸」的匯桔網被提供商標檢索服務的國方公司訴至法院!原因竟是
    博鰲公司則於2013年7月30日登記成立,主要經營範圍為網絡技術的研究、開發、信息技術諮詢等,是匯桔網的主辦單位。首先,博鰲公司作為匯桔網的經營者的主辦單位,在對匯桔網站後臺的設置及對外推廣上是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以及網絡提供方的規則進行設置和推廣的,作為一審被告的某搜尋引擎服務商也證實了這一點,因此博鰲公司作為網絡使用方是無法主動導致涉案網頁進行關聯,也無法預見涉案網頁關聯情況的出現,所以上述情況發生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博鰲公司導致的。
  • 知商金融成被執行人被爆退出難,母公司匯桔網欠薪
    由於缺乏透明度,自動投標受質疑,曾被列入P2P網貸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平臺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1月末,知商金融成交額41億,借貸餘額約2.2億,逾期金額98萬被代償。據投資人透露,除了線上產品外,匯桔網有線下產品交易寶,涉及金額或較大。知商金融客服未否認有相關產品,表示匯桔網的交易寶需要聯繫匯桔網或智商金融籤訂合同的理財顧問。
  • 客戶心目中的匯桔:上萬封客戶感謝信,點讚匯桔網!
    匯桔網作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財產權與科創領域獨角獸,一直走在行業前沿,率先提出「知商」概念,並致力於打造共生共成長的知商生態圈,是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的有力助推者。無論是日常,還是「疫情」之下的特殊時刻,匯桔網始終秉持初心,用專業的服務為560萬知商客戶賦能,幫助廣大知商客戶收穫智慧財產權核心競爭力。匯桔的專業精神、高效服務等方面受到知商客戶的一致好評。
  • 匯桔網:註冊「知腹飽」這類諧音梗商標其實有不小風險
    據了匯桔網解,廈門這家公司一共申請了「梅吖粒」(沒壓力)、「梅富丹」(沒負擔)、「漲婷」(漲停)等諧音商標等,其中「知腹飽」因與支付寶諧音,被網友討論最多。雖然這個「知腹飽」商標在文字上和意義上跟支付沒有任何關係,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它蹭的是「支付寶」的熱度。
  • 2018國際知商節 | 匯桔網「創客中國」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圓滿...
    作為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層次最高的國際性賽事之一,本次大賽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匯桔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廣州市產業園區商會共同主辦,並得到了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 匯桔網|「我裂開了」網絡熱詞也能成為商標?
    那麼網絡熱詞到底能不能註冊成為商標和註冊網絡熱詞要注意些什麼,今天匯桔網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 1.網絡熱詞可以成為商標嗎? 答案是可以的,網絡熱詞註冊商標的前提,首先是符合《商標法》第七條:申請註冊和使用商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 匯桔網:商標設計的法律要素有哪些?
    商標的構成、商標的顯著特徵、商標的顏色、商標的文字和圖形、商標的名稱與版權保護,這些都是我們在設計商標時需要注意的。接下來,匯桔網小編就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 1、商標的構成 各國法律對商標構成的規定不盡相同。
  • 「高企問答」高企認定的含金量如何?哪些企業不能認證高新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含金量如何?國家層面:表面上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使國家的經濟稅收會有所減少,但從深層面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加強了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和幹預,便於國家對高新技術的管理和操作,完善了市場投資環境。
  • 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及高企申報要注意這12個地方
    從2020年開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審認定最新標準1、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智慧財產權不予計分,智慧財產權獲得要有延續性
  • 創業黑馬攜匯桔網、松鼠AI、肌活、知道創宇上北京地鐵10號線
    3月26日,產業加速服務平臺創業黑馬聯合19位黑馬實驗室導師及黑馬合作夥伴——匯桔網、肌活、松鼠AI、知道創宇共同發起北京地鐵10號線黑馬專列,用這種形式來抱團取暖。這是整個創業服務行業首次投放地鐵整列廣告,不管你是站著還是坐著,黑馬專列幫你安全加速到達目的地。
  • 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通過的原因分析
    (4)企業研發費用佔比問題 按照高企認定要求,研發費用佔比5000萬以下不低於5%,5000萬到2億之間不低於4%,2億以上不低於3%,企業研發立項項目技術水平不夠或者專家對研發費歸集方式不認可,研發費會被否定或者部分研發費否定,導致研發費用佔比達不到要求,高企認定被一票否定。
  • 高新技術企業評分標準細則和申報攻略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得分低典型問題---問題分析: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得分低的問題嚴重程度差距很大,經分析發現,在數量驚人的認定失敗的企業中,有的企業轉化能力得分才20分,而最低的竟然只有0分。對於轉化能力近20分的,顯然未通過認定還有其他問題,但是那些只得到低於10分的企業,基本上轉化能力得分低就是其高企認定失敗的主要原因了。目前來看,企業轉化能力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錯誤理解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和邏輯,有的企業甚至將成果和轉化結果弄反了。第二,缺少科技成果轉化的材料與支撐。科技成果轉化不僅有數量要求,更有質量要求。
  • 東營高新區「高企」認定再創佳績
    》,東營高新區30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6家通過認定,涵蓋新材料、先進位造與自動化、高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對申報企業有較高的科技創新能力要求,主要從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科技人員、研究開發費用、智慧財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指標進行評價打分。
  • 東營市高新區「高企」認定再創佳績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目前,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了《關於公示山東省2020年第一批和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通知》,東營市高新區30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6家通過認定,涵蓋新材料、先進位造與自動化、高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
  • 海歸島攻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A:申請企業擁有1項智慧財產權即可申報。但智慧財產權類別、獲取時間、獲得方式、數量多少等會影響評價得分。Q:二類智慧財產權可以申報高企認定時是否可以重複使用?Q:母公司是高企,子公司是否還需要單獨申請?A:高新技術企業必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子公司必須單獨申請高企認定,否則不能享受高企相關優惠政策。
  • 2017(廣州)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匯桔網揭曉全球科技創新新動向
    近日,由匯桔網主辦的 2017 中國(廣州)國際創新創業大賽(IPIEC Global 2017)半決賽隆重舉辦。半決賽上,來自全球六大分賽場的 30 強選手輪番上場,進行了精彩的路演,激發了一場創新科技的巔峰思想碰撞。經過評委大咖們全方位、專業、細緻、嚴謹的評審,入圍決賽的全球十強最終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