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汕頭天文愛好者不斷增多,科普氛圍日趨濃厚,觀測流星雨、科普知識講座等活動吸引市民踴躍參與。近日,汕頭金山中學兩名學子還入選國家隊將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天文奧賽,這也是汕頭首次有中學生「殺進」國際天文競賽。
愛好者各地「追星」
「看到一顆了!」「這裡也有!」12日凌晨,揭西大洋國際生態旅遊度假村內歡呼聲此起彼伏,原來,近段時間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觀測時間,12至13日將達到高潮,為了更好觀測流星雨,市天協組織兩百多名愛好者前往戶外露營「追星」。
11日下午,兩百多名愛好者從市區出發前往度假村露營,現場早已有不少其他地區的愛好者聚集在此,一個個帳篷猶如小型的蒙古包屹立在草地上,「發燒友」們興致衝衝、翹首以待。出發時還是陰雲籠罩令人擔憂,但12日凌晨,天公作美,雲層漸漸散去,璀璨奪目的星空緩緩露出真容,不時有流星「調皮」地一閃而過、劃破天際,陣陣歡呼聲響徹山際。
「看,這是英仙座!」「這是我第一次看流星雨,今晚看到這麼多,真的很震撼。」攝影「發燒友」們抓住時機,將「長槍短炮」對準星空,要將這美麗的瞬間緊緊「鎖住」。「今年受月光幹擾較少,比較容易觀測。」市華僑中學地理教師郭華夏告訴記者,每年暑假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觀測時期,今年的峰值將達到100—120,極大值出現在12日晚至13日凌晨,前後兩三天都屬於高峰期。
除了天協的揭西「追星」,連日來,汕頭不少愛好者均抓住時機前往潮州鳳凰、南澳等視野開闊的地點觀賞流星雨,由愛好者組成的群組中不時有攝影愛好者曬出在各地拍攝的唯美壯觀的星空圖,「追星」氛圍尤為濃烈。
天文科普氛圍日趨濃厚
「可還記得兒時『手可摘星辰』的願望,是否想像過『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當城市褪去燈火,滿天的星星點點,可曾觸動過你的心靈?」這是市金山中學天樞天文社的招新宣傳語,也許是不少「追星人」最初的心靈悸動。2012年,喜愛天文的地理教師朱瀟劍與學生林睿不謀而合有了創立天文協會的想法,隨後,在他的爭取下,粵東地區第一個中學天文社團正式成立,從最初由教師講解到現在高年級學生帶低年級學生,從最初熟悉天文知識到如今組織參加天文競賽,除了學習理論知識,學生們也常常在校內觀測星空,或者組織到校外觀看天文奇觀。
朱瀟劍同時也是我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的創始人之一,2016年,市天文愛好者協會正式成立,作為一個面向市民普及天文知識的非營利性公益科普組織,協會不時舉辦校際交流、科普講座、分享會等,每當有天文奇觀,協會也會組織愛好者到戶外觀賞,享受這難得一遇的奇觀。「剛開始成立時舉辦活動只有幾十個市民參加,現在舉辦觀星活動都有兩百人參加了。」朱瀟劍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的天文科普氛圍日趨濃厚,天文教育也逐步深入。
汕頭中學生首次「殺」進天文奧賽國家隊
在汕頭金山中學,有兩名熱愛天文的「追星男孩」,2年前,他們因天樞天文社「結緣」,不僅一起培訓、外出觀測天象,近日,還雙雙入選國際天文競賽國家隊,將在今年11月份代表中國隊分別參加第14屆亞太天文奧林匹克競賽(APAO)和第12屆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OAA),這也是我市學子首次入選參加該項賽事的國家隊。
「我是高三(17)班的張子鍵,我是高三(13)班的邱子健。」巧妙的是,這兩名男孩連名字讀音都相同,張子鍵是天樞天文社的副社長,邱子健是天文社奧賽部部長。兩個來自不同地市的人,高一時加入了天樞天文社。在指導老師和學長學姐的帶領下,他們對天文知識了解越多,越沉迷在知識的海洋中。白天,他們學習理論知識,夜晚,他們扛著望遠鏡到天台、操場等地觀測星空,有時也前往鳳凰山、澄海等地觀看流星雨、月全食等天文奇觀。他們不僅屢次在全國、省級比賽中獲獎,在最近舉行的選拔賽中,還成功入選2018年國際天文奧賽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