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大人群易患胰腺癌,出現三大危險信號需要警惕

2020-12-27 網易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並不高,僅排在第六、七位,我國發病率僅為6.5/10萬。但胰腺癌死亡率卻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僅為5%。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高於女性。

  

  一、胰腺癌-癌中之王

  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已成為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各大醫院近年來收住院的胰腺癌患者比20世紀50年代增加了5~6倍。較10年前相比,年輕的胰腺癌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預後更差。

  胰腺癌因其發病隱匿,發現晚,手術切除率低,發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規放化療效果不明顯等特點,被稱為「癌中之王」。

  1、胰腺癌的發病原因

  

  據統計,一個家族中如果有1人罹患胰腺癌,那麼該家族中的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果家族中有2個人罹患胰腺癌,則家族中的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群的12倍;若家族中有3個人罹患胰腺癌,則家族中其他人患胰腺癌的機率將比一般人群高出40 倍。

  

  據調查,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鹽以及燻烤、煎炸、醃製類食品的人,不但容易患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也極易罹患胰腺癌。另外,經常喝咖啡的人罹患胰腺癌的機率要比不喝咖啡的人高4倍。

  

  有研究者認為在與β-萘胺和苯有關的工廠中工作的男性有患胰腺癌的高危險性。

  

  有資料顯示,吸菸者患胰腺癌的機率是非吸菸者的2~2.5倍。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影響胰腺的分泌,促使致癌物質進入膽管,然後再反流進入胰管,進而導致胰管上皮發生癌變。此外,香菸燃燒產生的煙霧具有活躍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也可導致胰腺癌變。

  

  內分泌紊亂是一種常見現象,可以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也可以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也是常見的胰腺癌的病因。男性發病率較絕經期前的女性為高,女性在絕經期後則發病率增高,與男性相似。有自然流產史的婦女發病率也增高。

  2、易患胰腺癌的六大人群

  

  二、警惕胰腺癌的三大危險信號

  胰腺兼有內外分泌功能,體積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與胃及十二指腸、膽總管等臟器鄰近,故胰腺癌臨床症狀出現較晚。

  早期表現以消化道症狀為主,如反覆上腹不適、脹滿、酸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加之早期實驗室檢查缺乏特異性,常規X線檢查很難發現,因此,胰腺癌早期診斷十分困難,很容易被誤診為「胃病」。

  隨著腫瘤的不斷發展,若侵犯腹腔神經叢,可引起劇烈腹痛,疼痛於仰臥或睡眠時加重,並向後背放射;癌腫如壓迫到膽總管,可出現持續加重的黃疸,並伴有皮膚瘙癢;癌腫如侵入胃腸道,將導致嘔血和解黑色便。

  因此,當發現以下三個危險信號時需特別警惕!

  1、上腹不適和疼痛

  60%的胰腺癌患者初期有些症狀,臨床診斷表現為上腹疼痛和說不清的不適感,悶堵感,時輕時重,時有時無,通常夜間更明顯,疼痛可牽涉到上胸部、背部,坐位身體向前彎曲或雙膝向前彎曲時,疼痛可減輕。

  

  2、食慾不佳、消瘦

  有研究表明,食慾缺乏、噁心嘔吐、大便習慣變化、消瘦為胰體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狀。有10%的患者以食慾不佳為首發症狀,也有部分患者以消瘦為首發症狀。而實際上,這已非早期的徵象。

  3、黃疸

  為後期臨床表現,但也有14%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症狀。臨床上大多數黃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三、我國胰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是否得當是關係胰腺癌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胰腺癌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和生物治療等。

  根治性手術仍然是胰腺癌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但手術複雜、創傷大、併發症發生率高。目前臨床上推行個體化治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治療效果和遠期生存率。

  四、胰腺癌的預防

  隨著胰腺癌發病率的增高,很多人生怕被胰腺癌所「青睞」。但只要我們有正確的心態,採取正確的措施,就能起到預防作用。

  1、生活規律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用各種娛樂方式來進行周末的消遣,有時還會通宵娛樂來宣洩一周的壓力,因此,正常的作息規律被打亂,身體的抵抗能力下降,並加重了體質酸化,影響了機體器官的正常分泌及作息規律。

  這些都是誘發胰腺癌的重要因素,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人們都應該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來進行娛樂,使身體的器官功能保持正常,遠離胰腺癌。

  

  2、改掉不良嗜好

  日常生活中,吸菸、飲酒對身體的危害本身就很大,對於胰腺癌來講,菸草中的酸性物質更是重要的誘發因素,所以儘早戒菸戒酒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

  3、禁食刺激傷害性食物

  過辣、過熱、過涼、過期以及過鹹的食物都在不知不覺中誘發了疾病,人們應該保持一個合理的膳食計劃,飲食口味應該適中,切勿過於刺激。體質較為虛弱或年長的群體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攝入適量防癌含鹼類的食物。

  4、禁止食用被汙染的食品

  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例如,路邊攤上的食品常被馬路上的塵埃所汙染,應該儘量避免。

  此外,人們也應禁止攝入一些疑有農藥或其他有毒物質殘留的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增加胰腺負擔。應選擇攝入一些有營養的清潔的綠色食品,如新鮮蔬菜、瓜果等,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5、心態良好,勞逸結合

  隨著生活腳步的快速邁進,很多人在工作以及學習中承受著過多的壓力,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力的下降,胰腺分泌的失調,以及體內代謝水平的不協調,這些都是引起胰腺癌的因素。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調節情緒,加上適當的體育運動,是預防胰腺癌發生的良方。

相關焦點

  • 胰腺癌早期症狀容易被混淆,若出現這種腹痛,就需要警惕了
    ·有胰腺癌家族史癌症受基因影響這一結論其實已經是普遍的常識,然而基因對於不同癌症的影響不同,以胰腺癌為例,據不完全統計顯示,一個家族中有一人患胰腺癌,其他親屬患癌機率是普通人的其中有科學數據表明,吸菸人群患胰腺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2.25倍,吸菸主要是因為菸草中的有害物質進入消化系統產生危害,而像肥胖、飲酒等也是因為對消化系統產生了負面影響,日積月累使消化系統達成了癌變的某些條件。
  • 胰腺有癌,胃部先知,長期胃痛再加以下任一表現,警惕胰腺癌
    年齡在40歲以上或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有以下症狀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癌與胃痛 胃痛是常見的比較普遍的症狀,飲食不規律、生活壓力大、熬夜等都容易導致胃痛。可你知道嗎,胃痛與胰腺癌也有密切關係。 在我們的腹腔內,胃部與胰腺緊緊貼在一起,共同位於上腹部。
  • 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表明,高血糖的中老年人更易患胰腺癌
    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表明,高血糖的中老年人更易患胰腺癌 2020-06-21 0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胰腺癌如何儘早發現?胰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胰腺癌如何儘早發現?胰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山東省立醫院李洪光] 胰腺癌雖然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但是近年來由於環境、飲食等原因,發病率也是逐年上升,所以我們是不能忽視的,尤其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那麼哪些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呢?
  • 胰腺癌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身體有這2個異常,就需要警惕了
    這一消息迅速登上熱搜,黃子韜也在9月15號發了緬懷父親的言論,據相關報導消息顯示,黃忠東先生在去世之前就做了很長時間的抗癌治療。官方並未說明黃忠東先生因何病逝,在一些粉絲哀悼的言語中,小艾大致了解到黃忠東先生是因為患胰腺癌去世的。相比於「肺癌」「胃癌」等大眾較為熟悉的癌症,胰腺癌受到的關注要小得多,但是其發病率跟惡性程度卻不容小覷。
  • 高危人群是胰腺癌預防的重點,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胰腺癌!
    龍青峰主任提醒:高危人群是疾病預防的重點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應被列入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年齡60歲以上;長期吸菸、飲酒;肥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飲食習慣吃肉過多、職業精神壓力大、接觸化學品、接觸射線人群應提高警惕;有胰腺癌家族史、患有胰腺炎或進行過膽道手術患者。
  • 胰腺癌早期,身體會出現哪些表現?早點察覺到,相當於自救
    胰腺癌近年來的發病率一直在提高,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它不僅損害我們的身體,甚至危險人們的生命。那麼胰腺癌是怎麼來的呢?胰腺癌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吸菸人群,胰腺癌發生率高於正常人三倍。肥胖,長期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 哪些人容易患胰腺癌?
    核心提示:近年來,賈伯斯、帕瓦羅蒂、沈殿霞等名人患胰腺癌去世,引發社會關注胰腺疾病。專家稱,被稱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近20年來我國發病率已增長一倍,六成患者前期都誤認為是胃病,發現時已到晚期。   近年來,賈伯斯、帕瓦羅蒂、沈殿霞等名人患胰腺癌去世,引發社會關注胰腺疾病。
  • 胃疼可能是胰腺癌
    胰腺癌的早期診斷  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低,嚴重影響了患者預後。約90%的胰腺癌發現時已處於晚期,胰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非常困難。這與胰腺的特殊位置結構、鄰近有很多臟器毗鄰有關,許多患者早期會誤以為是胃、膽囊、肝臟的疾病,導致漏診發生。
  • 醫生告誡:反覆出現這一種疼痛,十有八九是胰腺癌,最好自查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胰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且發病的男性多於女性,面對胰腺癌的來襲,我們需要做到些什麼?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預防和如何警惕呢?
  • 身體出現這六大預警信號 謹防腎病找上門
    專家提醒,40歲以上人群尤需警惕慢性腎臟病這個「沉默的殺手」。慢性腎臟病現狀不容樂觀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患病率高達10.8%,住院患者中由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佔比已高達48%,遠遠高於腎小球腎炎佔比,每年新發腎衰患者超過200萬人。
  • 胰腺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出現這5種情況要小心!
    原標題:胰腺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出現這5種情況要小心!   胰腺癌又被稱為「癌症之王',一旦患上胰腺癌治療起來非常困難而且有很高的死亡率,必須了解其早期信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率。   胰腺癌的早期預警信號有哪些?
  • 如果你出現3種症狀,說明你離胰腺癌很近了,有1種就要去醫院
    胰腺癌是一種發生在消化道的惡性腫瘤,據相關的調查發現,胰腺癌發病率和患病率極高,且每年的患病人數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高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群,男性要多於女性,嚴重的影響人們健康以及日常生活。而且胰腺癌還有個特點就是不好治癒,如果一個人被確診為胰腺癌,隨著病情的發展,他的生存率可能就只有13%左右,惡化的程度極高,但是在早期發現胰腺癌,治癒率就會變高很多。因此,發現胰腺癌的早期信號很重要!
  • 癌症來臨前,抓住這4個危險信號,或許就能揪出早期癌變
    越是出現在內臟器官上的癌變,早期發現就越是困難。因為癌症的早期,癌細胞已經實現了免疫逃逸,這階段它們僅僅只是在進行「無腦單克隆增殖」,並沒有對器官造成大面積、實質性的破壞,所以癌症早期患者往往沒有典型症狀!而就算是有症狀出現,受到了癌症壓迫、浸潤和侵犯等特點影響,早期症狀也不夠典型,很容易被患者忽視。
  • 醫生提醒:3個信號考慮是胰腺癌,別當成胃病,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醫生提醒:有3個信號考慮是胰腺癌,而不是胃病01出現黑便胰腺癌早期的患者會出現腹瀉的症狀,而且大便的顏色會有所改變,會呈現出黑色,這是因為腫瘤堵塞胰管,導致腹腔內壓力增大,上消化道就會有出血的情況出現,血液中的鐵
  • 胰腺癌難發現?這幾個症狀需留意,或是早期胰腺癌的信號
    不過,胰腺癌早期也並不是毫無蹤跡可尋,若時有以下幾個表現,可能就是王者來報導的信號:1、消化不良:大家對消化器官的理解,都停留在了胃部、腸道等。而在出現胰腺癌之後,患者消化酶分泌就可能發生障礙,從而誘發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多個症狀表現;2、黃疸:成年人出現黃疸,大多都與肝膽疾病有關。但是,在排除肝膽疾病的可能性之後,就需高度懷疑胰腺癌變。
  • 得了胰腺癌,人說沒就沒!出現三大症狀要小心
    核心提示: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在全球癌症排行榜中胰腺癌發生率位於第9位,但它的死亡率卻位於第6位。這是因為胰腺癌發病隱匿,病情發展快容易轉移,5年生存率不到5%。在很多人眼裡,只要查出胰腺癌,基本就已經離死不遠了,胰腺癌頂替肝癌成為新一代的「癌中之王」。
  • 警惕身體發出的18個癌症預警信號
    身體發出的18個癌症預警信號  1、手掌蒼白或是白血病  手掌蒼白是貧血的信號,最好去醫院檢查血常規,看看是否貧血及貧血原因。同時,貧血有時可能是一些更危險的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等的早期信號。  6、持續腹痛且伴抑鬱警惕胰腺癌  美國癌症協會官員萊昂納多?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鬱與胰腺癌關係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 胰腺癌不到晚期很難發現?出現這4個症狀,可能得馬上去醫院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出現癌症之後人體健康會受到影響,無論是哪一種癌症找上門來應該積極應對,通過合理的措施進行控制,防止癌細胞轉移擴散增加治療難度。另外,惡化程度較高的某一種癌症被稱為癌症之王,這種類型的癌症一旦發現需要重視。哪種類型的癌症被稱為癌症之王呢?
  • 醫生:就餐後出現這4個症狀,警惕胰腺癌找上門,最好去檢查一下
    在所有的惡性病變中,惡化程度最高的莫屬於胰腺癌了,因為它早期診斷難,一經發現,往往會對生命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所以,如果能及時發現它的苗頭,及早就醫,就能降低它給機體帶來的損傷。吃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吃飯是否正常和消化功能是否正常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吃完飯後出現了以下不適,需要警惕胰腺癌已經找上門,這時千萬不要大意,務必及早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