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挑品相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嚴重,過去挑紙箱完美與否,現在挑碎,挑蟲眼,挑茶油,挑紙盒現象比較普及,對於新茶來講,我覺得「挑」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不挑的話,很難把茶葉價格拉上去。
「挑」就是將少量完美品相的產品價格拉上去,這樣的話省去不少資金,但後遺症也很嚴重,就是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阻止人家的跟風,嚴重一點的話,人家都不敢碰不敢收藏這個挑剔嚴重的茶。
「挑」引發的副作用越來越大,首先把收藏客,投資者做死了,十年前,市場根本不存在挑品相,挑箱子問題,當時只是看一下倉儲,那時候買大益茶的客戶是純樸的,十年後他們把茶拿出來賣,市場挑它有茶油,有蟲眼,要殺半價,瞬間,他們覺得收藏投資大益茶沒有什麼價值,大益茶有什麼驚人的回報都是一場騙局,都是一個小圈子的龐氏騙局。這是一個真正收藏大益茶的客戶跟我說的。所以這幾年他只投機新茶,他怕他買進去的茶以後拿出來賣,沒人要。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之路。廣東的氣候環境就是這樣,高溫高溼,基本都會出茶油,出蟲眼,但是這是一種自然的轉化,會形成一個獨特的微生物環境,讓茶葉轉化得好,口感好喝,層次感比較強,這就彰顯出大益茶層次感強的獨特魅力,但是隨著市場變態般的挑賣相,長期下去,大益茶的獨特魅力會慢慢消失,這一點,對於大益茶高層來說,是沒有人看得到的,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長期效果,潛移默化在改變大益茶的氣運啊,但是企業高管不是老闆,他們只管眼前的業績,那裡會去看這個品牌的未來,會去看一個品牌十年,二十年的事。
(就像人一樣,18歲臉上可能無瑕,38歲你再看看就知道了!普洱茶也一樣,經過10年,20年的歲月洗禮,怎麼可能達到完美?世界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
一個企業要想成為百年老企,必須要謀劃,必須要眼光看得長遠一點,特別是這種挑賣相現象是一件很可怕的惡習,必須想辦法根除,這是損傷大益茶氣運的大事情,價格漲跌,賺錢多少我倒覺得是小事情,畢竟錢是永遠賺不夠的,但是小的損傷會導致大的災難,不得不提前防範。
去年出了一款茶201巖韻,2012年生產的巖韻在2019年投放市場,在勐海放了7年,同年份的2012年的金色韻像是7年前投放到市場的。在去年出了巖韻之後,很多人瘋狂地買,當然有很多茶友,投資客問我能不能買?我說現在的價格很高,未來會跌到和201金色韻像一樣的價格,當時金色韻像價格是13.5萬。今年3月份201巖韻真的跌到了13.5萬。不是我神,而是我把它同201金色韻像對喝了,我發現了放在勐海7年的巖韻喝不過放在廣東7年的金色韻像,根據產品價值理論,巖韻一定會回歸它本身的價值,再往後看,201金色韻像應該要高於201巖韻。為什麼呢?首先是品質上,口感上,金色韻像完勝,二是數量上,金色韻像量稍微少於巖韻,三是價格起步,金色是1萬左右,巖韻是22萬起步,相差甚遠,主力建倉成本相差特別大,現在金色誰賣出都是有錢賺,所以大家不急著賣,因為手上成本低,而巖韻誰手上的都是成本高的,壓力大,並且有貨的都是專營店,而專營店恰恰是開支比較大的商家,很難頂得住高成本的茶,這一波暴跌,便宜賣貨出來的正好是專營店,因為他們手上只有6.8萬成本的巖韻賣13.5萬還是有錢賺錢的,201巖韻只有當所有專營店都賣完了貨,才有可能會大漲。
(同年份的明星茶,品質相當的情況下,倉儲好壞決定它們的命運!)
我為什麼拿201巖韻同201金色韻像來對比,並不是我對巖韻有偏見,也不是我持有金色我就說它的好話,這恰恰是市場的真實反饋,也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思想所在:決定一款大益茶未來命運的是這款大益茶的倉儲好壞,而非所謂的賣相。正如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他的品質和他的性格,而非所謂的環境。
現在新茶講究賣相要好,要完美版,這個現象也無需指責,這是市場使然,但是過了十年以上的大益茶如果還這樣下去,那就要完蛋了。因為這是一條鏈條。如果十年的茶都要求昆明倉或者北方倉,那麼就會破壞普洱茶越陳越香,越陳越好喝的定律,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普洱茶最大的魅力在於經得住歲月,在於歲月知味。如果一款普洱茶長期處在北方或者昆明,沒有轉化,十年,二十年放下來,還是如同新茶一般,那麼普洱茶越陳越香就成為了謊言,並且長期推薦這種沒有轉化的普洱茶給消費者喝,會讓消費者產生質疑,傷害這個行業。
經過歲月陳化的普洱茶如果沒有一絲的轉化,沒有相應的溼度讓其陳化,普洱茶豐富的層次感從何而來?現在廣東喜歡喝廣東倉的普洱茶正是因為它有層次,它有轉化,才彰顯普洱茶的獨特魅力,而長期處於特別乾燥,沒有微生物環境轉變的北方倉或者昆明倉,十年,二十年的茶葉怎麼拿來品飲?跟新茶一樣,那麼存放普洱茶還有價值嗎?
市場是最現實,最殘酷的,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昆明倉或者北方倉,市場並不接受,現在市場有一批601.7532大餅昆明倉,一直賣不出去,主要還是因為口感不行了,太生硬,沒有什麼轉化,消費者不喜歡。所以我好心提醒一下昆明倉和北方倉的朋友或者收藏者,可以有意識地在廣東或者芳村來租倉庫,準備放十年以上的茶葉一定要放到珠三角洲來,真的,珠三角的微生物環境真的很適合普洱茶的存放,畢竟茶葉最終還是拿來喝的。
不管你信不信,未來的大益茶百分之八十是拿來消耗的,也就是消費茶,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茶葉可能會成為金融產品。(所以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大部分的消耗茶拼的是倉儲好壞,轉化好壞,沒有轉化,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故事就會成為謊言,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一味去推廣新茶,未來普洱茶的出路在哪裡?普洱茶最大的出路就是收藏,經過歲月陳化,口感轉化迷人,層次感豐富,讓人迷戀,否則,整個普洱茶行業都會糟糕透頂,大益茶作為普洱茶行業龍頭品牌,有必要在倉儲建設上謀劃未來。
再回到201巖韻與201金色韻像價格之爭上,市場無形的手太神奇了,今年3月份他們的價格終於站在了同一起步線上,而此時201金色價格稍稍貴了一點,這就是倉儲轉化導致的結果,可能就茶質來講,他們不相上下,但是歲月面前一律平等,歲月何曾放過任何一個人,何曾放過任何一個物質?誰都要經過歲月考驗,無論是大自然,還是人類本身,歲月無聲,歷史留痕,滄桑的背後是血與淚的教訓啊!
所以說,對於挑賣相的收藏客們,決定你手上大益茶未來命運的是它的倉儲好壞,好好保存好你手中的茶葉才是真諦,其他的一小問題都是可以用價格來搞定的,一旦倉儲壞了,神仙也難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