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2070 書會」—— 一年52本科普閱讀輸出挑戰

2021-02-14 書聲

(不要錯過這首小編單曲循環數日的曲)

在跨年閱讀大會上,

航天人徐老師PPT最後一頁,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讓人深深觸動

今年是人類登月52年,再展望50年後呢?

五十年後的生活、世界、社會會是怎樣?

倒推回現在,我們又可以做點什麼呢?

當這個世界過分關注眼下、過分關注這個那個的時候

我們是否可以為五十年後做點什麼

是否可以為促進社會學習、基礎科普科研的閱讀和學習

做點什麼

所以,我們想發起這個「2070 書會」

為推動50年的科普閱讀、基礎學科的閱讀和學習

做自己的一份推力,

很顯然,這是個英雄帖,

不走主流什麼大咖分享、知識付費的路數,

只推主動挑戰的探索性學習行為,

以基礎的「一年52本科普閱讀輸出挑戰」為基礎

上不封頂

書單自己找,書自己看,

基礎輸出方式為

1)一篇1000~2000字讀後感

2)每本書提出十個好問題,並展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延展輸出方式為

3)音頻視頻

4)線上線下讀書會

這件事的觸發點還有其他幾件事

一件是2020年10月底在寧波TEDx現場

一位講者提到康波這回事

說歷來世界主心國無一不是康波推動者

也就是基礎學科的科研突破的推動者

小編作為曾經的超級數理化迷和後來的學渣

心裡隱隱作痛

一件是社交電商風波和馬斯克的對比

當別國的瘋子就在探索宇宙的時候

我們的巨頭在研究怎麼摳你的那個啥

和割你的那個啥

在看到這種「雞湯貼」的時候,深深震撼

當社會閱讀鋪天蓋地

或在推經典和人文

或在推有用和變現

等等有用和無用的所有的時候

那種孩童反而很感興趣的探索世界的科普和科學的東西

反而被成人世界有點遺忘

因為根本沒趣,也更沒用

但確是長遠發展而言的根基

我們這次想做的也許很傻

但如果堅持50年

能夠凝聚1000個真正愛科普科學閱讀的

(不管是天生愛、還是後天和我們一起轉性的)

讓這1000個人可以在這50年裡影響了無數人身邊人或遠方人

對科普科學的興趣和行為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

不管是100w人還是1000w人,還是就幾個人

都好

為推動科普科學的社會學習的氛圍和風氣

做個五十年的修行和搬磚鋪路

小編是胖子,是否能活到五十年後還未知,

先努力活到那時候

小編擅長做項目和造血,

不斷嘗試造一些新鮮血液來讓這件事能滾動50年應該也是不錯的挑戰

這也是小編自己的社會化學習探索的方式

觸動小編的故事有很多

都關乎於再普通的人,為社會建設可以做自己的探索和嘗試

比如《會講故事讓全世界聽你的》

書裡盧建彰講的那個初中生的故事非常觸動小編

看到地基沉降的報紙報導大多人吐槽下後就不當回事

但這個小傢伙沒有,選擇去做點什麼

用筆記本電腦摔地會自動鎖死硬碟的裝置來測地基沉降

每周只有一個小時上網時間

電腦是問父母(工薪階層)借錢買的

比如《駱課LOOK》書裡最後一章

淞滬抗戰的橋段裡,羅店那裡,幾天耗掉了老蔣幾十個師

堪比一戰凡爾登絞肉機

以及那時候我們的步槍打150米,日本的三八大蓋可以打500米

作為一個理工男,非常那個啥

比如《燃燒的大洋》結尾

說到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之後,美國這個機器被喚醒後

45年一年生產了近十萬架飛機

並且幾乎擁有每個月出一艘航母的製造能力

強悍到讓人唏噓

比如《金剛川》電影裡

分成幾個不同視角,去看那群可愛的人

被打成碎片,缺彈藥缺火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值得感恩的年代

我們也可以為未來的時代做一點傻而值得的探索

那麼,我們從一些有點硬的科普科學閱讀開始吧

怎麼能做的好,小編並不知道

就知道,做起來先

持續探索和迭代

歡迎一起,

  project「2070 書會」

(每人)一年52本科普閱讀輸出挑戰

押金520入,

一年完成52本科普科學書籍的52篇文則退,

至於如何讓這件事更有可持續性

和更有挑戰性、設計性、參與性、人氣和質量並重,

歡迎來和小編一起共創,

這並非是一個公益項目,這是一個純挑戰項目,

這並非是一個商業項目,小編缺商業細胞,

一切動機和訴求和念想,已在上文,

接下來今天小編會更新自己擬本年挑戰的52本書單

更新在留言區,

必然,這會是個少有人走的路,

(小編當然希望自己說的是錯的)

不管是幾個人參與,還是幾十幾百人參與,

不妨礙小編腦抽一根筋做起來做下去先,

望,有生之年,

我輩可為社會作出自己的可見的貢獻,

這次,

從推動科普科學的閱讀和學習做起,

2021

~2070

—— project「2070 書會」——

(每人)一年52本科普閱讀輸出挑戰

相關焦點

  • 「閱讀英文原版書」的能力
    在BOX定投踐行群生存,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反覆閱讀《定投改變命運》第三版。為什麼要反覆閱讀本書?因為本書的乾貨信息密度太大,以至於一個聰明人要完整理解字面意思也需要很多次。這背後的原理是大腦內存有限,能量也有限。掃描信息會自動屏蔽它認為不重要的80%部分,把有限的精力用於處理它認為重要的20%部分。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我們為什麼會罵書?
    我覺得值得讀的書,是不能隨手翻翻就能讀完的書,而這種書大多都是教科書,還得是翻印多次的經典教科書。這本《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如果不是我對「應該在哪劃線」這個點特別感興趣,我也是不會去看的。為什麼呢?我鑽了一個牛角尖,叫做知識密度。這是我中學的時候,為了「不看壞書」想的辦法。
  • 關於「廖彩杏書單」,我走過的彎路你就不要走了
    臺灣三大英文啟蒙書單,分別是「汪培珽書單」、「廖彩杏書單」和「吳敏蘭書單」——「廖彩杏書單」,因為操作性強最受推崇。目前,廖彩杏的簡體版《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已在全國開售,但還是有很多爸爸媽媽對廖彩杏書單有很多疑惑。
  • 1-6年級高品質科普書單(按年級分類),足足85本,第二篇
    科普閱讀書(滾動目錄查看全部)一年級(13本)《大鯊魚來襲》《呀!漫畫家,西方佔星學研究學者「推薦語」:爺爺帶著兩個孫輩,背著背包去觀察星空,這件事情貫穿於整本書中,使書中內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非常適合學齡前幼兒和父母一起閱讀。夜晚野營式出行的情節設定,也更容易勾起小朋友的閱讀興趣。除了大量的星座之外,書中還細緻的描繪了從地球可以看到的星空的動向。
  • 給男孩的101本開胃閱讀書單
    《親子天下》特別邀請資深童書專業工作者,針對男孩喜愛的八大類別書籍,精挑101本好書,讓你感動,「原來我家兒子這麼愛看書」。 二○○六年,PIRLS的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報告中曾提到,就性別與高低分組的對照比較,高分組沒有統計上明顯的男女差別,但低分組不論是文體或閱讀歷程,都是女生成績優於男生成績。男生在閱讀素養表現上是相對的弱勢。
  • 一本好書,是帶著孩子在「玩中學」「周榜」
    「薦語」這是一本國際幼教教母白瑪琳,給中國家長的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通過教母白瑪琳親自設計的200個經典蒙氏數學、語言、探索、溝通遊戲,培養孩子思維、表達、認知、合作四大核心能力。給孩子成就一生的內驅力。
  • ✿廖彩杏推薦書單52周100本英語繪本和MP3免費下載--《I am sonw》我是雪
    免費領取方式:分享本文+回復「廖彩杏」或「52周」至公眾號「我愛繪本」(love-huiben)《廖彩杏推薦書單52周100本英語繪本和MP3免費下載》,下載其他資源,可回復「禮物」;回復「書單」有0-12歲經典繪本分齡權威推薦
  • 世界讀書日書單:0-6歲,「經典童書」開啟閱讀的大門
    有些經典繪本,比如《100萬隻貓》雖為美國第一本繪本,但就算在今日,我也認為它不論在故事鋪陳或繪畫表現上,仍充滿新意。  買書像投票,父母的選書決定了孩子的閱讀胃口及書店銷售排行的樣貌,若任由市場自由競爭,想必有些安靜的好書會在滯銷天數超過規定標準後,黯然退出舞臺。
  • 1-6年級高品質科普書單(按年級分類),足足85本,第一篇
    科普閱讀書(滾動目錄查看全部)一年級(13本)《大鯊魚來襲「推薦語」:◎最幽默、最風趣的屁股科普書!◎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了解「屁股」一詞,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之間的發音!激發孩子的語言學習興趣。
  • 「假雜誌圖書館」第四屆開春書會回顧
    「假雜誌圖書館」第四屆開春書會回顧 2020-05-12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1年52周100本閱讀計劃:廖彩杏英語啟蒙法全解讀(免費贈書單+音頻視頻資源)
    她通過不斷尋找好書,包括童謠、押韻故事與兒歌,以26個字母為主題的ABC字母書、適合兒童閱讀的科學有聲書等。通過故事內容解析、畫風特色,再以學理印證,按照難易順序安排播放順序,並經過雙胞胎兒女驗證,提供父母省錢又有效率,又實惠的學好英文的有聲書閱讀計劃。
  • 2016年,我讀完的10本科普書
    《量子物理史話》這些以前看的就不記入在內了,只列今年讀過的10本科普。
  • 一年新開四店 服務社區居民「一個書店」逆風生長
    新年伊始,昌平開了一家專為孩子打造的書店,這也是「一個書店」一年內新開的第四家店。都說實體書店生存不易,那麼,這個誕生只有兩年多的書店品牌是如何在疫情之下逆風生長的呢?會員積極參與書店舉辦的活動。社區居民身邊的大書房「一個書店」·愛書的孩子,這塊紅底白字的招牌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探店。
  • 【資源分享】 廖彩杏 《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 100本繪本資源分享
    臺灣三大英文啟蒙書單,分別是「汪培珽書單」、「廖彩杏書單」和「吳敏蘭書單」——「廖彩杏書單」,因為操作性強最受推崇。目前,廖彩杏的簡體版《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已在全國開售.彩杏老師在書中分享了她與一對雙胞胎聽讀英語童書的快樂經歷及教導兒女輕鬆學英文的寶貴經驗。她將幼兒英語啟蒙分解成三大步驟——「準備有聲書,按下播放鍵,畫個小鉤鉤」,遴選出130本英語童書,將一年的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到52周的每一天中去。讓家長學會如何將語言學習轉變為兒童一次次精彩的聽讀體驗。《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為0—8歲的中國兒童勾勒出了一張操作性極強的英語啟蒙路線圖。
  • 「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分析
    特性:「每天送你一小時」國內首款按時間付費的閱讀app,助你養成每日讀書習慣。「海量優質出版書」提供理想國、上海譯文、果麥、磨鐵等優質出版專區好書。「各種分類精品書」歷史名著、網際網路經營、心裡社科、影視小說、漫畫繪本,總有一本適合你。「領讀流問答評論」專業領讀人閱讀書單推薦、適時進行問答互動。
  •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入選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
    在大會頒獎典禮上,主辦方給「每天聽本書」的頒獎詞是:「通過經典圖書導讀的方式,大大拓展了專業圖書的閱讀群體,有效降低了跨學科閱讀的門檻,推進終身學習進一步發展。」(得到App「每天聽本書」頁面) 據公開資料,得到App正式上線於2016年5月,旨在為終身學習者提供省時高效的知識服務。其主要提供覆蓋各學科各領域的通識型線上課程,及「每天聽本書」、電子書、紙質圖書等知識服務產品。
  • 費媽分享 | 這一篇,講透「紅火箭」分級閱讀繪本
    實話說,如果我是「英文母語」的家庭,或許我不一定會選擇英語「分級閱讀」繪本來讀,我可能會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興趣」出發的閱讀選擇,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並按照自己的興趣線索,尋找閱讀讀物,但我們「中文母語」的孩子,讀英語分級閱讀,反而有更大的必要性。因為我們的英語啟蒙,更加缺少母語的基礎語料積累環境,和極其充分的原版英文書閱讀資源。
  • 給男孩的101本開胃閱讀書單(臺版)
    在英國情況也相仿,二○一○年英國《衛報》最新的調查顯示,針對十一歲孩子做的閱讀測驗結果,女孩有六%低於標準,男孩低於標準者卻高達九%。男生和閱讀不「麻吉」?為什麼男生和閱讀比較不「麻吉」?美國另一個推廣男孩閱讀的網站GettingBoystoRead(gettingboystoread.com)就提到,男孩們喜歡看雜誌或上網,只是不愛讀「書」罷了,但閱讀運動的焦點總是鎖定在書籍的閱讀上。
  • 廖彩杏1-52周100本繪本終極介紹
    廖彩杏書單推薦了100本英文繪本,不僅包括故事,還有大量童謠、韻律詩,比較押韻,繪本本身內容和插圖也比較有趣,對較小一點的孩子非常有吸引力,同時給出了計劃表,每天3次,每次30分鐘,每周3本,每月12本,一年52周100本英文繪本,對於媽媽們來說這樣的書單就具有了很大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