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史話》這些以前看的就不記入在內了,只列今年讀過的10本科普。
1、《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很喜歡作者侃侃而談的口吻,他從日常的食物出發,講述作為食物的那些植物的前世今生。有趣之處在於作者不怎麼尊重營養學和飲食禁忌傳統看法,只追求吃自己愛吃的好吃植物。能看得出來作者確實吃過也真懂植物。文風幽默又能旁徵博引,裡面還解析了不少關於吃的新老謠言,非常好看。
2、《信號與噪聲》,這是一本關於預測學的科普讀物,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無數的信息,從中提取有用的(信號),剔除無用的(噪聲)也是一門學問。本作試圖用一些經典的例證來說明應該如何展開預測。我覺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關於「狐狸型專家」和「刺蝟型專家」的描述:前者博採眾長,敢於承認錯誤,勇於修正自己的觀念,更適合預測未來;後者篤信某種理論並用來解釋一切事物,遇到現實與理論有矛盾時也堅決否認,更適合作為電視嘉賓。
3、《你知道嗎——現代科學中的一百個問題》。作者阿西莫夫不必多介紹,可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作家,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科普作家。這本書是阿翁關於現代科學的綱領性科普書,所提出的100個問題有的屬於科學思想和方法論,有的關於科學史,也有的直接關於科學事實。有的問題我們中學時就已耳熟能詳,也有些屬於科學研究的前沿地帶,作者只能提出自己比較信服的假說。不管哪種都做了簡單明快而又詳細的解說。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出版於1980年……
4、龐德斯通的《推理的迷宮——悖論、謎題,及知識的脆弱性》,雖然後面一部分看得囫圇吞棗有待消化,但是依然覺得是一本酣暢淋漓的好書。這實際上是一本關於邏輯思辨和哲學想像的歷史,作者搜集了那些史上最著名、最有話題性的思維實驗,用活潑俏皮的語言加以解說和闡述,把看似枯燥的內容講得非常好玩,順便還插入了一些有意思的思維謎題和冷笑話。炎炎夏日裡躲在空調屋裡,讓腦子隨著作者的筆調高速運轉一天,仿佛其中的水分被擰乾了一小部分呢。
5、《蘇菲的世界》,這是一本偽裝成了小說的哲學史講義, 用一個神秘的哲學老師給14歲女孩蘇菲上課的形式為讀者把西方哲學史整個捋了一遍,除了文字介紹還讓蘇菲身臨其境去感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是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很適合青春期熱愛思考的孩子們啟蒙用。對每種哲學思維的介紹不偏不倚,有點像擺出了一道道美餐的宴席,可以任食客自行選用。對我這種三觀基本定型的「老讀者」,補上當年沒有接觸過的哲學流派也很不錯。篇幅所限,每種流派的介紹都有點簡單直接,某些流派上作者的理解好像也或多或少有點問題,不過我仍然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棒的教材類書籍。
6、《伊索爾德的魔湯》,這是一本以世界各國傳統文化中的春藥串聯起來的人類性愛與淫慾文化史。從古到今,性都是人類最在意的一件事。在遠古蒙昧時代,人類崇拜性交,把它和神靈聯繫起來,連帶著春藥也有了神性。中古黑暗時代,性交變成了一件羞恥與可憎的事,春藥也變成了女巫們玩弄的邪惡魔法。看這本書深深感慨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文化觀念的差異實在太深,而人類對淫慾宣洩的渴望又是如此迫切,以至於對所謂「春藥」產生了極為浩瀚的想像力。
7、《無可否認——進化論是什麼》,這是一本好看、好懂的科普著作,它把我們對進化論常見的那些誤解和容易被問到的問題一一剖析開來,闡述了進化論無可否認的正確性,特別是運用大量證據和邏輯鏈吊打神創論的環節看得異常過癮。作者是工科出身的作者兼主持人,所以文風輕快詼諧,很適合我這樣對科學了解不多也不深入的人讀。
8、卡爾薩根的《暗淡藍點》,作者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同時又身兼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所以這本關於人類探索太陽系歷史的科普名著便寫得既有著堅實的科學基礎,又有著十足的可讀性。甚至與其說其是科普作品,還不如說作者在闡述自己的哲學思維,以及作為最優秀的人類在代替我們這個族群思考。卡爾薩根語言中帶著一種讓人著迷的從容不迫,偶爾還帶著點頑童般的俏皮——這讓我想起當年的《驚奇檔案》。
9、《性別戰爭》:非常非常有趣當然也非常汙的一本科普著作,在講一個關於性行為知識點時,會以一封在性當中遇到困惑的可愛動物寫給塔蒂阿娜博士的信件開始。文風幽默而奔放,有點像電臺裡的萬峰老師(可百度)講了許多動物性行為裡的冷知識或者不太冷的知識。短而信息量大,很容易看完但值得深思。
10、《數學悖論與三次數學危機》:雖然我早已把微積分還給了老師但前兩個悖論基本還都能理解,到第三個悖論就頂不住了就只看了小字的人物故事。總體來說是本非常不錯的科普教材,說理清晰、資料翔實、圖文並茂,看PDF版都能輕鬆讀下去。不過與《量子物理史話》相比,不得不說還是少了點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