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混沌大學的讀書分享會,獲得了全場人氣最佳。很多人都提到對我的年閱讀量印象很深。從2015年年底我發現自己一不小心能讀完100本之後。2016年開始,已連續4年閱讀量超過200本,不得不說,這跟我各種媒介的數字閱讀密切相關。
數字閱讀讓人獲取圖書的途徑大大增多,移動閱讀可以讓讀書隨時隨地,可以看電子書,還可以聽有聲書,在網上還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觀點。
我從五個方面來談一下自己對讀書的看法。
第一、為啥讀?
雖然說越忙越要讀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自己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得自行拷問。
不是說因為別人在讀書,你就要讀書。
大家的角度各自不同
有將圖書分為主食、美食、水果和零食的
有將圖書分為藍色、紅色、綠色、白色和黃色的
有將圖書分為認知、興趣和修養的
你得明確自己的讀書初心
我自己當然就是五色讀書法了
我認為書是精神食糧
我們需要泛讀,各種都涉獵
營養要均衡,保證整個人精神的長足進步
第二、如何選擇讀書的場景和介質?
讀書最大的成本,其實並不是買書的錢
物價上漲的今天買書是非常便宜的事情
而且有很多的電子書、有聲書、各種會員
讀書最大的成本是時間,你得創造出讀書的時間
而讀書的介質有實體書和電子書和有聲書
在不同的場景下適合讀不同介質的書
比如在開車的時候,聽書就比較合適
但大家也認為聽書並不能代替看書
有整塊的時間,也有碎片的時間
可以說5G助力閱讀,功勞大大的
面對經典,我個人會反覆讀
我認為你要了解一個人
你不妨去問他最近在重讀什麼書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書,
我首先會聽解讀版的書,作為一個導讀
作為讀書的一個補充
一方面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另外一方面可以從裡面篩選出感興趣的圖書
然後進而再去聽有聲的全本圖書以及去讀電子書
最後很喜歡才會買實體的圖書
第三、讀什麼?
讀書讀書,讀什麼書?
一般人一年就讀十多本圖書
而出版社一年要出幾十萬種書
天啊,究竟要讀什麼?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思路
比較能達成共識的有這樣幾個方法:
1.看出版社和作者和譯者
2.找靠譜的讀書人或機構或網站進行推薦,比如豆瓣高分書等
3.自己提升書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篩選和識別書
第四、怎麼讀?
這塊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方法
這裡印象很深的是用王國維的三層人生境界
將讀書的三層境界說得透透的
還有康奈爾筆記法
另外大家還提到了專注讀書的事兒
專注是一種能力,並不容易做到
可以嘗試不要多線程運行
讀書需要專注,而專注有利於讀書
內外的幹擾都需要免除
專注並不容易,要有心理準備哦
可以嘗試25專注讀書+5休息的番茄工作法
第五、如何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
當你拿到一本書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來這本書的主旨。作者如何去發展這個主題的,如何逐步的從核心的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的議題,或者是怎麼具體去說的。你一定要去想辦法,去找到作者的主要的想法和觀點。
第二個是:這本書哪一些觀點是有道理的。那當然,如果說你回答不了的一個問題,你也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其實就是你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夠的,你得有自己的理解和觀點。這就是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學過的,要盡信書不如無書。即便你得出的觀點是和作者的反著的,也沒有關係,這是好事兒。
第三個是: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這本書再好,如果跟你沒關係的話。那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你如何能夠學以致用。加深你對一本書的理解最好的辦法是用自己的話轉述。途徑有三:自己複述給自己聽,可以通過寫日記,記感想;轉述給朋友聽,想像自己是說書人,要推薦一本書或者要批判一本書,哈哈;寫正二八經的書評或者做思維導圖或者拆書。
讓我們一起,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
五色時間元的含義:第一、生命並無顏色,全靠自己去上色,只要你願意,就能夠擁有「五色」人生。第二、五諧音吾,每個人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擁有別具一格獨屬自己的五色。第三、五諧音無,五色是過渡階段,五色時間元也只是一隻船,上岸即心無掛礙。
五色時間元的色調:周一 藍色學習日(謙) 周二 紅色熱血日(勤)周三 綠色趣味日(趣) 周四 白色思考日(清)周五 黃色能量日(情) 周六隨心日 周日繽紛日
五色時間管理法:
屬於第五代時間管理方法。很多專家認為,人的幸福取決於五個方面:智慧、事業、健康、人格和情感。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是不行的。面對時間,人人平等,我們主張像配置資產一樣投資每一分鐘,通過五色習慣的培養,優化時間在智慧、事業、健康、人格和情感五個方面的分配。五色習慣基於時間管理,但不限於時間管理。它能幫助你有的放矢地利用時間,將內外相連,挖掘自己的能量,感受生命的豐盛,在繽紛的每一天中體會對時間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