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兒童注意力?
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這些行為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什麼是兒童注意力?
注意力主要指的是孩子專心想事,專心做事的能力。對於大多數未成年孩子而言,就是專心聽課、專心看書、專心思考、專心做作業、專心考試的能力。
有研究報告證實:其實這個世界上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個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可能是個弱智。那麼為什麼100個孩子當中成績的懸殊會差距那麼大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在學習時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是說孩子們在學習時無法持續的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或者是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聚精會神的學習的方法。」作家西塞羅說過:「任憑怎麼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正所謂:「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那些能取得輝煌成就的科學家,往往都具有很強的專注力,他們工作的時候,真的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2.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1)生理因素
研究表明,專注力的時間會隨著生理年齡的上升,呈正向上升:
3-4歲:3-10分鐘;
5-6歲:10-15分鐘;
7-10歲:15-20分鐘;
10-12歲:25-30分鐘;
12歲以上:不低於30分鐘。
(2)環境幹擾
有些孩子容易受到視覺刺激的幹擾。比如寫作業時,眼前太多非相關事物,新奇的鉛筆盒,好看的橡皮,甚至凌亂的桌面都會把孩子的專注力被拉走。還有些孩子容易受到聲音的幹擾,只要有不相干的聲音,就很容易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要完成的事情會越拖越久。所以要給孩子創造一個乾淨安靜舒適的寫作業環境,有助於他們把專注力持續放在應該做的事情上。
(3)家長打斷
有些家長總是會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專心畫畫,家長一會兒端著水果來給孩子吃,一會兒又端一杯水給孩子,或者突然想起個啥事兒就要叨叨,這樣的場景很常見。當孩子專注地學或玩時,就讓他們自己進行吧,不要去指導,也不要端吃送喝的,甚至也最好別跟他們說話。家長的每一次搭理,都是在對孩子專注力的破壞。
3.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提升孩子注意力呢?
第一,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家庭環境。
只有孩子的心安定下來了,才會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之上。
第二,當孩子在專注做事情時,儘量不要去打擾。
爸爸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避免過度關注孩子,以免孩子形成過度的依賴,從而導致孩子缺乏自主性,也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第三,陪孩子玩一些提升注意力的小遊戲。
搭積木是很經典的遊戲,幾乎每個孩子都玩過並擁有屬於自己的積木。1-3歲的寶寶可以玩簡單的積木遊戲,他們會利用積木隨意的搭著,沒有章法,只是體驗搭成功的樂趣。寶寶玩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陪著一起玩,但是不要擾亂寶寶,只要寶寶一個人玩得很好,就不要去打斷他,因為這時正是寶寶集中精力的時候。
「開火車」遊戲或者」蘿蔔蹲「遊戲。這種遊戲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人參加,那就更好了。就是接著說站或者蹲顏色,這類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鍊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這種遊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按順序找數字。我國年輕的數學家楊樂、張廣厚,小時候都曾採用快速做習題的辦法,嚴格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比如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裡面(如上圖所示),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研究表明,7-8歲兒童按順序導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可以自己多製作幾張這樣的訓練表,每天訓練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可以玩兒的小遊戲,現在也有很多提升注意力的遊戲書,父母參與其中,在親子遊戲中培養孩子形成持續、穩定的專注力,一舉多得。
第四,看書、讀書和講書
每天拿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孩子為父母讀一則小故事(如果還不會認字,可以加上拼音),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丟字、不斷讀。這樣一來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專注力就能提升了。
第五,引導進入心流狀態
這屬於高階的注意力。需要家長跟孩子制定具體化的可操作的目標,列出清單,清單上的事對於孩子來說是適度的,即可以完成,但還需要參與一點創造,能夠有成就感,從第一個往下開始做;在孩子做任務的時候可以用上番茄鍾或者計時器,保證投入;最後是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
在五色時間管理法裡,專注力是學習和創造等時間元的剛需,家長務必要重視孩子的專注力。五色時間,五彩人生,願孩子們都快快樂樂、自自然然地擁有良好的專注力!
作者:曉一
兩個娃的媽媽,五色時間管理法的提出者和八年實踐者,有溫度的五色兒童時間管理法,希望幫助孩子們擁有更多有彈性有趣味的繽紛人生!
五色時間管理法:
屬於第五代時間管理方法。很多專家認為,人的幸福取決於五個方面:智慧、事業、健康、人格和情感。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是不行的。面對時間,人人平等,我們主張像配置資產一樣投資每一分鐘,通過五色習慣的培養,優化時間在智慧、事業、健康、人格和情感五個方面的分配。五色習慣基於時間管理,但不限於時間管理。它能幫助你有的放矢地利用時間,將內外相連,挖掘自己的能量,感受生命的豐盛,在繽紛的每一天中體會對時間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