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母通過心理、語言、聲音,對胎兒進行適度的刺激,對胎兒進行「喚醒」。這種母子合一的互動形式,就叫做胎教。
通俗一點來講,孕母只需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寶寶即可。吃美味的食物時,對著腹部說「好吃」,看到美麗的花朵時,仿佛他們也在看著「美麗鮮豔的紅色花朵」,所做的一切,肚子裡的寶寶都會有感應,這都是胎教的表現,並能增強親子交流的效果。
孕媽在與胎兒寶寶的對話和互動中,能夠初步體驗到做母親的快樂。對緩解孕期的不適感也是很有幫助的。有利於孕母及胎兒的身心健康,還能在精神上有助於,孕母順利的度過孕期。
胎教的形式很多,但核心是最初期的「母子互動」
與胎兒的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類,如:
胎教不要以為只是媽媽們該做的,爸爸們要積極參與配合,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會促進夫妻和諧
具體步驟如下,供參考。(建議從孕期6個月後進行)
●步驟1:如果感到胎兒踢了母親的肚子,媽媽可以邊點按被踢的部位,並說出「踢!」。當嬰兒再次撞到同一的地方做回應時,可以稱讚他:「做得很好!」。
●步驟2:如果步驟1進行的很順利,可以邊說「踢」邊點按其他部位,並及時的給予寶寶們表揚。
●步驟3:接下來可以增加次數。再說「 踢兩下!」時,輕拍兩次自己的腹部。寶寶做出兩次踢回的反饋成功後,可以嘗試踢三下,幾多次。
孕母在輕撫腹部時如果發現小傢伙「踢」,可以和他們互動玩耍
嬰兒在胎內停留的時間只有10個月,而母親和有胎動的胎兒在一起互動僅為3-4個月時間。因此,希望能珍惜與寶寶愉快溝通的每個瞬間。最關鍵的是,孕婦們要保持心情舒暢。請記住,這不是教育,而是母子之間的溝通。通過做此互動,也可以幫助觀察寶寶的胎動穩定情況,可以及時發現異常。不是要盲目地追求最佳效果,而是要體會母子一體親情互動的快樂時光!
孕母要隨著自己的起居生活習慣,根據心情及身體情況自行安排。靈活制定胎教的次數及每次的時間長度。可從孕期5個月時開始,但母子互動,應從孕期6個月後再進行為好。每天胎教的時間,應該選在孕母心情舒暢,精力充沛,有與胎兒寶寶溝通的欲望時,再進行胎教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