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感受著胎兒在肚子裡的悸動,媽媽們內心常常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幸福。想跟寶寶互動,想和寶寶分享生活,想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環境,想讓寶寶健康成長......
初為人母,請多指教
林女士三個月前檢查出懷孕,如今孩子已經五個多月了,眼看著肚子鼓起來,各種行動不便。於是聽從丈夫的建議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在家安心養胎。
一想起肚子裡的小生命,林媽媽就感到特別溫馨。聽說胎教對寶寶有好處,忙去寶媽群裡問問大家都是怎麼做胎教的,寶媽們七嘴八舌說了一堆,聽得林媽媽緊張起來。買了一堆童話繪本小聲朗讀,在家12小時放著音樂,聽到丈夫對著電話跟人爭論,都會疑神疑鬼的說:「噓!小點聲,讓寶寶聽見了怎麼辦?」
丈夫有口難言,這些胎教內容,真的有用嗎?
胎教有那麼神奇嗎?關於胎教的三點誤區:
◆ 誤區一:胎教可以刺激寶寶大腦,讓寶寶更聰明
並沒有實際科學理論能確切證明這一點。
如果有人說,我當初天天給寶寶胎教,現在果然超出同齡人一大截。實際上很可能是因為堅持給寶寶做胎教的家長,在寶寶出生後的成長教育中也投入了更多心力,讓寶寶後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誤區二:給寶寶聽音樂,能培養寶寶藝術敏感度
很多胎教寶典都搬出了莫扎特效應,試圖證明音樂對寶寶的積極影響。但實際寶寶發沒發育出耳朵不說,就算發育出耳朵了,隔著肚皮和羊水,聽到的音樂也只是噪音罷了。
目前沒有任何實際科學證據,能確切表明音樂對胎兒的智力水平有影響。寶媽們自己喜歡聽就聽,不必太過刻意。不用勉強自己長時間聽音樂,寶寶需要長時間的睡眠,安靜溫暖的成長環境對寶寶就很好。
◆ 誤區三:孕婦學習語數外,寶寶未來學得快
很多胎教課宣稱,寶媽在孕期學習數學、英語等具體課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有了基礎,未來出生後就會比同齡人學得更快更好。
哪有那麼神奇,寶寶在肚子裡大腦還沒完全發育好,沒有那麼複雜的功能和思想,知識也不能像營養一樣通過臍帶傳輸。準媽媽還是安心養胎,等寶寶出生後再悉心教導吧!
那麼胎教到底有用在哪?
有專家分析,胎教的音樂可以使孕婦心情平和、放鬆,有助於調理孕婦的心情,而孕婦心情的積極變化,會對胎兒的氧氣和營養供應起到積極作用。
另外,如果準爸爸也參與到胎教過程中,和媽媽一起堅持給寶寶講故事,可能會在孩子出生後,更快進入準爸爸的角色,承擔起更多育兒任務,從這個角度看也是促進家庭和諧的一個好方法吧。
說到底孕婦還是不要考慮得那麼多,保持愉悅的心情,安心養胎就好。喜歡聽音樂那就聽一會,喜歡閱讀就看一會兒,想對寶寶說話那就跟寶寶說一說,分享一下生活的趣事。不要刻意去打擾寶寶,寶寶需要長時間的睡眠來成長發育。
備產期孕婦怎麼保持好心情?
1)欣賞美的東西
人天生喜歡美的事物,看到美麗的東西就會心情愉悅。準媽媽可以在孕期培養一些自己的愛好,看看書、聽聽音樂、看看畫展,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與寶寶一起發現世界的美好。
2)遇到不順心的事,轉移注意力
無論是身體帶來的不適,還是生活中的小糾紛,都會有讓人心情很差的時候。但是情緒起伏太大又可能會影響到寶寶,那該怎麼辦呢?
建議寶媽在情緒爆發前,及時轉移注意力,喝口水,出去散散步,看看畫冊,做點其他的事情,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一下。感覺稍微好些了,再通過跟朋友抱怨、寫日記等方式慢慢排解負面情緒,解決實際問題。
3)學會合理髮洩情緒
人不可能沒有負面情緒,但作為寶媽,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緒都不要太過激動,不能讓情緒影響到寶寶。
準媽媽可以給自己的負面情緒定個時,告訴自己:過了這五分鐘,我就還是那個積極陽光的媽媽了!要給寶寶做個表率才行!
4)保證充足的睡眠
規律作息,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也是好心情的來源之一。寶媽們多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午睡不要太久,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5)多跟家人和朋友溝通
溝通是紓解壓力的好辦法之一。孕婦可以加入寶媽群,多跟寶媽們交流經驗,分享生活。有什麼想不開的問題,說出來讓大家化解一番就好了。不要自己憋在心裡,越想越鬱悶。
6)適度運動,放鬆身心
天氣好時,寶媽們多出來散散步,曬曬太陽。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放鬆身心,不過天冷了,出門也要多注意保暖。
小編有話說:
過度胎教不可取,寶媽只要保持好心情,給寶寶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成長環境就可以了。至於教育的事,還是等寶寶出生再說吧,未來還長著呢!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